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问鼎 第一百二十章 沛公半路逢隐沦

《英雄问鼎》第一百二十章 沛公半路逢隐沦

作者:任淮浦 字数:4113 书籍:英雄问鼎

  秦嘉率军来夺泗水,很快拿下了相县。可是他担心章邯会打来,就派使者到临济来斡旋,准备和魏国结成同盟。魏王就和陈平商议,陈平分析了形势后道:“现在魏、齐、燕、赵、楚等国纷纷独立,我们的目的是消灭秦军,而张楚王刚刚战败,秦嘉就立景驹做楚王,这一定不得人心,况且项梁也起兵了,我听说项梁是项燕的儿子,以他的名望,岂能臣服景驹?我们应该先派使者到楚国去打探一下再做决定。”魏王就派了一个使臣跟随楚使到留城去了。

  这个时候,因为假王吴广,还有三川、颍川、陈郡各地的张楚军队被章邯打败后,他们害怕秦国人报复,就全部跑到距离最近的魏国去避难。这时魏王咎正用陈平把魏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而大量楚军的涌入,就使得魏国的力量异军突起,军队的数量竟然达到了二十万之众。魏王非常高兴,就问陈平应该怎么对付秦军。陈平就建议让魏王的弟弟魏豹担任大将军,柏直为副将军,率领十万军队守卫外黄城;申徒武蒲为主将,皇欣为副将,率领五万军队向西抵挡李由。消息传到大梁,李由把秦军全部撤回城中。魏国的百姓听说李由撤兵了,都齐声称颂说:“李由之所以不敢进攻临济城,都是魏王重用了陈平的原故啊!”

  章邯北上,先后占领了固陵和阳夏,就向东进兵,过柘县一直打到了栗县。忽然又传来消息,说陈城又被张楚王的部将占领了;秦嘉又揪出了一个叫景驹的人在郯城做了楚王;齐国又去攻打郯城,把景驹赶到了泗水郡的留县;刘邦和魏国人争夺丰邑;江东也有一支兵马过了淮河。总之楚地的局面非常混乱,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强敌,章邯就笑着说:“陈胜死了,东南各地群龙无首,贼们还会继续起内讧。现在张楚的残余全都跑到魏咎那里去避难,听说魏咎已经接纳了一、二十万叛卒,魏国又地处天下要冲,如果实力强大起来,就是第二个张楚国。魏咎要是脑子一热,再派一支军队进入三川郡,那么函谷关就又危险了。”众将都认为确实是这样。章邯经过深思熟虑,就决定派副将司马夷去攻打泗水郡,他备率领秦军北上去攻打魏国。

  这个司马夷,是章邯的一员得力大将,跟随章邯出关以来,经常能独当一面,因为作战勇敢,章邯就让他来攻打泗水郡。他这次率领两万步兵,五千骑兵,浩浩荡荡南下。芒县的楚军闻风而逃,泗水郡也震动了。早有探马飞报到相县,秦嘉就立即组织军队抵抗,他把几万人布防在城里,秦军来到城下就和他们对峙起来。

  司马夷进攻泗水郡的消息传到了沛县,萧何非常震惊,就立即来见沛公。可是沛公却推脱有病而不愿意见人。萧何大为疑惑,赶紧闯进来对沛公道:“现在秦国的大军马上要攻到了,而您忽然生病了,这可怎么办?”沛公道:“我最近因为思念母亲,常常做梦,心情也很烦躁,也不想再打仗!”萧何听了大惊道:“您如此lian母,怕不是大丈夫所为?现在探马来报,说章邯灭了张楚后,率领得胜之兵到了栗县。今日又听说章邯派副将司马夷前来进攻泗水郡。虽说前方有秦嘉的几万军队抵挡,可是秦嘉万一战败了,秦军就会直接到达沛县啊?”沛公就非常哀痛地说:“我不仅思念母亲,也为丰邑的父老担忧,现在我把指挥权交给你,况且当初我也不愿意担任沛令,就怕干不成事情,现在果然如此。你还是把重任担当起来,不然就趁秦军未至,先把弟兄们解散了,让大家各寻出路去吧!”

  萧何闻言大惊道:“沛公何出此言?我们已经起义了,岂可再回头?战场上的事业从来都是一矛一枪打拼出来的,打仗那有不受挫折的?况且我们为正义而战,为天下苍生而战。现在几百人的性命都掌握在您的手里,而您还说这种丧气话?如果起义半途而废,我们死了也没什么,只是几百弟兄的性命也都搭上了,而您还要遭到世人的非议,这就是你刘季的做事风格吗?您现在应该勇往直前,昔日的英雄气概也不知到哪里去了啊?”萧何这一番义正词严的话只数落得沛公无话可说了,沛公就犹豫道:“就算你有决心和信心,也不知弟兄们是怎样想的?”萧何就激动道:“弟兄们都想与秦军决一死战,无一人退缩,不然叫大家进来听他们怎么说?”沛公这才欢喜道:“刚才只是想试探一下,我岂有退缩之意?”萧何这才转忧为喜,就请沛公立即召见将领。沛公于是传令升堂。

  一会儿人都到齐了,沛公道:“弟兄们,秦国的兵马已经打到了泗水郡,距离这儿也不远啦!如果秦嘉在前方战败了,秦军就会直接进攻留城或者是沛县,可是现在丰邑还在魏人的手里,你们说应该怎么办?”话音未落,樊哙挺身而出道:“大哥,给我一支兵马,我先去夺回丰邑!”纪信等人也一齐道:“一定要夺回丰邑!”沛公却凝目皱眉,陷入了沉思。萧何道:“魏人想要的是地方,他们对那里的人民不一定想加害,真要夺回丰邑,就必须有数倍于敌的兵力才行,因此丰邑之围只有和平解决!”樊哙道:“二哥你说的容易,可我们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兵马呢?”萧何沉思道:“我们守着这座孤城,确实也不是长久之计。现在景驹在留城称立楚王,又离我们最近,若是到留城去借一支兵马来,丰邑就有救了!”沛公道:“我们和景驹素无交往,他怎肯借兵?”曹参也说:“听说张楚王bin败后,秦嘉不但不救援,反而还杀了张楚的将领,这种没有道义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萧何就语重心长地说:“此一时,彼一时。秦嘉虽然不仁不义,可眼下的楚地,也只有这个楚王才能够对付秦军。司马夷向泗水进兵,目的就是要先抓住这个楚王,然后就向沛县进兵。在此危急关头,我们不和景驹联合,还能靠谁啊?”沛公沉思良久,道:“二弟说的对极,现在若是不抓紧时间寻求外援,我们就是坐以待毙!”就同意了萧何的建议,说:“我们借到兵也罢,借不到兵也罢,必须到留城走一趟!”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次日,沛公就让周勃和纪信守卫沛县,他带上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还有三百名骑兵就向留县进发。这时已经是开春的季节,原野上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色。沛公等人就放开辔头在官道上驰骋,他们来到留县境内,又走了几十里路时,才放满了脚步。忽然从路边不远处的地埂上传来了一阵高亢的歌声。大家就驻足聆听,只听歌中唱道:

  白帝将亡兮赤帝来,天下干戈兮从此开;未用武兮已受困,只缘未遇兮擎天才!……

  樊哙听了歌,就奇怪道:“白帝将亡兮赤帝来,这赤帝是指谁?大哥以前在丰西泽斩杀过大莽蛇,有人说斩蛇的人就是赤帝子。现在有人唱这样的歌,不知何意?”萧何道:“歌中分明是说改朝换代的意思,还说赤帝的身边没有擎天之才啊,这难道说的真是沛公?想想我们从起兵到现在,始终没有闯出一片天地,不就是沛公身边缺乏辅佐的缘故吗?”沛公道:“此人定是山中的遗贤,我们何不前去问个明白,若是此人真懂拯救天下的道理,不妨就向他请教一番。”萧何说好。沛公就吩咐大家原地待命,他只和萧何朝着唱歌的那个人走了过来。

  二人来到歌者面前,发现是一位耄耋老人,此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身穿一件黄褐色的袍子,怀抱拂尘,飘逸不群。沛公就上前行礼道:“晚辈因为路过此地,又听到您老唱歌,歌中似乎有深意,故而冒昧前来叨扰,还望前辈不要见怪。”老者听了沛公的话,就笑呵呵地说:“人生的相逢遭际,都是随缘而定,有什么见怪?”沛公就问:“您老刚才唱的歌真是高深莫测,大有先知先觉的意思,晚辈我很想请教一番拯救天下的大道理,不知前辈可否愿意教导晚辈一番?”老者并不起身,还是笑呵呵地道:“老夫漂荡江湖多年,行无定踪,处处为家,什么事情都已经不关心啦,更何况是拯救天下的事情!我只是懂得一点占卜的雕虫小技,恐怕让贤侄失望了。”沛公就惊喜道:“前辈既然懂得占卜,晚辈却也要斗胆请求,您老能否为晚辈占卜一卦,看看能否言中我心中之事?”老者就大笑道:“卜者能通神啊!故而能对一切未知的事情明察秋毫,它可以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也可以俯察山川地理的优劣,更能知晓幽隐无形的人事,不知贤侄想问何事?”沛公就道:“自然是人事喽。”老者就用树枝在地上摆了一个卦,成形后喜道:“祝贺!祝贺!你所获非龙非螭,非虎非罴,他是辅佐帝王和霸主的大贤之才啊!”萧何听了竟然大吃一惊,就想上前问个明白。可谁知老者竟然立即起身了,然后将拂尘搭在肩膀上道:“大贤就在眼前,你一定要留心查访,千万不可错过喽?此人定能够做王者之师,王者之师。切记,切记啊!”就笑着离开了,然后又唱道:

  君不见亳门边,阿衡会晤二女言。虽然五fan才陛见,网开三面有德先。

  君不见渭水边,西伯游猎访大贤。谁说同车载寿翁,夷齐皆归西岐原。

  猰貐食人遍地血,十日曝地民膏干,后羿良弓今何在?久已不遇艳阳天。

  壮士悲吟风云会,拨乱反正还仁廉。十五年啊十五年,花开花落不由天。

  我本天涯流浪客,清风吹我入黄山。

  等到老者走远了,沛公就惊奇地问萧何:“他竟然很快就离去了,究竟是何人?”萧何道:“他必定是一位隐士啊?”沛公就想把他请回来做个谋士。萧何道:“不可,老先生已经明言:暴x即将结束,拨乱反正的人物,还有辅佐王霸的大贤也要出现了!”沛公就激动道:“刚才见你有话要说,这个卦辞究竟是什么意思?”萧何就道:“沛公,您可知道周文王在渭水访贤的故事?”沛公说:“听说过这个故事,这和今天的事情有什么关联吗?”萧何就高兴地说:“祝贺沛公,您要得到一位大贤才了!”沛公就惊讶地问:“此话怎讲?”萧何回答:“姜子牙未遇文王前,经常在渭水边垂钓,后来就遇到周文王。二人交谈后,文王就认为姜子牙是王者之师,就用车把他载回了西岐,拜为国师。文王在这次出游前,曾经占过一卦,得到的卦辞和今天这位前辈的卦辞一模一样啊!后来姜子牙帮助周武王成就了王业,武王就把齐国封给了他,也就是现在齐国的前身啊!”

  沛公就问:“何为王者之师?”萧何道:“所谓王者之师,就是有经天纬地之才,拯救苍生之仁,偷天换柱之谋,出神入鬼之计,是王辅,是帝师,比如像商朝的伊尹,周朝的吕望,还有后来的管仲、孙武、尉缭等辈都是王者之师啊。”沛公道:“这都是人中之杰,我不过是一介亭长,夺郡占县都是奢望,岂能得到这样的人物?他说的也未免太离谱了吧?况且当今之世,哪有此等人物?”萧何就笑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世上岂能没有高人?比如说要修建一个大房子,那些大梁和大栋在自家的小树林里是找不到的,可要是到深山老林里去找,难道就没有需要的栋和梁吗?”沛公听得心服口服,就大加赞赏道:“我也确实想得到这样的大才啊!如果真能得到像姜子牙一样的人物,我也要拜他为老师,若能成就一番功业,我也要将齐国封给他!”萧何就道:“恭喜沛公,贺喜沛公,卦辞上确实显示的是这个意思!”沛公听了虽然高兴,但还是觉得不大可能。

  三人就回到队伍中间,萧何把刚才的经过告诉了大家。曹、樊等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樊哙道:“大哥,说不定那老头儿就是个高人哩,我现在就把他追回来!”说罢就要上马去追。沛公急忙阻止。樊哙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四起,这老头儿一定知道谁是王者,谁是王者之师,既然知道,就该说清楚才对,不然大哥到哪里去找?”萧何道:“他只说要沛公留心寻访,也并没有说大才在哪里,你岂能造次?”沛公也失望道:“我们现在兵微将寡,就算是得到了高士,也不知道从哪儿去弄一点兵马啊?”萧何鼓舞道:“‘大风生于地而起于青苹之末。’我们已经有了几千人马,正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自古成大事者都要以人为本,沛公若是事事都能顺应民众的愿望,做一番安邦定国的事业,您的事情就一定会风生水起。现在秦国的刑法非常严厉,官吏有倒悬之急,百姓有累卵之患,人人都迫切地想要安定下来,沛公就要顺应这样的民心去做,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沛公听了萧何的话,就心领神会了,高兴地沉吟道:“天庭清明兮云霓藏,三光朗朗兮照四方。斥退蜥蜴兮进龟龙,策励谋臣兮保机衡。德配稷契兮恢唐功,可叹英俊兮不复生!”随后沛公的马队就继续沐着春日的阳光,踏在柔软的青草上面,就向前方急驰而去。

  有诗赞道:

  峥嵘岁月似飞镝,父老惓惓望义旗。

  复辟诸侯悲扰攘,斗鸡群丑叹嘘唏。

  鲲鹏自古举身早,英物从来出逆迟。

  不料借兵留地去,风云际会眼前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