当前位置 首页 位面大轮回 230章,惊人的突破速度

《位面大轮回》230章,惊人的突破速度

作者:梅花糕儿 字数:3492 书籍:位面大轮回

  九州大陆,陈国丰平县、猛追湾。

  此时正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灼热的阳光,穿过云层,绕过屋檐以及树荫,从紧闭的窗户中洒落,将原本昏暗的书房,照的透亮。

  书房之中,王阳明穿着一件单衣,笔直站立在书案前,一手提着笔,一手背在身后,一笔一划的正写着什么。

  他每一次落笔,丰平县的上空,便会有才气涌动。其动静之大,不比那些镇国,乃至传天下的诗词小。

  只是,这些才气出现的快,消失的也同样快,很显然王阳明所写的这份作品,还有很大的缺陷。

  只有这个原因,天地间的才气,才会如此不稳定。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王阳明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长长叹了一口气,背着手离开了书案。

  “还是不行,难怪孔圣会说,三不朽中以立言最难。

  以我如今的才学,无论是经义还是策略,都难不倒我。

  著书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花时间,也可以做到。

  不过,当我涉及到立言时,却深感无力,自觉力有不逮,看来想要立言,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儒家的三不朽,指立德、立功、立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夫子后人,大儒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

  立德指的是树立德行典范、个人的修为,亦是人存在这个世间的根本。只要尽到个人的本分,即有德行的光辉呈现。如再加以反求诸己,尽其在我,则是德行之所在。

  立功指的是功绩伟业,是大格局的功业,但其只是一时贡献,且要有外在条件有机缘之配合,始能为社会造福利,为国家建功业。

  立言指的是写出一本传世之作,如恒久长存的言论、思想、万世教训。

  孔子成圣后,一万年的时间里,除了孔子本人外,唯一一个立言的,只有孟子。

  九州大陆儒学一道,只有他们二人的言论,可以接受时间考验,流传百世,放诸四海而皆准。

  三不朽中,立德是没有条件,人人均能为之,则只要一己之力就能完成。

  而立功,则需要有外在条件机缘配合,在某个时代,做出比较的贡献,并获得世人(当权者)的认可。

  譬如文天祥,他就只是立了德。

  文天祥,是历史上的抗元名臣,然而他的反抗,并没有起到效果。

  故而他的德行,虽然感动后人,却没能做到立功。

  至于立言,为什么最难,这其实不难理解。

  传诸百世、放诸四海皆准的学问,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比如说牛顿三大定律,他们在宏观物理学上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放在微观物理中,就是错误的。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传诸百世、放诸四海皆准的学问有多难。

  “阳明你莫要太在意一时之间的得失。

  自古以来,立言者无数。

  然唯有孔圣仙师,以及亚圣孟子成功。

  如今你的境界,还不到长生,能有现在这般成就,已经能称得上前无古人了。”

  见王阳明叹气,一直坐在书房中的圣院教授,不由出声安慰。

  “李教授谬赞了,阳明何德何能,能够称得上前无古人?”王阳明谦虚道。

  两人说话间,门外突然进来一人,此人身穿儒炮,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是大儒澹台灭明,又是何人?

  当然,这次来的,并不是本尊,而是和上次一样,只是一具分身而已。

  澹台灭明明显是听到了屋内二人的对话,刚一进屋,他就指着王阳明笑骂道:“你小子就不要谦虚了,老夫观你的文章,心中亦是感慨良多。

  如今的尚未达到长生,就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怕是过了几十年,老夫再见你,也要让你一头之地。”

  地球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在书里说:“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后来的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此引申而来。

  九州大陆,没有欧阳修,也没有苏轼,故而这一头之地的说法,乃是澹台灭明的原创。

  他这是在赞扬王阳明的学问,承认再过几十年,就连他这个大儒,都不要比不上王阳明。

  “澹台大儒这么说,当真让晚生汗颜。晚生能有今天这番成就,还要对亏圣院诸位大儒的教导,以及秋生对我的启发。”王阳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道。

  “主要还是你自己争气,如果你是一块朽木,就算再多的人教导你,就算再有人给你启发,你也不会达到今天的成就。”澹台灭明有些不依不饶道。

  “嘿嘿~”王阳明知道,在这么说下去也不会有结果,忙岔开话题道:“对了,大儒之前不是处理圣院中的事务吗,怎么会突然派分身前来,是不是发生什么大事?”

  澹台灭明冷哼道:“哼,还不是为了武秋生那小子。

  因为《三字经》和《千字文》的事,他已经被某个大人物给盯上了,若不是我们儒道一脉,广结善缘,让老夫得以及时发现这突发情况,武秋生这小子怕是祸福难料!”

  “哦?我于秋生相交多时,知道他的秉性,如果别人不惹他,他绝对不会主动去惹别人。莫非是哪个纨绔子弟,惹怒了他,然后将事情汇报给了长辈,这才惊动了那个大人物?

  也不对啊,这些日子我一直在丰平县,并未发现秋生他有外出过,怎么会招惹那个级别的纨绔子弟?”王阳明不解的问道。

  澹台灭明的分身,长叹了一口气道:“这事倒也不完全是秋生的错,只是财帛尚且能动人心。

  像秋生这样,写过无数乱七八糟早诗词歌赋,儒家典籍。而这些东西,偏偏却又有修改价值的奇葩。

  身怀这样的重宝,又怎会不被人觊觎?”

  “原来如此!”王阳明闻言,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接着问道,“既然澹台大儒得到了消息,那么你可知,对方这次派过来的是什么人?

  以我和秋生目前的实力,是否能够对付的了?”

  澹台灭明闻言,脸上终于有了一些笑意,道:“那老家伙不知道阳明你也在丰平县,只是派了一个法力境的小家伙,来对付秋生。

  凭你的实力,要对付那人并不难,难得是后面接二连三,找上门的对手。

  不过你们也不要过于担心,我儒家一脉,也不是好欺负的。

  既然老夫已经出面了,那些老家伙,就一定会卖老夫一个面子。

  当然,他们不会亲自出手,不代表他们的后辈,同样不会动手。

  我们九州大陆的诸圣,虽然同气连枝,共同对付域外妖魔,但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再说,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小辈之间的切磋,在所难免。

  我这次动用分身前来,就是为了告诉你这件事。”

  “既如此,晚生心中有数了。”听完澹台灭明的话,王阳明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交代完了事情,澹台灭明正欲散去这个化身,不过就在最后一刻,他突然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阳明你先不要把这事告诉秋生。这次的事情,就当对他的历练,如果不到情非得已之时,你万万不可出手帮他。”

  “晚生省得。”王阳明思考了一瞬间后,微微颔首,算是应下了这件事。

  “既如此,老夫便放心了!”澹台灭明第二次想要散去这化身。

  就在这时,天地元气再度发生了变化,海量的灵气,从四面八方,朝着丰平县汇聚而来。

  以二人的观察力,自是能够发现,这灵气汇聚的方向,正是武家。

  “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灵气,究竟发生了什么?”王阳明,澹台灭明以及圣院教授齐齐一惊,调动精神力,朝着隔壁探去。

  这一查看,更是让他们差点惊掉了下巴。

  不知何时,武秋生已经从睡梦之中醒来。

  他盘膝坐在一个蒲团上,五心向天,眼观鼻、鼻观心。

  以他为中心,以整个丰平县为半径,一个巨大的灵气漩涡,正在形成。

  灵气的中心,仿佛有一头亘古存在的饕餮,正在不断吞噬着灵气。

  几个呼吸之后,原本全身上下,一点真气修为也无的武秋生,便进入了先天之境。

  又十几个呼吸后,武秋生再度突破,从先天进入了开窍之境。

  开窍之后,武秋生的突破速度,终于停了下来,只不过他吸收灵气的速度,却没有丝毫下降。

  一个窍穴、两个窍穴,短短一盏茶的功夫,武秋生就填充完了身体中,三十六个窍穴。

  “一次性开辟三十六个窍穴,达到天罡之数,秋生当真是人中龙凤。”圣院的教授观察到这个情况后,忍不住轻叹。

  九州大陆的灵气,比大明江湖,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只要武者的身体强度足够,便能一次性开辟多个窍穴。

  普通武者,一次性只能开辟九个窍穴,即口鼻眼儿七窍、丹田,以及另外一个全新的窍穴。

  而一般宗门弟子,差不多能够同时开辟十二个窍穴。

  三十六个窍穴,已经达到了一流宗门弟子的平均水平。

  在圣院导师眼中,武秋生这种没有得到传承,靠着自己摸索修行的人,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确实已经能够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了。

  然而,他这句话刚刚说完,天地灵气再动。

  海量的灵气,继续涌入武秋生的窍穴之中。

  三十七个、三十八个,又是半盏茶的时间,武秋生身上,已经开辟了七十二个窍穴。

  “地煞~居然是地煞之数,一次性开辟了七十二个窍穴,这等天赋,怕是能够比较一流宗门中的顶尖天才了。”圣院教授屏息凝神,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

  孔夫子创建的圣院,并不属于一流宗门,而是在一流宗门之上的超级大宗派。

  这个圣院教授的天赋,只是勉强到了能够考入圣院的级别。

  当年,他埋头苦读数十年吗,厚积薄发之下,也只是一次性吸收了能够开辟六十四个窍穴才气,比之一流宗门的顶尖天才,还有些不如。

  武秋生一下子就吸收了七十二个,单论天赋,已经是超过了他。

  不过,这并不是让圣院导师惊讶的,他惊讶的是,武秋生似乎还在吸收灵气,试图开辟更多的窍穴。

  很快,一炷香的功夫就过去了,在三人的注视下,武秋生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窍穴,居然全部被打通。

  “这这这……居然是三百六十五个窍穴,这等天赋,怕是不亚于阳明你了吧?”圣院教授小声问道。

  王阳明点头道:“是啊,当年我也是一次性开辟了三百六十五个窍穴,正因为一次性开辟了那么多,我才得到了亚圣大人的接见,被他老人家收为记名弟子。”

  圣院教授指着武秋生道:“可…可武秋生他,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趋势!他似乎还在尝试开辟更多的窍穴。

  我们在长生境界之前,不是只能发现三百六十五个窍穴吗,他缘何能够找到这么多窍穴?”

  长生境界的武者,在身体强度方面,各个都达到了见神不坏的程度。

  故而他们知道,人身上并不只有三百六十五个窍穴。

  但是,当他们知道这一情况的时候,为时已晚。

  这就像建造一栋大楼,如果你的地基打的不够扎实,大楼却又已经建到了大半。

  这时候,你突然发现了问题,想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大楼建的更高、更广,其难度上,无疑要比一开始就计划好,打好地基,难大上无数倍。

  这也是长生境界高手,不返回去开辟更多窍穴的原因。

  因为他们这座大楼,已经建立一半,返回去开辟其他的窍穴难度,实在太大。

  甚至一不小心,操作失误,就连原本的大楼,都可能坍塌,有这个功夫,他们还不如去突破现有的境界来的实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