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一百六十二章 显本事先锋踹营

《英雄问鼎》第一百六十二章 显本事先锋踹营

作者:任淮浦 字数:5084 书籍:英雄问鼎

  楚军在安阳邑停滞不前,诸侯的军队也停下观望。现在项羽杀了宋义北上的消息传遍各国,各国也都纷纷派出军队开赴河北。燕国派臧荼为将,率军六万南下。齐国的田荣听说项羽杀了宋义自代为上将军,还派人杀了相齐的宋襄,本不想再救巨鹿。田横就对田荣道:“我们以前未能攻秦而与项氏有了隔阂,现在公然不去救赵,这势必会失去楚、赵两国的邦交,也会引起诸侯的非议。”田荣想了一个晚上,就派上将田都率军五万开赴河北。魏国的魏豹和x国的丁礼也率军前往。

  陈余战败后,逃到太行山下,把失散的士兵收编起来。后又听说张敖在代地也收编了一支人马,就和他取得联系,两人就合兵一处,约有五万军队。他们与各国的救援部队一起来到巨鹿城北安营扎寨,联军共有二十万之众。

  项羽率领楚军来到白马,赶走了守卫渡口的秦军,从白马津渡过黄河,来到了河内郡北部的安阳县。此时楚军的军粮已经被宋义消耗殆尽,项羽就派人到附近各地搜寻粮食。可是派去的军士都回来说:“这里的人大多都是从邯郸迁移而来,百姓流离失所,无粮可征。”前往邯郸的军士又来报告说:“章邯从四处收集的粮草都运往棘原,只有少数粮食存放在邯郸城内。”亚父道:“邯郸城已经被章邯毁坏,城中百姓全部迁走了,不如派一支先锋部队绕到巨鹿,一来打探虚实,二来分散邯郸守军的注意力,再派一支军队突袭城池,只要得到一点粮食,就能解决燃眉之急。”项羽表示赞同,道:“亚父的这个办法很好,攻打邯郸应该由我来完成。”项羽就对众将道:“你们谁愿意担任先锋?”英布和蒲将挺身而出道:“我二人从前常在武信君的帐前担任先锋,现在也不想落后,愿意率军前往!”项羽高兴道:“二位将军真是楚国的勇士!你们到达河北后,把道路、河流、桥梁、关卡等关键的东西画成地图派人送给我。等我夺下邯郸城后,就立即率领大军接应你们。不过你们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也不要硬拼,应该退回来与我商议。”英、蒲二人就接受了任务,挑选了二万精锐,大张旗鼓地向巨鹿方向去了。项羽又让亚父坐镇安阳,自己只挑选了五千名骑兵,让钟离昧和季布跟随,从邺县过了漳水,径直袭击邯郸城。

  王离被沛公和彭越的联军打败后逃到濮阳,见无兵可守,就派人向朝廷报告。赵高得知王离战败,又怕秦军打不过诸侯的军队,只好让王离原回巨鹿指挥长城军。王离就和涉间驰往河北,来到棘原见到章邯,把战败的经过向他叙述了一遍。章邯道:“王将军虽然败了,但这并不是您的过错。现在诸侯的军队纷纷来到河北救赵,我已经向朝廷讲明了形势,将军也应该尽快回到巨鹿去指挥攻城。如果您能攻下赵国,诸侯的军队就会不战自退。到那时,将军进攻燕国,我去平定齐国,然后合力扫荡楚国,天下就会重新安定。”王离道:“将军言之有理。可长城军从北疆远道而来,军中无粮,怎么办?”章邯当即表示:“这个不难,我们都是为国家出力,还愁没有粮食吗?”于是走到地图前,指着地图说:“我现在立即派兵从滏阳河到巨鹿修建一条长长的甬道,给将军的营中运送物资,保证长城军有饭吃,另外你我今后就向外宣称,巨鹿城下有百万秦军,你看如何?”王离心领神会,道:“兵不厌诈,好主意!”就再次谢过章邯,然后回到巨鹿去了。

  巨鹿城下,苏角等将领听说主帅回来了,都欢呼雀跃。王离回到营中,忙问攻城的情况。原来自从王离走后,将士们士气低落,再加上军中缺粮,虽然多次向巨鹿发起进攻,但都无济于事。王离又问别国的情况。苏角报告说:“陈余和张敖在巨鹿城北扎营,燕、齐、韩、魏的军队在东北方扎营,他们连营数十里,规模非常宏大,不过谁都不敢出战,只是作壁上观,各保实力,看来都是乌合之众。”王离道:“暂且围城,大家不用着急。章邯将军已经派人修筑甬道向我们运粮了,朝廷又有新的指示:还要从北方调军,我们就说有百万大军围城,以此震慑诸侯。等甬道修通之时,我们就可以全力攻城啦。”众将一片欢呼,齐声高喊:“必胜!必胜!……”随后王离又将自己的军营驻扎在巨鹿城的东北角上,与联军的军营遥遥对峙。

  英布和蒲将率领先锋部队,从邺县渡过漳水,直奔巨鹿。他们在半路上看见一群群百姓往南奔窜,就拦住了几个问为什么要逃走。百姓回答:“这里将有一场恶战,赵国就要完蛋了,我们害怕秦军报复,就跑远点去避祸。”英布道:“你们不用害怕,我们是楚国的兵马,现在就去解巨鹿之围,赵国不会完蛋。”几个胆大的百姓就问:“将军带来多少兵马?”英布说两万精兵。百姓听了嘲笑道:“你们楚人真是不知道秦人的厉害啊!不要说是两万,就是二十万也救不了赵国,你们赶快回去吧,走晚了就见不到你们的娘啦!”英布大怒道:“我是番阳黥布,特来和秦军决战!你一介草民,为什么如此藐视我?”百姓委屈道:“我不是藐视将军,只因为救赵的兵马很多,陈余和张敖也在,他们的兵马听说有二、三十万,但也只能远远地观望,根本不敢和秦军见面,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英布说不知道。百姓道:“听说秦军有一百万,而你们只有区区两万人,怎么能与虎狼之师对阵?最近听说秦国又从北方调军,秦国源源不断的从关内调人,巨鹿城危在旦夕,章邯又率领几十万秦军驻守在棘原,你们根本不是对手,还是快点回去吧,不要再白白去送死了!”英布一听这话,怒发冲冠,吼道:“你们这些玩意竟然如此小看人!今天必须给我带路,我要亲自和秦军打一仗,让你们看看我的本事!”百姓想逃走。英布就让军士抓住威胁道:“不带路就杀了你们!”百姓只好作向导,就领着楚军就向巨鹿方向走来。

  巨鹿城头,赵军个个衣衫单薄,满身霜雪,瑟瑟发抖,大家还拿着冰冷的武器站在城头上严密地注视着秦军。这样的时日已经延续了很长时间了,这些守城的赵军在饥寒交迫中坚守着阵地,而老百姓则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供他们吃,自己只能吃一些杂粮和树皮之类的东西。一天张耳巡完城池,发现秦军与日俱增,就回去报告赵王。赵王就召来负责星象的官员甘公说:“你口口声声说诸侯的军队能够解除巨鹿之围,可是现在秦军越围越多,已经围了这么长的时间,为什么不见有人来救?”甘公回答道:“大王不用着急,臣昨夜仰观乾象,看见天空的正中有‘枉失’出现,并且向西方飞流而去,这说明诸侯的军队一定能够战胜秦国的军队,并且能用武力征服秦国,请大王拭目以待!”赵王听了这话,心中略感慰籍,就问丞相:“你和陈余不是莫逆之交吗?为什么接二连三地催促他率兵来救,他却按兵不动?”张耳吞吞吐吐,不知说什么才好。

  英、蒲二人沿着漳水北岸,绕过邯郸城到达巨鹿城下。他们远远地望见秦国的军营一座连着一座,把巨鹿城包围得铁桶一般,二人不禁倒嘘一口冷气。英布低声对蒲将道:“我被这几个百姓耻笑,一时愤怒,才驱赶他们来到这里。现在不大战一场,就真的被他们耻笑了,可我担心敌众我寡,弄不好挫动了锐气,怎么向上将军交待?”蒲将道:“我听说古时候打仗,勇士们都要单枪匹马地闯入敌阵踹营,体现挑战者的勇气。现在让军士后退,我二人冲到秦军的营寨,横冲直撞一番,再砍下几颗人头,就说是王离的脑袋,百姓能不相信吗?”英布笑道:“你说的太好了。”于是安排十几名牙将撑旗,大队退后。赵国的百姓以为英布胆怯,就笑道:“将军,早知道你们临阵退却,何必来此!”英布笑道:“我俩单枪匹马杀进去,砍下王离的脑袋让你们看!”这几个百姓听了都忍不住嗤嗤地笑出声来。

  二人于是站在高阜处辽望了一会儿,见秦军两座军营的空隙处,守卫的军士比较少,二人就挥舞兵器,直冲下来,一直来到秦军营前,将鹿角挑开,冲了进去,口中大叫:“楚国先锋英布、蒲将前来踹营了!”说完径直杀入敌阵,见人就刺,逢头就剁,一连刺杀数十人,还挑翻了三辆战车,杀到东门吊桥边,对城上的赵军大叫:“我俩是救援你们的楚国先锋,快快打开城门随我二人杀出去!”城上的赵军慌忙报告张耳,张耳见两个冒失鬼叫门,哪里敢开。这时吴铭和王昂已经闻讯赶来。英布一看不妙,就与蒲将返身杀回。他们在回来的路上又斩了十几员牙将和数十名秦军,只杀得秦军人仰马翻,透围而出。黥布提着一颗秦将的头颅扔到百姓的面前,说:“王离的脑袋在此!”百姓哪里认得王离,吓得魂不附体,就道:“二位果真是好汉,我们一定宣传将军的神威。现在你就把我们当屁放了吧,我们再也不敢小看你们楚人了!”英布就笑着把他们放了。

  百姓走后,二人商议道:“现在虽然踹了敌营,但是还不知道城中的情况,怎么向上将军和亚父报告?”二人就决定再次杀进去,并且叫出一员赵将,才能知道城中的具体情况。于是便再次冲入敌阵,口中大叫:“楚国先锋又来踹营了,快快叫王离出来送死!”二人径直杀到城下,对着城上大叫:“我俩是楚国先锋,今奉项将军之命前来解围,快快派人出来联络!”赵王和张耳早就在城头上注视他们,就赶紧派副将军夏说出城。夏说出了城,过了吊桥和二人相见。这时秦军已经从四面围了上来,吴铭和王昂也再次赶到。三人就立即迎战,吴铭和王昂奋力追赶,英布与蒲将各拦一人厮杀,战了十几个回合,且战且走,退出了秦营。

  三人来到楚营,英布问赵将叫什么名子。赵将回答:“我是赵王帐前的副将军夏说,奉命来和二位将军联络。”英布就问城中的情况。夏说悲戚道:“城中的粮草全部吃完,百姓饿死的很多,秦军若是再度攻城,城池就保不住啦!”英布大义凛然道:“楚军来了必破王离,何惧之有?”夏说就问二位将军带来多少人马。英布伸出两个手指头说:“两万。”夏说听说只有两万人,大失所望道:“唉!赵国可是完了啊!”英布问为什么。夏说回答:“区区两万人,怎能和王离交战?燕、齐等国的援军有二十万都不敢靠近,何况你们!”英布变色道:“我再去闯一番秦军的大营,若是撞上王离,先将他结果了,看你还小瞧人!”说罢就愤怒地出营了,他再次杀进秦营,口中大叫:“楚国先锋英布又来踹营了,快快叫王离出来送死!”蒲将也急忙跟了前去,二人就向左面的军营杀来。这时王离已经得到报告,说楚将又来踹营,就率领吴铭、王昂、王肃、郭成四将前来应战。英布见王离率众杀到,就向右面的军营杀来。右营中都是军士,怎么能抵挡得了。二人就把他们杀得人仰马翻,直从营中透围而出。原来各国救援的部队都不敢和王离交战,王离也没有把楚军放在心上。现在听说楚将也居然敢来踹营,就杀了出来。可是当他们追出来的时候,英布和蒲将已经跑远了。王离对大家道:“这是楚军的两个冒失鬼,不足为虑。燕、齐的兵马都不敢来交战,何况他们!”于是吩咐大家守好营寨,若再有叛将闯入,格杀勿论。

  英布和蒲将杀出来后就对夏说道:“你看我俩的武艺如何?”夏说大加佩服地说:“二位英雄三进三出,杀得秦军人仰马翻,果然武功超群,简直就是颍考叔和瑕叔盈在世啊!”三人说着来到楚营,英布这才告诉夏说,说楚国大军已经到达安阳,他二人只是先锋。夏说这才高兴了,就详细地把巨鹿的情况告诉了英布,并且请求楚军全部渡过漳河来与王离决战。英布就把走过的道路画成图本,派军士向上将军送去。夏说又去和陈余联络。

  夏说来到陈余的军营,把楚将踹营的事情告诉了陈余。陈余心中惭愧,想到各路援军都已到达,如果不向王离发动一次进攻,今后还怎么见大王和丞相。于是就把夏说留在军中,又派人请来诸侯的将领,请求臧荼和田都等一起出兵。诸侯的将领都害怕不敢出战。陈余道:“巨鹿城危在旦夕,我陈余请求诸位一起去攻打王离,我誓与王离决一死战,如果老天爷不亡赵国,我就是死也愿意啊!”臧荼和田都被逼无奈,只得答应出兵。陈余于是集合队伍,让张敖和夏说同行,直逼王离的大营而来。大军快到秦营时,藏荼和田都要求陈余打头阵。陈余道:“我们是赵军,自然要打头阵。”陈余就率领所有的赵军来到秦军的营门前,将人马四散摆开,左边张敖,右边夏说。

  王离正在商议事情,忽报陈余前来挑战,便率领一班将领杀出营来,涉间和孟防在左,苏角和韩章在右。两军对圆。王离在门旗下扬鞭大骂:“陈余小子,以前始皇帝悬赏一千两黄金和五百两黄金分别要张耳和你的首级,现在看来先帝早有预料,你们果真反叛,真是大逆不道!可你想过没有,你跟着赵歇就好像是一群游魂跟着野鬼,赵歇和张耳已经在我的掌握之中,早晚要被活捉。你现在马上投降,还能避免灭族之祸!”陈余呸道:“暴秦无道,灭人之国,夺人之家,此仇不共戴天!苍天有眼,如今赵国在亡国的废墟上终于又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才使赵国的国祚得以延续。虽然新建的赵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是各国的救援队伍都已陆续到达,你们必将死无葬身之地!想想秦国作孽多端,它的灭亡就在眼前,你还是向我投降吧?哈哈!”王离恼羞成怒,道:“你这个无名之辈,怎么能值五百两黄金,先帝真是高估了你,我先将你碎尸万段!”陈余也不甘示弱,大骂道:“做将军的到了第三代就会横遭奇祸!你们的先人征伐六国,杀人如麻,这个恶报一定要应在你的身上!”王离大怒,喝令军士擂鼓助威,亲自来捉陈余。

  陈余也挺起长戈,杀出阵来。谁料苏角和涉间也从两侧杀出。张敖和夏说看见,急忙拍马应战,双方就在阵前大杀一场。战不多时,张敖和夏说大败而逃。陈余见势不妙,也虚晃一刺,转身就跑。赵军看见主帅败了,也跟着逃跑,陈余就率领赵军径直向燕、齐的军营跑来,准备寻求保护。可是陈余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燕、齐的军队早就逃得无影无踪了。陈余见友军跑得比兔子还快,就在马上大放悲声,只好向自己的军营逃去。王离追了一会儿,见联军不堪一击,便收兵回营。

  陈余败回营寨,张敖和夏说也回来了,大家都不同程度的受了伤,陈余十分懊恼。忽然探马来报,说藏荼和田都率领军队回国了。陈余气得差一点儿晕倒,跺着脚叹道:“四国联军未曾交战,就落荒而逃,为什么如此懦弱?现在谁来解救赵国啊?以前我与丞相发誓:欲成大业,就要同生死共患难。我们苦苦等待了十几年,终于等来了机会,可是赵国又遭李良之祸,使新兴的国家元气大伤,自从新王即位,我七万大军在恒山战败。现在大王和丞相困在城中已两月有余,而我始终无法解救他们!我……我真是没用啊!深以为憾,深以为憾,我陈余对不起大王,也对不起丞相啊!”说罢泪流满面。

  夏说劝道:“将军不必烦恼,楚将项羽已经到了河北,您若与他联络,巨鹿之围可以解除。”陈余道:“我已经派人催促了好多次,可楚军迟迟不到,想必也是不敢和王离交战啊?”夏说道:“不是这样,以前的楚军上将军是宋义,只因慢军不进,已经被项羽杀了,现在项羽自代为上将军。项羽是项梁的侄儿,此人勇冠三军,曾经大战东阿,解了东阿之围。现在来到河北,一定能够解除巨鹿之围啊!”正在说话间,探马又报,说楚军已经到了安阳。陈余大喜道:“只要楚军全部渡过漳水,我愿意提供所有的船筏和粮食。”就立即派人去和项羽联络,并且催促楚军尽快过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