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八十章 说燕王伙夫救主

《英雄问鼎》第八十章 说燕王伙夫救主

作者:任淮浦 字数:4289 书籍:英雄问鼎

  赵王在边境上屯兵,过了几天,不见燕国境内有任何动静,就后悔不该理会牧人而放弃偷袭。撤回邯郸又觉得空手而回很是不甘,因此进退两难,非常苦恼。

  有一天晚上,赵王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就起身走出了军帐。他来到外面,看见皓月当空,天气清爽,就带上几个随从悄悄地走出了军营。守营的士兵见是赵王,也不敢阻拦。赵王一行人就来到燕、赵两国的边界线上,赵王犹豫了很长时间,就拿定主意要亲自打探一下虚实,于是带上几个随从就向燕国走来。赵王倒也聪明,他不走大路,只在路边的小树林里穿行。几个人跟猫似的,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才走了几百步远,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了几十个燕兵将他们团团围住了。赵王吃了一惊,没想到还真的遇上了燕兵。那些燕兵围住了赵王后就问是干什么的。赵王一时惊慌,也不知道怎样回答。这时有一个人认出了赵王,高声喊道:“他是赵王!他是赵王!”燕兵便一拥而上,把赵王及其随从全部抓了起来,然后吆喝着去见他们的将军。

  臧荼在燕国的军营里听说士兵们抓住了赵王,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就让押进来。赵王被燕兵押进了军帐,臧荼一看果真是赵王,就连羞带臊的把赵王数落了一番,然后准备了一辆大囚车,装上赵王,让儿子臧衍亲自押送,直奔燕王那里去邀功请赏。

  赵王被抓的时候,幸好有一个士兵在后边解手,他看见赵王被燕兵抓走了,就赶紧跑回去报告。张耳听说是赵王被燕兵抓了,根本不相信这是真的。军士就把赵王出营被捕的详细经过讲了一遍。张耳这才惊得不知所措,连忙派人去请陈余。陈余听说赵王被抓,就急忙来见张耳道:“应该倾全国兵力和他们拼个鱼死网破,救出赵王!”张耳道:“若是那样,燕王必定会杀了赵王,不能冒这个险啊!”陈余就问该怎么办。张耳沉思道:“先派一名使者,前往燕军中打探一下,看看他们把大王究竟送到哪里去了,然后在做打算。”张耳就派了一名使者去了燕国。

  在蓟城的燕王宫里,燕王整日担忧赵军,他不停地派人打探赵军的动向,有一天突然有人进来报告:“前方的将士俘虏了赵王,他们已经到了蓟城,听侯大王发落。”燕王听说赵王被俘虏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听错了,急忙问:“什么?什么?你们说什么?赵王被俘虏了?”军士回答说:“是的大王,前方的将士俘获了赵王。”燕王惊得瞠目结舌,一阵呆愣之后,才笑逐颜开,就急忙传令把赵王押进来。一会儿,赵王就被甲士们押进了大殿。燕王亲自走下台阶观看,果真是赵王,就诡秘地笑道:“我的赵王陛下,您好端端的不在邯郸呆着,为什么要自个跑到燕国来呢?您这叫自投罗网啊傻帽?”赵王不屑道:“既然已经成了阶下囚,如何处置,任凭发落?”燕王呵斥道:“你知道是阶下囚,还有什么话说!”赵王微微一笑,义正辞严道:“你背着孤私自称王,真是大逆不道,本王就想捉住你好好教训一番!哼!”燕王反问道:“你在赵di称王,陈王是不是也率兵讨伐你了?”赵王一时不知怎样回答。燕王就愤怒地道:“你还有理了?来人!把他关进大牢,听候处置!”赵王就被几个卫士带了出去。赵王被带走后,有人就提出要杀了赵王。燕王道:“不能杀,留着他要挟张耳就有本钱喽!”

  赵国的使者来到燕军中一打听,果然听说他们抓住的是赵王,还把赵王送到蓟城去了,使者就只好向燕国走来。他来到了燕国的宫门前,请求通报,燕国的卫士就取笑道:“赵王已经砍头了。”使者吓得失魂落魄,就跟着卫士趋步走进大殿。使者见到了燕王,行过礼后站在阶下,不敢看燕王。燕王呵斥道:“你小子可是张耳派来的?”使者说是。燕王放声大笑,然后斥令左右把他推出去砍了。使者大呼饶命。这时有人急忙拿‘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话劝燕王。燕王就对使臣道:“你小子命大,今天不杀你,你回去告诉张耳,把赵国的土地分出一半给燕国,才能放赵王回去,否则就杀了他!”使者一路想好的词全没用上,就被卫士们乱棒打了出来。使者抱头鼠窜而回。

  使者回来把燕王的话告诉了张耳。张耳听说燕王要赵国割一半的土地才能放回赵王,心中非常恼怒,就对陈余道:“我国的土地本来就不辽阔,如果割掉一半,那还能成为国家吗?”二人虽然着急,但想不出救回赵王的办法。张耳只是后悔道:“我真不该放韩广的母亲回去,如果那老妇人在,还愁救不回大王吗?”陈余突然惊叫道:“对啊!我们以前让燕王的母亲回去了,这不是有恩于燕王吗?况且燕王又是赵王的部下,我想燕王不会忘记这些而加害大王。现在您再写一封信,把这些事情重新提一下,我想燕王定会顾念前恩放回大王。”张耳就按照陈余的意思写了一封人情味很浓的信,再派使者去燕国交涉。可是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说,赵国的使者被燕王杀了。

  张耳听到这个消息,既震惊又无奈,只好又派出了一名使者,说愿意拿出三座城池换回赵王。使者去后,不几天又传来消息,说是使者又被杀了。张耳就准备用五座城池再来换赵王。

  赵国的军营中,有一个挑水做饭的伙夫,平素少言寡语,不大与人交往,除了烧火做饭外,就是喜欢看书。自从赵王被燕军抓去后,他就非常着急,现在听说派去的使者一个个都被砍头了,丞相和大将军束手无策,就对身边的同伴道:“假如丞相派我去燕国,我保管救回大王!”同伴们听了都笑喷了,道:“你也想去送死呀!丞相和大将军都是天下闻名的大人物,他们都救不回大王,你有什么本事能救回大王?真是吹牛皮不怕吹破!”伙夫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同伴们也听不懂他说的话,都一哄而散,没人把此事放在心上。

  伙夫自知讨了个没趣,也不跟他们计较,当晚就溜出军营向燕国走来,忽然被藏在树林中的燕兵摁翻在地。伙夫急忙道:“我不是奸细,也不是使者,我有紧急事情要向燕王报告,不要对我太无礼了!”燕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他抓来见臧荼。臧荼仔细盘问。伙夫只说有要紧的事情要亲自报告燕王,否则就是死,也不敢说出口。臧荼心里直犯嘀咕,就派人把他送到了蓟城来见燕王。

  伙夫来到蓟城,燕王见他衣衫普通,但长相似有英雄之气,就可惜道:“你小子乳臭未干,又是个穷鬼,活刮了也没几斤肉!难道也甘心替赵王送死吗?”伙夫道:“大王,我哪是来送死的?您不知道,我是从赵营中偷偷跑出来的,有机密大事要向您报告!”燕王感到疑惑,就问是什么机密大事。伙夫又向四周看了看,意思是嫌人多了。燕王就让别人退下。伙夫这才道:“大王,您可知道张耳和陈余是两个什么样的人吗?”燕王道:“他们枉有贤名,不过这次也只能是枉费心机,他们是救不回赵王的喽,哈哈哈!”燕王非常自得。伙夫道:“大王,您说的不对!您根本就不了解张耳和陈余?”燕王冷笑道:“他们不就是想救回赵王吗?不过你小子听着,没那么容易,你如果说错了半句,我就马上叫你脑袋搬家!”

  伙夫一听,一点都不紧张,还嘿嘿地笑了两声。燕王生气道:“你小子死到临头,还敢笑?”伙夫急忙跪下道:“请大王息怒,我是笑大王不了解情况!张耳和陈余,还有我们的大王,他们三人曾经都是陈王的麾下,三人并驾远征,唾手之间就攻取了邯郸郡,难道想做王的只有赵王一人吗?张耳和陈余就不想做王吗?他们二人只是因为才刚刚占领了赵di,民心尚未归附,所以才不便翻脸争夺,他们只是凭着年龄和职位就推武臣做了赵王。表面上看,张耳和陈余对赵王忠心耿耿,可那是为了稳定人心罢了。现在赵国已经平定,他们两个就想平分赵di,一心想自己做王,因此就想除掉赵王。现在赵王正好被燕国俘虏了,这对他二人来说,真是天赐良机!他们根本就不想拿赵国的城池换回赵王,派使者跑了几趟就是装样子给军民看的。真实的情况是,他们要借大王之手尽快地除掉赵王,然后自己称王。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一会落个好名声,二还要借着替赵王报仇的名义来攻打燕国。到那时愤怒的赵军就会大举进攻燕国,什么样的仗打不胜?什么样的城池夺不下呢?如果得到了燕国,他们梦寐以求的河北全境就在掌握中了!大王您如果不醒悟的话,就正中了张耳的奸计,误入了他们的圈套!”

  燕王听了这话,如梦方醒,似醉方苏,叹道:“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寡人差点上了他们的当!”燕王沉思了好一会儿,又看看伙夫道:“你是怎么知道的?”伙夫就不慌不忙地回答:“我是负责给大王和丞相做饭的,昨天去送饭时正好听到他们商议称王的事情。我私下哀怜我们的大王,不想被奸贼暗算,更不想看到那些不忠不义的奸人胡作非为,才冒险来向大王揭穿二贼的阴谋。此二贼虽然奸诈,可名气大着呢,老百姓都把他们称作是贤人,而赵王却是一个诚信宽厚的长者,就是名气比不上他俩大。如果赵王回去后能杀掉这两个贼子,赵王就一定跟燕国交好,况且赵国在燕国的南面,赵国就是燕国的军事屏障,如果两国联合起来就叫做‘唇齿相依’,这对燕国难道还是祸事吗?请大王明察!”燕王听了伙夫的话非常高兴,心想赵王平时依靠的就是张耳和陈余,如果赵王回去除掉了他俩,就等于折断了左膀右臂,赵国从此就不值得忧虑啦。于是厚厚地赏赐了伙夫,又放出了赵王,告诉他事情的真相,然后大摆酒宴替赵王压惊。

  赵王听说张耳和陈余要他死,气得大骂道:“没想到二贼是狼子野心,可恨他们差点儿阴谋得逞。现在请大王替赵国作主,起兵讨伐逆贼,一定要抓住张耳和陈余,否则就是孤死了也难以瞑目啊!”燕王道:“燕国如果大张旗鼓地出兵讨伐张耳和陈余,就怕他们狗急跳墙,或者是逃走了抓不住。寡人马上派兵护送大王回国,您悄悄地回到营中后就能一下子逮住他们了。”赵王大喜,当即向燕王表示:“如若能除掉张耳和陈余!赵国就和燕国永结同盟,绝不背信弃义。”燕王大喜,二人于是握手言欢,无所不谈。宴席结束后,燕王就专门给赵王配备了一辆华丽高大的王车,又派了一百名骑兵护送。

  他们出了城,伙夫亲自驾车。赵王就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拍着伙夫的肩膀道:“孤回去先杀张耳和陈余,然后重用你!”伙夫这才偷偷地告诉赵王:“这是我解救大王的计策,丞相和将军并没有称王的意思!一切都是我编出来哄骗燕王的!”赵王听了,惊得目瞪口呆,怕燕王醒悟了派兵追赶,让伙夫快马加鞭向赵营方向疾驰,惶惶似漏网之鱼。

  车子一路急驰狂奔,来到了赵营。赵国的将士见大王回来了,欣喜若狂,欢呼万岁。丞相和大将军急忙迎接,他们看见燕军亲自护送,不知是什么原故。赵王等车子停下后,就喝令赵军将燕军团团围住,全部拿下。燕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被赵军抓了起来。赵王这才大笑着走进了军营,把伙夫如何设计哄骗燕王的话告诉了张耳和陈余。二人听了赞不绝口,夸赞伙夫的才能。赵王就与伙夫攀谈。伙夫这才说出了他的身世和姓名,原来伙夫姓李名左车,是李牧之孙。秦灭赵后,一家死的死,逃的逃,他也乘乱逃亡。后来就隐匿在了民间,替人放牛时人们就叫他‘牛娃’。他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姓名。后来楚军来到河北,李左车就自告奋勇,前来投军,做了一名杂役兵,负责烧火做饭,因此大家又叫他‘伙夫’。赵王听说他是李牧之孙,非常高兴,就问张耳怎么重用。张耳怕李左车超过自己,就道:“大王身边正缺一位执戟郎中,何不让他暂时担任,今后有了空缺再升迁。”赵王就让李左车担任了执戟郎,又赏赐他许多钱财和布帛。

  赵王经过了这次有惊无险的经历,尝到了担惊受怕的滋味,于是下令南归,撤回了邯郸。消息传到蓟城,燕王听说赵王并没有杀掉张耳和陈余,就派人打探,才知道伙夫叫李左车,是李牧之孙,是用计救走了赵王。燕王心中懊悔不已,见又损失了一百名骑士,就想发兵攻打赵国,又怕和赵王一样劳而无功,只得忍气作罢。

  赵王回到邯郸后,深居宫中,悔过自新,这时大将军李良已经平定了恒山郡。赵王非常高兴,对文武道:“李良立了大功,该如何嘉奖?”张耳就表情怪怪地道:“李良生性暴戾,现在占领了恒山郡,怕也学韩广称王啊!”赵王忽然想起了蒯彻临走时说的话,心中非常惊疑,就问张耳怎么办。张耳道:“应该把他调回来,夺了印绶,封个闲职供养在朝中,以防不测。”赵王就立即派使者前往恒山,调回了李良。李良为人粗豪,听说赵王要封赏他,也没有想那么多,就回到了邯郸。赵王于是收了他的将军印,封了个御史,就整天赐给美酒佳肴,还有婢女侍妾,以堕其志,防止生变。

  这时赵王又收到了军士们的告急书信,说陈王派周巿为将,已经夺取了东郡和济北郡,就在大河边上驻军,似有围堵赵军之意。赵国从此就和楚国关系破裂了,不再有西进救援周文的任何想法。有诗叹道:

  群雄逐鹿入关中,利益眼前蒙耳聪。

  大业沙崩毁于小,忘恩负义古今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