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位面大轮回 228章,传承

《位面大轮回》228章,传承

作者:梅花糕儿 字数:3603 书籍:位面大轮回

  看着武秋生、刘伯温二人远去的背影,朱无视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他的两只眼睛瞪得滚圆,双拳紧握,太阳穴突突直跳,身上的青筋不断隆起,似要破体而出一般。

  天香豆蔻,是他倾尽毕生心血,调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才搜罗到的宝物。

  这样神奇的宝物,相当于他的第二条命。

  眼下,他的第二条命,居然被人夺去,他怎能不怒?

  当然,如果只是天香豆蔻被夺,他心中的愤怒,或许还不会这么旺盛。

  主要是天香豆蔻被夺走的时机,太过于巧合了。

  在武秋生出现之前,刘伯温刚对他说过,对方布下的阵法即将发动,天下最后一条龙脉,很快就会断裂。

  龙脉一断,灵气也会随之渐渐衰落。

  也就是说,想要靠着突破到凝真境界,增加自身寿命,已经成了奢望。

  原本,朱无视有两种增加寿命之法,武秋生的出现,却让这两种方法都没有了用武之地。

  两相结合之下,悠长的寿命,离他而去,朱无视内心岂能平静?

  “我朱无视发誓,有生之年,一定会将尔等千刀万剐、碎尸万段,你们给我等着!”

  朱无视双目喷火的看着两人的背影,在心中暗暗起誓,定要杀了他们。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他这次针对五大凝真级别高手的行动,虽然算是成功了,却也给自己留下了祸患。

  皇帝都是多疑的,正德的年纪虽然不大,却也有皇帝的通病,虽然他在很多方面,都需要依仗朱无视,却也不是对自己的皇叔没有防备。

  这次,朱无视能够跳过皇帝,在没有征求皇帝同意的情况下,调动大量人马,让小皇帝彻底证实了之前的猜测。

  小皇帝登基的时间虽然不长,却也笼络了不少文武官员。

  十大将军中,有四个是站在他这一边的。

  凭借着大义的名分,小皇帝还策反了朱无视最为得力的三个手下,天字第一号密探——断天涯,地字第一号密探——归海一刀,以及人字第一号密探——上官海棠。

  凭借着这三人,以及侥幸获得古三通毕生功力的成是非的帮助。

  小皇帝在最后,战胜了自己的皇叔,彻底掌控住了大局。

  当然,这已经是半年后的事情了。

  眼下,武秋生正带着刘伯温,朝山下而行。

  两人之前的交谈,刻意压制了声音,固此他们谈话内容,并没有传入了朱无视的耳中。

  只听刘伯温道:“小子,你这次放了朱无视,留下的祸患,怕是不小啊。

  以后他一旦执掌乾坤,握住了天下大权,你的日子怕是不会好过。”

  武秋生闻言,却是不屑道:“晚辈能胜过朱无视一次,就能胜第二次、第三次。

  再过几天,前辈布置的桃木封龙桩,就会起效。

  到时候,天下武者的修炼速度,都会随之减缓。

  这些人的实力,或许在短时间内,不会有退步,但时间一长,肯定会有影响。

  然而,天梯断裂,影响的只是你们,对晚辈的影响,却是微乎其微。

  就算这天地间不存在丝毫的灵气,就算晚辈体内没有丝毫内力,也不惧朱无视这个级别的高手。

  更何况日后,他们都因为天地灵气减少,而影响了修为,但晚辈的战力,却依旧能够维持在今天这个水平,甚至更高。

  此消彼长之下,前辈难道还认为,晚辈会输给朱无视吗?”

  “呵呵,倒是老夫思虑不周,忘了你有不用内力,击败郭巨侠的经历。”被武秋生这么一说,刘伯温再也没了顾虑。

  武秋生的脚程相当之快,很快就来到了山脚下,找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地方,将刘伯温安置其中。

  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又向刘伯温打听了他后人的具体住址,武秋生再度出发,朝着紫禁城而去。

  五天后,武秋生顺利的来到了紫禁城,找到了刘伯温的后人。

  十天后,在武秋生的催促下,一艘海船,自天|津而下,朝着大海深处而去。

  迎着海风,武秋生站在大船的甲板上,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充满了期待。

  刘伯温的传承,居然不再陆地上,而是在茫茫大海之中。

  若不是给自己带路的,是刘伯温家长房嫡孙,武秋生还真的会产生莫大的怀疑。

  “欧,欧!”高亢嘹亮的叫声,自不远处传来,成群结队的海鸥,在海面上盘旋。

  “噗通~”一尾鱼跃出海面,贪婪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就在这时,盘旋在天上的海鸥,突然笔直而下,一口将鱼儿叼入嘴中。

  大自然的一幕幕,让武秋生嘴角擒笑,正在武秋生发出笑声时,海船调转了一个方向。

  海船之前是往北,现在转向东南。

  就这样在大海中航行了三日,到第四日午间,武秋生感觉到,天地灵气发生巨大的变化,大熊山方向,那最后一条龙脉,终于断裂。

  就在此时,刘伯温不知道多少辈的后代,突然伸出手指,朝着远处的一条黑线说道:“恩公,前面便是祖宗他老人家,给我们后辈留下的地址。”

  武秋生的视力虽好,精神力也十分强大。

  但那海岛,距离他们的海船,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武秋生顺着这汉子所指的方向,放眼望去,却是什么也看不到,只是在心中,多了一份期待感。

  又航行了一个多时辰,武秋生的精神力,终于接触到了汉子所指的那个岛屿。

  但见岛上有一座高耸的石山,山上郁郁苍苍,生满树木。

  大约申时,小舟驶向岛南背风处,缓缓停了下来。

  “这位恩公,你且稍等,待我取些东西,便与你一起上岛。”海船靠岸之后,刘伯温的后人,朝武秋生行了一礼,便转身回了船舱,从船舱中,取出一个箱子,这才招呼武秋生上岸。

  跟着这汉子行了数里,两人转入一条岩石嶙峋的山道,左临深涧,涧水湍急,激石有声。

  一路沿着山涧渐行渐高,转了两个弯后,只见一道瀑布从十余丈高处直挂下来,看来这瀑布便是山涧的源头。

  那汉子看到瀑布后,便打开了箱子,从中取出一件挂着的油布雨衣,递给武秋生,说道:“前方是一个水洞,还请恩公披上雨衣,以免溅湿了衣服。”

  武秋生摆了摆手道:“不必了,我自有办法,让身上的衣物,保持干燥。”

  刘伯温的后人,似乎打听过武秋生的底细,闻言也不坚持,自己披上雨衣后,便走进瀑布,纵身跃了进去,武秋生精神力朝瀑布内扫了扫,也跟着跃了进去。

  里面是一条长长的甬道,两旁摆放着油灯,汉子从身上,取了个火折子,一边走,一边将油灯点亮。

  甬道内的光线虽暗,但在武秋生这等高手眼中,却是亮如白昼,要分辨道路,自是没有问题。

  这甬道依着山腹中天然洞穴修凿而成,人工开凿处甚是狭窄,有时却豁然开阔,只觉渐行渐低,洞中出现了流水之声,淙淙琤琤,清脆悦耳,如击玉磬。山洞中支路甚多,武秋生一一将之记载了心中。

  “两百多年前,祖先游历天下时,侥幸在一山洞中,发现了一张地图。从那图旁所注的小字中细加参详,得悉图中所绘的无名荒岛之上,藏有一份惊天动地的武功秘决……”穿过了甬道后,刘伯温的子孙,开始讲起刘伯温传承的来历来。

  武秋生越听越感觉熟悉,仔细一琢磨,脸上瞬间露出了喜色。

  刘伯温子孙之前那番说法,和前世武秋生看过的一本小说,几乎一模一样。

  这本小说,同样是金大侠所写,名为侠客行。

  侠客行,应该是金大侠所有小说中,武力值最高的一本,因为其中有着一种十分牛逼的功法。

  这种功法牛逼到什么程度呢?

  无论你识不识字,无论你是正着看,还是反正看,无论你是练对还是练错,只要你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去修炼,那么你就能练成绝世高手。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就算是玄幻、仙侠小说里,也没有这么牛逼的功法,但是这样的功法,却偏偏出现在金系武侠之中。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门功法,就是取自李白侠客行一诗中的最后三个字,名为《太玄经》。

  武秋生正思索见,却见走在自己面前的汉子,已经停下了脚步。

  此时此刻,他正满头大汗的,扒拉着一块石壁。

  这块石壁的正中央,有着一条裂缝。

  裂缝十分规则,刚好将这块石壁一分为二,心细之人,看到这条裂缝,就能想到,裂缝的背后,必然别有洞天。

  只是,能够想到是一回事,有没有能力打开,却又是另一回事。

  这石壁虽然不大,想要打开,却需要些本事,至少先天以下的武者,绝对没有能力开启。

  刘伯温的子孙,虽然也习练过武艺,却因为资质所限,止步于后天后期,自是没办法将之开启。

  武秋生见状,微微一笑,接下了对方手中的工作,双手轻轻用力,顿时石门开启,一条甬道出现在他的面前。

  武秋生微微一笑,踏步进入其中,刚好看到前方的山壁上,刻着三个斗大古隶:“侠客行”。

  “果然,这真的是侠客行!”武秋生心中一喜,脚下的步伐,不由更快了几分。

  “恩公,这里就是祖先交待的地方。”到了地方,跟在武秋生身后的刘伯温后代,缓缓开口道。

  武秋生点了点头,说道:“多谢这位大哥给我带路,日后如果刘府有什么用的上在下的地方,在下一定会尽力而为。”

  “不……不必客气。”刘伯温的后代闻言,心中大喜,连说话都有些结巴了。

  一个小小的承诺,便让他如此激动,可见他对武秋生的身份,并不是一无所知。

  武秋生又道:“这位大哥,你若是想要观看石壁上的内容,便在此观看,若是不愿,也可去船上等我,最多半个月,我们就会返航。“

  刘伯温后代,看了一眼乌漆嘛黑的山洞,抓了抓脑袋问道:“恩公不需要火把吗,来之前我已经替恩公备下了。”

  武秋生摆了摆手道:“若是刘大哥需要,自可去用,至于我……就不必了。”

  刘伯温后代闻言,心中微微一惊,不过脸上的表情,却没有向之前那么精彩,显然是对于武秋生的武功,也有一定的认知。

  朝着武秋生施了一礼,他重新拎起箱子,退了出去。

  等他退至山洞外时,武秋生便找了个地方,开始观看这门金系武侠第一神功来。

  古代的四书五经,都有大儒为其做注解,这侠客岛,虽然地处偏僻,但侠客行这门功法旁边,却也密密麻麻写了无数的注解,显然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不少人上过岛,尝试修炼果侠客行。

  对于这些注解,武秋生看也不看,来到大明江湖世界三年有余,看了无数佛经道藏,对于武功,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完全能够自成一脉。

  别人的注解,只能作为参考,还可能起到误导的作用,自己的领悟才是重中之重。

  日子在武秋生的领悟中,一天天的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武秋生紧闭着的双眼,突然睁了开来。

  “道家重悟,不重传授,固此道德经第一句话即言道可道,非常道。

  而佛家讲求明心见性。知道的越多,点拨的越多,自身的障碍,也就越多。

  固此,佛祖才会有神通越大,魔障越强的说法。

  至于儒家,讲求循序渐进,只要能够立功立德立言,便能立地成圣。”

  武秋生看了无数的佛经、道藏、以及大儒的手书,虽然理解通透了,但一直没有走出自己的路。

  而这太玄经,就仿佛一道灵光,在他脑海中划过,让他把自己看过的东西,全部整理结合在了一起,做到了融会贯通,更让他迈出了至关重要的那一步。

  这一步跨出后,不需多少时间,他就能创出属于自己的功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