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一百六十三章 渡漳水破釜沉舟

《英雄问鼎》第一百六十三章 渡漳水破釜沉舟

作者:任淮浦 字数:3191 书籍:英雄问鼎

  军士来到安阳向亚父报告了情况,这时项羽也已经夺下了邯郸,得到了一些粮食。亚父于是下令全军起程,从殷虚过了洹河,在邺县与项羽会合。亚夫又讲了陈余愿意提供船筏和粮食的事情。项羽听了自然很是高兴。此时楚军士气高昂,求战心切。项羽道:“现在虽然有了粮食,可最多也够十天食用,而我军一旦过河,就必须与秦军开战,决不能拖延。”

  忽报陈余的使者到。项羽立即召见。使者说赵军已经收集到了数百艘船只,等候楚军过河。项羽听说陈余把渡船都准备好了,就聚众道:“将士们,我们奉怀王之令前来救赵,可惜宋义狗贼畏敌不前,白白耽误了四十多天。我们现在就可以打过漳河,你们有没有信心?”将士们异口同声道:“打到巨鹿,与秦决战!打到巨鹿,与秦决战!”项羽又问使者,燕、齐等国的军队驻扎在什么地方。赵国的使者就哀叹道:“上将军,您甭提他们了,我们的陈将军和他们相约去攻打王离,可是战斗才刚刚开始,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就跑得无影无踪,结果赵军一败涂地。现在只能靠您啦,陈将军再三请求您尽快过河,否则王离若是再发动进攻,赵国怕是就不复存在啦!”说罢竟然跪地大哭。项羽安慰道:“你不要悲伤,我项羽发誓要救援赵国,现在就起兵。”于是让使者先回去,告诉陈余将所有的渡船全部划到南岸等候。使者立即走了。项羽就下令楚军沿着漳河南岸向北急速前进。

  章邯在棘原得知项羽杀了宋义而自代,率领二十万楚军前来救赵,心中已是忐忑不安。忽然探马来报,说项羽又攻占了邯郸城,将那里存放的粮食全部抢走了。章邯听了报告,心中更加焦虑,急忙召集部众商议。董翳道:“项羽抢粮,说明他们无粮,没有粮食的军队怎么能够打仗?现在虽然各路诸侯都派兵前来,但他们各怀鬼胎,实属乌合,所以不敢前来交战。而楚军虽然剽悍,但他们千里而来,再加上粮草供给不上,项羽也决不会马上开战。”章邯沉吟道:“不对,楚军正因为缺粮,他们才一心想着速战速决。我判断楚军一旦到了河北,必然会先发制人。”司马欣道:“我军勇敢的势头并不比楚军差,如果他们想速战速决,我们就坚壁清野,坚守不战。如此时日长了,他们就会不战自乱。那时我们大举出击,就一定能够打败项羽!”章邯于是听从了司马欣的建议,就派兵沿河巡视,监视楚军,再派章平率领五万秦军保卫甬道,防止楚军截粮。

  楚军沿河北进,来到邯郸郡北端,对岸就已经是巨鹿郡,过了河大约前行六七十里,就会到达巨鹿城下。这时,陈余已经将渡船全部划到了南岸。章邯得到报告,就派秦军前来骚扰。赵军拼死战斗,保护船只。项羽看见一河的帆船全都划了过来,就命令楚军立即过河。范增道:“敌众我寡,我军粮草又匮乏,一旦过河,就要向秦军发起进攻,否则章邯和王离两路攻来,我们将会顾此失彼。”项羽道:“您的分析非常正确,我过河后自有道理。”这时英布也已经来到了对岸接应,并且派来了军士汇报情况。项羽就命令英布在北岸拦截秦军,确保楚军的安全。

  黄昏之时,项羽来到了漳水河边,就是现在的曲周与丘县之间的地方。他观望河水,但见茫茫水天一色,就道:“风萧萧兮漳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有人道:“上将军为何说不复还?况且荆轲当年过的并不是漳水啊?”项羽大笑道:“可我眼前的是漳水而非易水。不复还,是说我们破了秦军,就要进攻咸阳,再不从这里返回了。不过今天我也才明白,荆轲君当年赴死的决心是何等的坚定,他只身仗剑入秦,深入虎穴,才是真正的英雄啊!”范增道:“我听说‘明主能消除危险而制止事变,良将能考虑周全而稳操胜算。’荆轲虽然有赴死的决心,可惜武艺不精,致使雄图破灭,只落得一个千古的虚名啊!一个伟大的英雄想要成就伟大的功业,就必须先考虑成功的条件,一定要做到有谋在先,坚决不能干冒险的事情。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伟大的事业常由伟大的人物来完成,那些伟大的人物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在天地间干出了一番常人无法办到的事情。贤侄虽然仰慕荆轲,但我不知道你的决心如何?”项羽就慷慨激昂地表示:“我的决心必然要超过荆珂君,可我不想和秦军同归于尽,我一定要完成武信君未竟的事业,定要推翻残暴的秦国!”

  范增听了项羽的话,也激动道:“你有这样的信念,破秦就有了希望。可我深虑的是粮食,虽然陈余让我们到赵国就食,可假如过河攻击秦军失利了怎么办?”项羽就坚定道:“那就退回河南,重整旗鼓,再与秦军决战!”范增听了这话,摇头道:“如果是这样,反秦的事业将会付之东流啊!”项羽大惊失色,忙问应该怎么办。范增道:“章邯和王离的军队号称百万,虽说是虚张声势,但估计也有三、四十万,而我军的人数远远比不上他们,联军又怯战,因此我军绝不能打持久战。如果稍有不慎,全盘皆输!”项羽怒视对岸,斩钉截铁道:“我誓与秦军决一死战,决不能败在秦人之手,否则怎能报项家之仇?”范增道:“你既有此决心,可是全体将士有没有拼死一战的决心啊?这才是关键!假如我军过河后战斗失利,仓促之间又无法退过此河,那样不仅救不下赵国,我们自身也有覆没的危险,这个结局你想过没有?”项羽沉思片刻,胸有成竹道:“亚父的意思我懂了,请您放心,侄儿决不会败还此地。过河后我自有道理!”范增看着意志坚定的项羽,心里虽然放心了,但还是有点顾虑。

  这时项羽就命令两名传令官骑上马,分别沿河向两个方向传达命令:“每个队的队长组织上船,次序不能乱,若有抢渡者,立斩!”楚军听到命令,就排成队伍。一会儿,赵军的船只已经全部停稳了,楚军就一队接一队,一船连一船地按照前后顺序过河,纹丝不乱。一时间,只见大小船只塞满了宽阔的河面,楚军抢渡漳河。

  就在楚军渡河的时候,章邯率领的军队突然杀到,并且向楚军发起了进攻。就在这个紧急关头,英布和蒲将早就在北岸做好了阻击的准备,二人就勇敢地冲进了秦军的阵地,阻挡秦军。那些已经过了河的楚军也立即上岸参加了战斗。章邯害怕项羽上岸杀来,就在远处指挥。这样赵军就安全地来回摆渡,护送楚军过河。

  天亮后,当太阳升起时,大半的楚军已经过河完毕,剩下的后勤部队还在来回摆渡。这时项羽和范增也已经过了河。章邯探知项羽上岸了,就率领秦军退到棘原的大营去了。直到中午,楚军全部过河完毕。项羽就站在岸边的一片高地上,先将楚军排成大型的方阵,然后做出了一个令后人们都震惊的决定:他下令把所有的锅釜全部击碎,将所有的渡船全部凿沉,还把营账和多余的粮食也全部烧掉了。每个人只准带三天的干粮。命令传达到了各军营,全体将士纷纷抗议,坚决不执行命令,并且质问为什么要破釜沉舟,还说如果战斗失利了,楚军拿什么渡河逃生。不过只有范增却不停地点头,对项羽的这一决定深表赞同。项羽就对大家解释道:“我军此去,只有决一死战,不抱任何战败了再退回来的想法!”军士们就嚷嚷起来,他们都质疑破釜沉舟能否行得通,有人还愤怒地指责上将军的这一做法不符合常规,要他收回将令。

  项羽于是再一次向全体将士宣布道:“将士们,你们知道吗?从前秦穆公有一个有名的将军,名叫孟明视,他曾经奉命讨伐晋国。可是晋国当时非常强大,秦国的军士都有恐惧的心理,孟明视也非常清楚。当他率领他的军队过了大河之后,便下令把所有渡船全部焚毁了。秦穆公问为什么要焚毁渡船。孟明视回答说:‘军队打仗靠的是勇气,秦军因为多次伐晋失败,士气已经没有了,只有打了胜仗,我们还怕回不了老家吗?’后来他率领秦军果然打败了晋军。现在,我们的军队和孟明视的军队一样,也惨遭过失败,诸侯的联军同样是谈秦色变。听说燕、齐等国的军队根本就不敢和秦军交战。今天我之所以破釜沉舟,就是效仿当年的孟明视,让全体将士树立必胜的信念:那就是打了胜仗楚军就不怕回不了家!眼前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获胜,不能失败!若是打了败仗,我们全部自裁,决不生还!”项羽说最后一句话时,故意拉的很长,且显得铿锵有力。全体将士听到了这话,刚才怯战的想法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项羽于是再次下令每个军营的队长执行他的命令。队长们还在犹豫,项羽就愤怒地吼道:“谁敢违令,立即斩首!”只这一声粗吼,风云都好像要变色了。队长们就赶紧执行命令。

  十几里的漳河岸边,顿时就响起了一阵叮叮当当的砸锅声、击釜声、凿船声,楚军将士把所有吃饭的家当全部捣毁,将所有的渡船全部凿沉,还将一些炊具、营账、器械等物放在一起焚烧。漳河岸边,顿时烧起了一堆堆大火,一股股烟柱直冲云天。每位将士只带了三天的干粮。那些前来接应的赵军看到楚军的气势,也都深深地震撼了,他们情不自禁地高呼:“项将军!项将军!……”呼声高昂,声震云霄。当所有的声响停止后,项羽就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奋然跃上了乌骓,又来到前沿阵地,然后剑指西北方,慨然下令道:“将士们,前进!”范亚父看着无所畏惧的项羽,也激动得一边行军,一边抹泪。有《过漳水》诗叹道:

  白草寒沙回雁头,千帆过尽已沉舟。

  倚天剑断湍流急,号令云崩大地愁。

  士气应吞秦日月,川原终属赵家州。

  将军此去真名世,宋义盖棺千古羞。

  项羽破釜沉舟,自断归路,向全军将士表明了战死的决心。大家为此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此时人人同仇敌忾,个个奋不顾身,他们向巨鹿方向疾驰猛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