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斯狱中诉情怀

《英雄问鼎》第一百八十八章 李斯狱中诉情怀

作者:任淮浦 字数:5535 书籍:英雄问鼎

  一个初秋的夜晚,在咸阳城的上空,由于几大块乌云的碰撞,数条弯曲而又刺眼的闪电如同游蛇般在浓云的缝隙中间窜动,几秒钟过后,随之而来的便是一阵阵猛烈的雷鸣。在打闪的瞬间,那亮光把遥邈的苍穹和覆压关中数百里的锦绣河山,还有那金碧辉煌的离宫别馆,以及雄伟壮丽的咸阳宫照得如同白昼。可是猛雷的咆哮却被宫殿内飘荡出的各种器乐声对抗得声威大减,还有那宫中的七彩灯饰和数不清的高低烛台,亦被迅疾的电闪反衬得苍白无力。忽然一阵莽暴的狂风卷起,把各处散落的惨淡枯叶掀起在空中,一时间就被搅得漫天飞舞,仿佛整个咸阳宫都在晃动。

  秦二世被赵高迷惑,长期在宫禁中,其行动也更加诡秘。他在大多数时间里都在后宫厮混,百官想奏事,却不知道他住在哪里。这位舒坦的皇帝除了观看歌舞外,还迷恋聚会、杂耍、角逐、斗鸡、牌技、对弈、游猎,总之百技之乐、靡靡之音日日不绝;六国佳丽、窈窕淑女夜夜欢会。他们住的地方奢侈品堆积成山,什么幛幔、钟鼓、奇花、异草、假山、金鼎、椒兰、瑶琴、玉绘、绣帛、雕案、锦屏等应有尽有;那些宫娥嫔妃,如宋妃、齐姜、吴姬、赵丽、越女、秦娥比比皆是。物类各尽其妙,异彩纷呈;仙姝靓妹婀娜多姿、妩媚动人。二世若是来到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会热闹起来。佳人们不是翩翩起舞就是争宠斗艳,那些年轻的女子都会用清纯而温柔的歌喉或者是别出心裁的舞蹈来打动年轻的君王,她们都希望得到二世的宠幸,那些美少女们个个也都让青春期的皇帝一见倾心。可是后宫的美丽女子太多了,那些数以万计的美女当中,也有大部分人就根本见不到皇帝,更谈不上是宠幸了,就只好哀叹命运的不幸和韶华易逝。这些人在大多数时间里常常是倚栏眺望,伤心落泪,她们会想起家乡的亲人,儿时的玩伴,偶尔也会望着天空中的小鸟发呆,也会想象自己在某一天像小鸟一样自由欢快地飞向家乡,回到亲人的身旁。

  秦二世三年秋七月,皇帝在咸阳宫召见赵高。赵高在二世即位后的两年多中,因为权力的不断增强,他那孔武有力的高大身躯也逐渐发福增胖,近日来已经显得有些臃肿,走起路来都蹒跚了许多。他见到皇帝后就谈了一些秘闻趣事,二人还不时地开怀大笑。可是年轻的皇帝发现赵高神情恍惚,注意力不够集中,就问他有什么事吗。赵高却是低头哈腰、轻声细气地说没事。二世就问山东“盗贼”之事。赵高最怕皇帝问这事了,心中忽然一惊,就回答道:“只是一小股盗贼在捣乱,官府已经派人把他们全部捕获了!这些刁民中还有少数顽固分子还在继续勾结官府,妄想制造更大的乱子!”二世忽然好像是想起了一件事,就问:“对了,你不是说李由也暗通盗贼吗?还说是丞相李斯指使他这么干的,这个可恶的老鬼,表面上忠厚,可他背地里却如此!朕让你审问通贼之事,办得如何?”赵高就眯起狡黠的细眼,不怀好意地回答:“招了,招了,能不招吗?”不过我顾念他是先帝的大臣,没有用刑,因此还有一些主要的细节还没有交代清楚呢。”二世哼了一声道:“虽说是先帝的大臣不能用重刑,但也可以用鞭笞之类的轻刑,不过你千万要记住,可不能冤枉了丞相,他可是我们秦国的有功之臣啊!”赵高就连连称是,可是嘴角却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奸笑,然后就退了出去。二世这时又转身看见了旁边的美女,就和她们嬉笑着玩闹去了。

  赵高于是退出大殿,还一边用衣袖擦了擦额角的汗渍,然后疾步回到府中。赵高一回到家,就让人把一大堆信件和奏章全部点着了。赵高看着炉火,脸上泛起了诡异而阴森的笑。可是这一炉火仿佛预示着将来的某一场大火也要焚毁这座豪奢的城池似的。原来这些都是从山东各地送来向朝廷汇报各方军情的告急文书,尤其是巨鹿大战结束后,长城军全军覆没,王离殒命疆场,章邯又接连战败,刘邦进兵洛阳、颍川等。全国的战场上,除了楚国的两路大军在猛烈地进攻秦国之外,其余的诸侯军也在不同程度地向秦国的各地驻军发起了不同程度的攻势,秦国早就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了。但是二世就像是做梦一样,竟然对这些一无所知。赵高确实是胆大妄为,一手遮天。这样一来,二世就根本不知道长城军战败的事情,他只是得到赵高的一些轻描淡写的“一些盗贼而已”的谎话,何况赵高在平日里也尽说一些虚美粉饰的言词来迷惑他,二世就在赵高编制的弥天大谎里懵懂虚度,自我陶醉,对山东风起云涌的起义形势就一无所知了。这事就是赵高本人也是对全国的起义形势估计不来,他想秦国的军队不可能被打败,虽然王离死了,可是还有章邯。章邯不是还有二十万秦军吗?现在应该立即命令他和项羽开战,等打败了项羽,就再令他来到三川和刘邦作战。不管怎样,坚决不能让刘邦攻下洛阳,打到函谷关下。赵高想好后,就又亲手写了一份诏令,加盖印玺后就立即派人向河北的章邯送去了。

  在河北的章邯大营里,自从王离阵亡后,士气非常低落,章邯本人也是惴惴不安,甚至连做梦都会梦见项羽在追杀他。在此后的一段时日里,秦军连续后退,最后退回了邯郸城里。不过邯郸城早已破败不堪了,这时章邯也想起了他们初来这里时,城中的人民十分众多,市井上一片繁华。可是自从老百姓被迫迁到河内后,这里到处就荒败不堪起来,城内虽然旌旗猎猎,但总觉得是凉风习习的,到处充满了哀伤和失败的情调,更何况卒无战心,将无斗志。章邯想到这里,就立即紧皱起了眉头,面现沧桑之感。就在这时,朝廷的使臣到了。章邯急忙迎接使臣。使臣来到府中后,就当众道:“章邯你可知罪?”章邯似乎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就只好唯唯诺诺,不置可否。紧接着使臣就道:

  “你作为秦国的将军,在外作战三年,至今还不能打败叛军,使朕大失所望,这是什么原因?难道将军是不愿替朕效命吗?朕令你立即整军出师,尽快杀灭项羽,结束河北的战事,然后回师三川,剿灭刘邦,否则国法无情!”

  章邯听完了这几句简短的话语,心中更是一惊,两手就颤抖着接过诏令。等使臣走后,章邯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自己会不会成为第二个杨熊?就和大家商议起来。将领们也是义愤填膺,都感到莫名的惆怅。章邯思前想后,有点进退失据了,于是决定派头脑灵活、能言善辩的内史司马欣去咸阳向皇帝亲自述职,目的是想当面请教一下皇帝的真实想法,再打听一下李斯丞相的近况,看看这些指责和不信任是否都是出自皇帝的本意,也就是说章邯已经怀疑这样的诏令可能是赵高发的。

  咸阳的国家监狱里,被囚禁的废相李斯正坐在地上发呆,他带着刑具,全身已经被打得遍体鳞伤了,看上去他的神情有点木然。牢房的面积不大,房间的墙壁上又黑又脏,地上有一些稻草,也已经散发出发霉的味道。门是生锈的铁框做的,铁框上面安放着一副坚固的大铁门,锁着锈迹斑斑的大铁锁,墙角下不时地窜出几只活奔乱跳的鼠辈。李斯两眼无神地望着它们,发出了凄然的苦笑。他对老鼠情有独钟,这时他想起了一段往事,也是他当年的一个感慨:

  李斯年轻时在家乡上蔡县担任小吏,有一次他看见茅厕里的老鼠在吃x物,老鼠看见有人或狗走近时,就恐慌奔窜,非常害怕。可是李斯后来又在官仓里看到一些硕鼠时,情况却大不同了,那些老鼠爬在大粮堆上坦然大吃,还根本不把人或别的东西放在眼里,住的地方既干净又舒坦,还无忧无虑的样子。李斯就将这两处的老鼠作了一个比较,就非常感慨地说了一句影响后世野心家们的话,他说:“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并不重要,就看他所处的位置罢了!”意思是一个人有无才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李斯正是因为从老鼠的身上得到了启示,他后来就发奋学习,研究法家的治术,又师从大学问家荀况,学习x王之道。学成后便出仕到秦国,后来就得到了秦王的器重,官是越做越大,竟然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此生也真没有虚度啊!可是现在……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李斯的回忆,他抬头看时,只见三名身强力壮的狱卒走来了,并且打开了铁锁后走了进来。其中一个长相凶巴巴的家伙就冲着他大呼小叫:“我奉命来审讯你,你是不是指使李由通贼,从实招来!”李斯就大叫冤枉。狱卒却根本不加理会,大声吼道:“坐牢的谁不喊冤枉?”就让另外两名狱吏把他按倒,然后在身上猛抽了几十鞭子。一顿暴揍过后,李斯的脊背和屁股都已经被打开了花,一会儿就疼得昏死过去了。狱卒就让人端来一盆凉水泼在头上。李斯惊醒过来,喉咙里不停地呻吟,感到痛苦万分。狱卒们就冲着他再次吼叫了一番后,就上锁离开了。李斯心中悲痛不已,满面是泪。

  自从赵高向二世请示用鞭笞之刑后,这样的抽打对他来说就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在此后的一段时日里,李斯就莫名其妙地会遭到这样的鞭笞毒打,还要他交代罪证。可是李斯并没有通贼,他交代什么呢?等到最后一次被打之后,他就像是断气了一样,直到半夜里才被冻醒了。这时已经是深秋的天气,晚上非常冷了。李斯就打着冷颤,挣扎着爬到了窗户下面,他想看到一点光明,就慢慢地站起来身来,抬头望着星空,只见这晚的月亮确实很亮,但这无法照透世上的人心……李斯目光如炬,两手紧紧地握着窗前的护栏,他伫立良久,然后老泪纵横道:“哎,可悲啊!无道的君王!我多么后悔让你当上了皇帝,还为你出谋划策,真是愚蠢到家了啊!时至今日,还说我通贼,这是多么的荒谬啊!从前夏桀杀了关龙逢、商纣王杀了比干、吴王杀了伍子胥,这三位臣子难道都不忠心吗?可他们最终也不能幸免一死,正是因为所事奉的君王无道啊!想想我的能力还比不上他们这三位,而二世的无情寡义和昏聩狭隘又远远地超过了他们,没想到我也要为忠君而死了!想想胡亥这小子篡位后,他丧心病狂地杀害了多少人?又穷奢极侈地为自己建造了多少高大宽敞的宫室,还不顾道义和廉耻,大肆向百姓征收赋税。我曾经对这种丧失民心的举措拼死劝谏,可是那个糊涂蛋就是不听。古代的圣王贤君们哪位不是一日三餐有节制,出行车马有定数,宫殿和居室有限度,就是他们所颁布的法令和制度也都要顺从民众的心愿,即使君王的举措有了过失,大臣们也有权利要求他们改正。只有忠臣良将替君分忧,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啊!可是今天的这位却不是这样,他做的事情太不得人心了,不然怎么能激起天下所有人的反抗?我知道反叛的人数已经遍及全国,叛军也快要打到咸阳,可是这位糊涂蛋却浑然不知,反而继续听信奸贼的话继续乱搞。他们如此对待军国大事,国家岂能长久?我一定要等到山东的叛军攻进咸阳的那一天啊!我一定要目睹山东的叛军是怎样打进咸阳城的!嘿嘿!……到那时,整座咸阳城将会成为麋鹿们栖息的场所啊!上苍!……”李斯说完,心如刀绞,就身不由己地倒下去了,他继续卷缩在那片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显得孤独无助,凄惨无比。

  这就是报应,李斯如果心中无私,当初名正言顺地辅佐扶苏登上帝位,就凭他的辅佐之功和扶苏的贤孝仁义之心,他也不会失去今日的荣华富贵。可是他多心了,他担心自己从此无法继续处在权力的最高层,就与赵高合伙害死了贤孝仁慈的长公子扶苏,还有蒙恬、蒙毅,以及始皇帝的所有王子、公主们,这哪是二世的不辩真奸,这分明是那些死去的无数冤魂在报仇、申冤、讨债,后世的人们也应该牢记害人者和与虎谋皮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司马欣来到咸阳,打听不到皇帝的住所,又来到李斯的家里。可是他刚一走到大门口,就发现府门已经被查封了。司马欣是武将,在战场上厮杀惯了,见此情况心中大怒,就想撞开府门进去看个究竟。可是当他破门而入时,却发现里面是一片狼藉,很显然已经被抄了家。司马欣感到大事不妙,自己闯祸了,就赶紧走了出来。这时门外已经有人告诉他:“郎中令要见将军。”司马欣就问:“李丞相去了哪里?”那人道:“丞相指使儿子李由谋反,已经下狱。你身为外将,不知轻重,怎敢擅闯禁地?”司马欣大惊地问:“李丞相怎么可能谋反呢?怕是你们弄错了吧!”那人就喝斥道:“大胆,这是朝廷之事,你怎敢怀疑?”司马欣就不敢再说什么,只好跟着那个人来到了司马门旁边的值班室里。那人就让司马欣在此等候,还让卫兵们小心地看着他,然后就走了。司马欣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有人来传唤他,就有种不祥的预感。原来赵高已经把章邯的家人都抓了起来,他想以此来威胁章邯。赵高又怕走漏了消息,就派人把司马欣带到这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就是不让他再到处乱跑。

  而此时的赵高在干什么呢?原来他正和二世在一起。这一次二世不知怎么了,他又想起了李斯,就对身边的人说,他还要派人去复审李斯,一定不能冤枉了丞相,因为李斯确实功劳很大。可是这些人都被赵高收买了,他们早就把这话报告了赵高。赵高听说二世对他不放心,还要派专人去复审李斯,就赶紧派人再去审讯李斯。这些人就冒称是从宫里来的,说是奉诏复审李斯。李斯听了这话,心里很高兴,认为这下可能要澄清冤屈了,就如实地向审讯的官员作了汇报,说自己并没有怂恿李由造反,前面的供词全都是郎中令赵高屈打成招,李斯就强烈地要求官员,把这些实情向皇帝奏明,为他申冤。可是审讯结束后,谁知官员又将李斯一顿暴揍。李斯感到莫名其妙,只好大叫:“冤枉!”可是越是喊冤枉,就越被打得厉害。结果一百鞭子下来,李斯又被打死过去。狱卒又用水泼醒李斯,喝斥他为什么不说实话。李斯疼痛难忍,就只好改口道:“自己是楚人,因为念及乡党才和楚人私通!自己也曾经怂恿过儿子李由,叫他不要和楚人为敌。”狱卒听了这话才罢手了,就对李斯道:“你记住,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人问你,你就这样回答,就不会有人打你了!”李斯只好答应了下来。爪牙们就让李斯画了押,然后才离去。前人有诗哀叹道:

  严刑峻法任君施,祸报临头悔已迟。

  家族将夷犹惜死,桁杨况味请先知。

  当天晚上,赵高担心李斯还要翻供,就又指使一个官员连夜去密访,谎称是以前被李斯救助过的家奴,特来看望主人。李斯也想不起自己什么时候帮助过他,认为是天命不绝,便鼓足气力,挥泪写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奏章,内容是:

  罪臣担任丞相,治理国家已经三十年了。先帝的时候,秦国的土地不过千里,军队也只有几十万人,臣下竭尽微薄之力,谨慎地奉行诏令,对外暗中派遣谋士,给他们大量的金银珠宝去游说诸侯;同时对内加紧操练军队,整顿政治,教化民众,任用勇猛善战的才士做官,还尊崇有功之臣,提高爵位和俸禄,所以最终征服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先帝做了始皇帝,这是臣的第一条罪状。建国之初,虽说秦国土地宽广,可是臣又担心南北少数民族的侵扰,于是也同意先帝派兵驱逐匈奴,平定百越,使秦国更加强大,疆域北起阴山,南到大海,这是臣的第二条罪状。建国之后,又重贤用能,尊崇秦国的有功之臣,提高他们的爵位,使君臣关系更加亲密,这是臣的第三条罪状。又帮助先帝确立了社稷的祭奠,修明了宗庙的奉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来昭彰君上的贤能,这是臣的第四条罪状。臣又改定器物徽识和纹饰的款式,统一了度量衡,制定了律令和礼乐制度,还规定了文字的标准与写法,发展了秦国的文化,这是臣的第五条罪状。臣还建议先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高速大道,改进交通道路,又营建咸阳,使得三百里的秦川大地上,宫殿林立,琼楼覆盖,宛如人间的天堂,这显示了君上的得志,这是臣的第六条罪状。臣还建议君上放宽刑法,减轻人民的赋税,来满足君上深得人心的愿望,使得君上得到万民拥戴,至死不忘隆恩,这是臣的第七条罪状。像李斯这样的臣子,犯的罪过实在是太多了,件件都是死罪啊!可陛下一向宠幸我,才使我苟活到今天。臣李斯百拜奉上!

  李斯写完奏章,狠命咬破手指,在上面滴上殷红的血迹,表示是泣血上书,赤胆忠心的意思。然后对此人千叮咛万嘱咐,请他一定要亲手交给二世皇帝。那人就答应着把奏书揣走了。李斯此时已是古稀之人,因为心力交瘁,突然一阵眩晕,再次昏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