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七十八章 武臣称王救家人

《英雄问鼎》第七十八章 武臣称王救家人

作者:任淮浦 字数:5353 书籍:英雄问鼎

  武信君得了邯郸后非常高兴,狂欢了数日,对蒯彻礼遇有加。张耳因见蒯彻用‘传檄定千里’之计拿下了一个郡,心里很是不爽,就对蒯彻态度十分冷淡。蒯彻知道他是个嫉贤妒能之辈,就准备要走了。有一天,就向武信君请辞道:“将军有幸听了老夫的话,使百姓免遭杀戮之祸,我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应该离去了!”武信君听说蒯彻要走,很是不舍,就坚决挽留他。蒯彻哪里肯听,执意要走。武信君只好拿出了重礼酬谢。蒯彻推辞道:“老夫漂泊大半生,目睹了六国的灭亡和秦国的大一统,不管是谁兴,还是谁亡,都是老百姓的苦啊!老夫就是不愿看到百姓流血受罪才来献计,幸而将军用了我的计策,真是欣慰至极。现在还有周围的土地尚未取得,就请将军广布恩德,刚柔并施,慢慢地攻取吧。”武信君就答应了,然后就设酒宴给他践行。

  席间,只有张耳和陈余二人陪同。张耳见蒯彻要走了,才高高兴兴地说了几句话,劝他今后要保重身体,注意养生等。蒯彻就对武信君道:“我走之后,请将军尽快派兵封锁井阱关,王离一定会从哪里出来镇压,一定要阻止秦军出关,切记,切记啊!”武信君感激道:“您老的话我不敢忘记,遗憾的是留不住先生,不知您今后要到哪里去?我还怎么去拜访先生呢?”蒯彻就淡淡一笑,道:“老夫去我该去的地方,将军也不用再找我啦。”武信君就亲自把蒯彻送到了城外。临别时,蒯彻又说:“老夫还有一事相告,请将军一定要有所防备。”武信君就问是什么事情。蒯彻道:“将军虽然得了邯郸郡,可是秦将新降,人心难测,尤其是李良,我观此人言语放荡,傲慢无礼,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将军一定要防着他啊!”武信君道:“他已经投降了,难道还有二心吗?”蒯彻就将一个小盒子交给了他,让他拿回去慢慢琢磨,然后就告辞了。蒯彻就这样走了,走的十分潇洒,十分泰然,这仿佛与这座沸腾的城市极不相称。有诗叹蒯彻道:

  五霸兴亡洗耳聋,七雄成败转头空。

  半生看透人间事,谁把黎民放眼中?

  武信君送走蒯彻,来到城中,就对张耳道:“你为何不挽留蒯老先生呢?”张耳失笑道:“区区乡佬,留他何用?请大将军以国事为重,不要为一个小计谋而惋惜那个村叟!现在我有大事相告,请将军洗耳恭听!”武信君本来要将盒书拿出来给张耳看,可是听他这样一说,就再没有拿,就张耳有什么大事。张耳就毫无顾忌地直呼陈胜的名字道:“陈胜自从在蕲县起兵,占据了陈郡,就自立为楚王。将军现在同样率领兵马,经历了数十场战斗,攻取了两个大郡,也应该称王啊!”武信君听说称王,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大王让我们来攻取土地,可没有说称王的话啊?”张耳激动道:“当初陈胜也是自己称王的,现在将军称王有何不可?况且只有这样做,您今后才能免遭杀身之祸呀?”武信君就吃惊地问:“这话从何说起?”张耳道:“将军想想,陈胜无缘无故地杀了葛婴将军,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他很能打仗,很能攻取土地吗?而您的功劳现在也已经在一般人之上了,这必然会引起他的不满,他今后怎么能容得下将军?所以只有您尽早南面称王,才能摆脱意想不到的杀身之祸啊!此乃肺腑之言,还望将军三思。”武信君道:“葛婴被杀,就是因为他私自立了楚王的缘故。”张耳道:“可是葛婴后来得知陈胜自立为王,就杀了他立的王去请罪,最后呢?还不是被杀掉了,这就是因为陈胜非常害怕葛婴将军的功劳今后超过他呀,正是葛婴挑战了陈胜的底线,使陈胜感觉到有人要夺他的权,所以才动了杀人之念。”武信君道:“先生说的却有道理,那我们一旦有此举动,就怕陈王会立即加兵于赵啊!那样的话,一个强大的秦国还没有消灭,而又多了一个仇敌,这不是自树其敌吗?”张耳道:“陈胜正在派兵灭秦,他对付秦国还没有把握呢,怎么可能腾出手对付我们?”武信君就沉默了。

  当晚,陈余又鼓动了邯郸的一些名士们前来见武信君,说:“大将军,陈胜当年也不过是田间一农夫,可他夺取城池后,也心安理得的称立了楚王,而将军现在同样也是率领军队,披坚执锐,冲锋陷阵,也经过数十次的激烈战斗,才占领了赵国,此功劳不在楚王之下。就拿您现在的名望,岂能再听命那个戍卒的节制?哦,是楚王,我们说错啦!”大家就这样故意说着,是在有意提醒武信君:张楚王就是一个普通人,不要去崇拜他了,然后又接着说:“所以就眼下的形势来看,武信君还是应该自立为赵王,另立门户,将来才能成就五霸的功业啊!”

  武信君沉默了老半天,就犹豫道:“你们说的固然有理,可是葛婴将军就是因为立王才招致杀身之祸,更何况我的家人现在还在陈城呢?”张耳就明白了武信君为什么不答应称王的原因了,便挺身而出道:“请武信君放宽心,我张耳以项上人头敢担保:您称王后,陈胜一定不会加害您的家人!”武信君就问为什么。张耳道:“秦国还很强大,周文虽然入关了,但毕竟没有打下咸阳,虏获秦帝。所以说秦国未灭,陈胜怎么敢还您的家人而得罪您呢,他如果得罪了您,不就等于他又树立了一个和秦国一样的强敌吗?所以我敢断言:陈胜是断然不会加害您的家人。”陈余也极力道:“这话对极了!我也愿意拿性命担保,陈胜他决不会伤害您的家人!”武信君听了二人的话,心里就乐滋滋的,但还没有说话,就有人跑进来报告:“报!武信君,周文将军的信使到!”武信君不知有什么事情,就马上传令信使进见。

  只见信使满身血迹地走进了大堂,看样子信使已经非常疲劳了,再加上他长时间骑马,来到大堂上时,竟然就瘫倒在了地上。武信君见他如此狼狈,就急忙问是怎么回事。但见信使只是张口,说不出话来。武信君就让人赶紧端来了一碗水,让信使喝。信使喝了几口,才哽咽道:“武将军,周将军他,他率领大军一路获胜,攻破函谷关后,就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咸阳以东的戏水亭啊!我们从各方面的消息得知咸阳已经没有秦军了,真是一座空城,可是谁料想:先有王贲前来诈降,后有章邯的偷袭,竟把我三十万大军,在一夜之间,就全部杀完了啊!”使者说到这里,就已经泣不成声了。各位将领听了,大惊失色。武信君就道:“周将军是否平安?”使者就把他已经出关了,又将残部驻扎在曹阳邑。现在正等着大军去救援呢,武将军,请您尽快发兵吧?”张耳就问:“既然探知秦国无军可派,哪来的兵马杀败了你们?”信使道:“秦国把骊山的十几万犯人武装了起来,就让一个叫章邯的人率领,他们在夜间突然杀到了戏水大营……可怜我几十万将士都在梦里啊……”大军听了这话,都惊得目瞪口呆。张耳却淡淡地道:“你一路辛苦了,先去馆舍里休息吃饭,我们马上商议此事。”说完就示意左右,引领使者出去。

  信使出去后,张耳就立即向武信君跪下来,铿锵有力地道:“现在您称立赵王,这可是天赐的良机!”武信君大惊道:“周将军刚败,还等着我们去救援呢,我还哪有心思称王啊?”张耳却道:“现在周文将军打了败仗,这正是陈胜用您之时。您若现在称王,陈胜一定害怕我们不救援周将军,就会把您的家人赶紧送来,所以机不可失啊!我听说‘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但愿将军能够雷厉风行,以收取五霸之功也!”武信君这下就大喜过望,立即答应了称王之事。

  大家于是连夜准备王冠礼服,还清扫了郡府的大堂,作为宫殿,又把里里外外装饰得焕然一新,军士和百姓们都喜气洋洋,欢声一片。可是周文的信使被他们管了一顿饭后,就再也没人搭理了。使者听说武臣要自立为赵王,就赶来见他,准备请求他尽早出兵,却被卫兵挡在了门外。使者就跪在地上,仰天痛哭,他无助的哭声早被周围汹汹的称王声淹没了。

  三天后,军士们就在城南筑起了一座祭天台。张耳等人就簇拥武信君来到了台下,先把衮龙袍、冕旒冠给武信君穿戴整齐。武信君就祭祀黑帝,又祭祀赵国的八辈儿祖宗。然后大臣们就一起跪拜赵王道:“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赵王就赐众卿平身,然后又在众人地簇拥下来到了城中。一路已经用了銮驾和伞盖,各种兵器遮天蔽日,各种旌旗灿若云霞,赵国的大纛旗也是迎风飘扬。这时人们早就把邯郸的郡府大堂改成了宫殿,赵王就来到宫中,登上了赵王的宝座。

  赵王就封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陈余为大将军,李良为副将军,张强、薛岳为都尉,邯郸人鲍超为司寇,子夏为御史,韩广、郑条为校尉,其余人马各有封赏,又赐爵位一级,大赏三军,吃酒三天。封赏完毕,群臣再次拜呼万岁。声音在空旷的赵王宫里久久地回荡。这真是称王道寡一时兴,张耳陈余怀私心;蒯彻遗言浑忘却,毕竟胸中无古今。

  武臣称王后,真是春风得意,就立即派使者前往陈城,准备迎回家人。使者来到陈城。陈王听说武臣已经自立赵王了,不仅勃然大怒,就立即下令,把武臣的全家抓起来杀掉。上柱国蔡赐急忙劝谏道:“秦国尚未铲除,杀了武臣的家人,就是又树立了一个和秦国一样的仇敌啊,大王不如派使臣前往邯郸祝贺,先稳住武臣,令其派兵西进,等消灭了秦国,再问罪武臣也不迟啊?”陈王大怒道:“周文已经攻下了函谷关,还有假王的大军也在三川郡,何必还要用武臣那厮!”这时太师孔鲋也劝道:“‘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武臣自立为赵王,从根本上已经无法改变了,现在杀了他的家人,反会增加他的仇恨。大王何不承认其尊号,再和他结为盟友,这样同仇敌忾,先灭暴秦。”王植道:“武臣称王,必定又是张耳的主意,他现在拥立赵王,这也是效仿大王您啊!”陈王听了王植的话,心里十分恼怒,但也没有杀人的道理了,就喝令把使者拖出去剁了。大家就不敢再劝。

  使者被斩,陈王就想发兵攻打武臣。王植赶紧谏道:“大王,现在正是灭秦之际,我们如果自相残杀,这就是以前六国不能团结而覆亡的道理啊?臣认为现在不仅不能内部起冲突,反而还要维护表面上的关系,所以您应该尽快护送武臣的家人到邯郸去。只有这样,武臣就会感激大王,感激大王就一定会与我国联手诛灭暴秦啊!”陈王道:“武臣只是寡人的一员将领,现在若不问罪,别的将领跟着效仿怎么办?”蔡赐道:“大王说的有道理,可是现在强秦未灭,就请大王暂且忍耐,等灭了秦国,然后再加兵于赵也未尝不可?”王植也到:“您不防做个顺水人情,就承认武臣这个赵王的尊号,这样楚、赵的同盟就形成了。”孔鲋又道:“常言道‘一招走错,满盘皆输’的话,更何况是国家大事!不要始终认为自己的力量很强大就任意所为,前线的战事无法估量。正所谓‘大鹏展翅,就凭双翼。’现在若是自损一翼,还如何翱翔?假如秦军获胜了而突然到达陈地,光凭我们一家的力量是不行的,还请大王不要和武臣搞僵为妙!”陈王这才打消了攻打武臣的念头。

  次日,陈王又和大臣们商议道:“魏地和齐地还没有攻取,武臣若是派兵南下,大河以东就不为楚国所有。”蔡赐进言道:“大王说的对,不如选一位可靠的人担任将领,就以攻取魏地为名,率兵北上攻取东郡和济北郡,然后在那里驻兵。等我们攻下关中后,就立即齐头并进,过河荡平燕、赵之地,河朔就在大王的掌握中了!”陈王道:“江南也无人攻取,不如派出两路军。如果两路都成功了,天下自然归楚,孤还担心什么呢?”王植道:“两路是好,可是派出去的兵多了,陈城就会空虚啊。假如西路军受挫,我们就没有军队可支援了。”陈王不假思索道:“怎么会?寡人已经向天下各处都派兵了,军队加起来不下百万!况且假王现在占据在天下要冲——荥阳城,有什么可忧虑的?”就拜心腹周市为大将,提兵五万向北收取魏地,又让小舅子召平提兵三万攻取东海郡。周市和召平当天就出发了。

  陈王杀了赵王的使者,又派兵攻取东郡的消息传到邯郸城,赵王非常惊恐,就对张耳道:“孤本来是陈地的一个普通百姓,记得有一次逃出去躲避徭役,结果孤的父母却被官府抓去了,那次还差一点儿被杀掉。二老经常担心孤,一家人总是在恐惧和不安中度日。今天,孤总算有了出头之日,但还是不能在二老的膝下尽孝,孤想起她们,心中就如同刀割啊。现在她们在陈地,真是吉凶难测,陈王又派兵攻打东郡,这分明是向孤问罪的意思啊?”张耳就道:“为父母担心,是赤子的天性。大王现在再派一名使者,拿着您的亲笔信,再去向陈王表达心意,陈王就以定送还您的家人。”赵王就又派了一名使者去陈城交涉。

  使者来到陈城,见到了陈王,就把赵王的信递了上去,上面写着:

  张楚国大王陛下:臣听说‘母以子贵,父以子荣’的古训。现在我虽然没有经过您的同意擅自称王,这让您非常生气,您如果不能接受臣的尊号,臣愿意放弃,但臣的二老如果因为臣的过错受到什么伤害,臣将如同行尸走肉,既是率领百万大军,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了。万望大王能顾念前情,让臣的一家能够团聚,享受天伦之乐。若能如愿,臣必定终身替大王捐献身体以死效劳,也终身不敢妄自尊大啊。

  陈王看罢,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顿时感伤不已。突然有军士进来报告:“报!大王,周文将军入关后,遭到了秦军的偷袭,吃了败仗,已经退出了函谷关。他现在率领残部退守在曹阳邑,请求大王火速增援!”这个消息就如同棒喝,所有的人都顿时惊呆了。陈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这怎么可能?怎么会战败?是不是你把话传错了?”军士就又说了一遍。蔡赐就立即让武臣的使者先出去,然后对陈王道:“大王,什么事情都是可能的。这个消息虽然接受不了,可它却是事实,现在应该尽快想办法增援周将军啊?”陈王就问:“怎么救,这里只有数万人。”蔡赐道:“陈城是楚国的都城,也不能没有军队把守啊?可是假王在荥阳和李由相持,已有月余。他距离曹阳最近,他为什么不救?”孔鲋反对道:“荥阳地处天下要冲,李由又是秦国的名将,如果拿不下荥阳,或者说李由趁我军分兵之际,打败了假王,三川将会失去。让假王分兵,很是不妥!我认为赵王刚刚收复了河北,他们士气正旺,就让他救援周文吧?”陈王就答应了孔鲋的建议。为了表达诚意,陈王又把张耳的儿子张敖封为成都君,让他也去邯郸祝贺,让武臣享受赵王的尊号,并且护送他的家人一同回邯郸。

  远在河北的邯郸城里,有一天赵王就焦急地问张耳:“按照使者往返的期限来算,他们也该回来了。可是现在还没有消息,难道是陈王又杀了使者?”张耳道:“请大王放心,陈胜决不会那样的!假如他不把您的家人送来,就先讨伐楚国!”正说着,卫兵就进来报告,说张丞相的公子护送着大王的家人已经到了邯郸城下。张耳和赵王听了,二人都喜出望外,赶紧出城来迎接。赵王见一家人安让无恙,张耳看到儿子回来了,二人简直高兴极了。张敖拜见赵王后,又来拜见父亲张耳,还说陈王已经封他为成都君,并且特意向赵王祝贺,还说陈王要求赵王要尽快出兵增援周文将军。赵王就高兴地答应了下来,然后率领大军进城,就在赵王宫里大摆酒宴,欢庆团聚。

  次日,张耳和陈余来见赵王道:“臣昨晚听成都君说,大王在赵di称王,陈胜其实非常生气。他表面上来祝贺,就是为了救援的事情,因此我们要对他阳奉阴违。”赵王道:“孤已经答应出兵了,怎能出尔反尔?”张耳笑道:“干大事的人,千万不能太迂腐!眼下陈胜要我们增援周文,臣认为不妥。您想,如果楚国灭了秦国,陈胜必定要问罪于赵!于其将来吃亏,不如现在就不给陈胜机会。”赵王就问应该怎么办才好。陈余抢先道:“我们好好款待陈王的使者,他的条件全部答应。等他走后,赵王就派兵拓展我国的地盘。若是能得到河北全境,就南据大河,北依燕、代,将来即使楚国灭掉了秦国,陈胜也就不敢加兵于赵了,那时楚王和赵王并驾齐驱,分河而治,这就是五霸的功业啊!”赵王听了大喜过望,便完全采纳了二人的建议。

  赵王于是召来陈王的使者,用酒肉款待,答应立即救援周文。可是等使者走后,赵王就派陈余攻取巨鹿郡,李良攻取恒山郡,韩广攻取广阳郡,唯独不理会周文将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