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校门前有颗柿子树 第二章 初识

《学校门前有颗柿子树》第二章 初识

作者:洛安石 字数:2750 书籍:学校门前有颗柿子树

  奇怪,这横亘交叉的大马路到底那一条才是通往学校的路?每条路和记忆中千差万别,20年变化会不会太大了,一路打听,竟没人听过东尖小学这么有名的学校!莫非我真的来到了另外的的空间,这世界真的有平行空间?突然好想念的家乡,我的村子,我的田野,我的中学,还有学校门前柿子树下坐着的那位少年。

  他叫于岩。

  我们都成长在这个没有雾霾,一片碧绿的小镇上。在这个镇子上,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把整个镇子分成了河南和河北,整个镇子一共就两所中学,所有河南边村子里的孩子们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村子里的教育质量以及每个孩子的学习习惯造就了初升高的升学率一年不如一年,每年考市重点高中的人数基本就10人左右。

  第一次正式认识于岩应该从初三那次分班开始,处于学校对升学率的考虑,初三基本会将学校前50到60名学生促成一个班重点培养。也正是这种机缘巧合认识了眼睛里有星星的他。

  作文点评课,根据语文老师的惯例,每次抽取他认为写的好的和写的不好的作为范例读给大家听,针对优点与缺点进行针对指导,但一般老师讲优点较多,缺点总一带而过,可能是怕打击我们本就岌岌可危的自信吧。不出意外的这次又有我的作文,小女不才,其实当年作文水平着实一般,只是在一群歪瓜裂枣里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老师读到“17岁的花季雨季…” 我听到斜后方传来一阵窃笑,“花季雨季?呵,这谁写的!”于岩问,“左前方,我们村村花!”王书睿略带调侃的回答,我听到他们光明正大的说悄悄话,实在忍不住,回头瞪了他们一眼,于岩却立马精神了,盯着我看了半天,我转头不再理他们。

  第二天上学时,走在通往学校门口的那条小径上,远远地看见学校门口柿子树下坐着一个人,眼睛有点近视也分辨不出是谁,心想,管他呢,我要赶紧去教室复习功课,快走过柿子树时,突然被叫住了,回头的一刹那,一束清晨的暖阳洒在于岩的头上,衬的他本就略微偏黄的头发闪着金灿灿的光芒,他眯着深邃的眼睛冲着我笑,真好看,我有点呆呆的看着他,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他走上来,塞给我颗树上刚摘的柿子,就风一样的消失了,柿子上用签字笔写了四个字,你真好看!不知道为什么平日子最讨厌男同学搞恶作剧,但是这次,我竟没有讨厌他,还有点窃喜。

  回到教室,我装作一切若无其事,开始复习功课,总觉得后方有种炽热的目光在盯着我,转头正巧迎上于岩的目光,果然戴了眼镜就是不一样,总算能清楚地看看这个柿子少年的模样了。长长的睫毛,黑白分明的眼珠,高挺的鼻梁,嘴角一抹清爽的微笑,这不就是我喜欢的样子吗?糟糕,莫非是心动的感觉,天哪这才16岁,算不算早恋,想到这吓了自己一大跳,不行,卧室好学生,卧室要考重点高中的,以后学校帅哥多的是,要离这个家伙远一点!

  有时候缘分来的时候真是挡也挡不住,就算可以的躲避,也还是会又恰到好处的相逢。每天来学校,校门口柿子树下都站着或坐着一个阳光的少年,我们心照不宣,没有一句多余的问候,我走过柿子树,他在我5米开外的位置,随我前后脚进教室,我们各自复习,偶尔不经意的眼神交错,就用微笑示意。

  可能是最近学习太死气沉沉,班主任自习课突然让大家活跃起来一人来首歌,作为曾经的文艺委员,首当其冲我得打个样啊,就来首《宁静》吧,刚唱完,于岩竟然向老师举手示意,他也要唱一首,《寂寞沙洲冷》,天呐,原来这家伙唱歌这么好听,这好感又又又往上升了一大截,后面的同学具体唱了什么歌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唱完歌的于岩递给我一个小纸条,写了一个艺术体的我的名字。

  再后来纸条就成了我们互相了解的红线,原来于岩的字也写的这么漂亮。突然发现他真的就是一全身会发光的阳光少年,帅气、幽默、唱歌好听、字写得也不错。他总会在语文课上给我传各种各样的小纸条,有时候叠成千纸鹤,有时候叠成桃心,帮他递纸条的王书睿和舒鹏洋,不厌其烦又总是醋味漫天的扔着这些个纸条到我手上,偶尔嘟囔几句,小心被语文老师捡了去。其实,我的这些同学也个个都是活宝,舒鹏洋虽然体型较大,但他真的是个灵活的胖子,他不仅灵活还柔软,他的绝技就是向我们展示他傲人的小拇指,他的小拇指背着可以掰的挨着手背,看着都疼,有时候我们会调侃叫他拇指哥。王书睿,听名字都知道家里就是书香门第,没错,他爸爸是我们化学老师,也是我的老乡,我们两家住的不算远, 他爸爸偶尔还会与我爸爸喝酒切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庭住址的缘故,突然发现于岩和王书睿走的越来越近了,我独胆自恋的认为,那一定是因为我。

  星期天下午,我奉家母吩咐去小卖部买瓶酱油,路过王书睿家的时候,竟然听见了于岩的声音,我以为耳朵出现了幻觉,打好酱油往回走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转角,是他,我又惊又喜,询问他为什么会在这,他说找王书睿借笔记本。虽然我们都在一个小镇,但他家距王书睿家走路至少1小时的路程,他哥哥于俊博与我们同班,怎么会大老远来王书睿家借笔记本,我还来不及多问,他冲我笑笑就跑远了,看着他渐渐消失在转角的背影,莫名觉得16岁原来可以这么美好。

  接下来每个周末都能偶然恰好的遇见他,每次他都同样的借口“找王书睿借笔记”,但我知道,他借的不是笔记。

  这天除了于岩,他哥哥于俊博和舒鹏洋也来了王书睿家,隔着窗户老远就听见他们叽叽喳喳的吵闹声,不知道是否心有灵犀,快经过王书睿家的时候,果然于岩出来叫住了我,随后舒鹏洋也出来起哄,邀请我去王书睿家搓麻将,我想拒绝,但又想多和于岩说几句话就勉强同意了。王书睿妈妈是语文老师,平日里看起来斯斯文文的,挺温柔一人,去她家,给她打了声招呼,就坐下和他们搓麻将,期间大家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从学习一直聊到电脑,再到QQ,原来他们最近在玩一个聊天工具,一个企鹅图标,叫QQ,他们都有了自己的QQ号,这也是我第一次了解QQ。

  “铃铃铃~”

  “喂?”

  “嘟嘟嘟…”

  “奇怪,谁打电话,也不说话就挂了!最近经常这样! ”妈妈忍不住抱怨。

  在学校的走廊碰见于岩,他突然问“你家电话号码是****吗?”我才反应过来,可能妈妈接的电话是于岩打来的。他又说“晚上晚饭后注意听”说完就风一样的消失了。

  果然晚饭过一会,就听见电话响起来,我急忙小跑去接,听到我的声音,于岩终于说话了,“嗨!”我回“嗯!”然后就是相互无言的沉默,毕竟天天班上见面,天天传纸条,哪有那么多话,但是尽管如此,接到电话,还是无比开心。

  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放学吃过晚饭,我都竖起耳朵,等电话,每次6点10分左右只要电话想起,我都抢在老妈之前跑去接电话,有时候我们什么也不说,光是听着彼此电话里的呼吸都觉得周围的空气甜的冒泡,这是初恋的感觉吗?我不知道,但我想,他应该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忘记的人了吧。

  大概一个月后吧,突然没有了于岩的电话,我想来应该快中考了,大家都在抓紧复习吧。一天课间和于俊博闲聊,才听他抱怨,他家这个月花费特贵,他爸爸还去找了运营商检查,以为是电话出了问题 。心虚的我才明白就是于岩这个大笨蛋干的好事。

  16岁的我其实还不太明白自己喜欢数学还是语文,但于岩却认定我喜欢写作文。

  课间休息,于岩突然冲到我面前,递给我一本淡黄色封皮的新概念作文选,说替他保管,这一保管书就从此更换了主人,这本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的书桌。

  平时看书总喜欢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出来,慢慢的攒了好几本,突然特别想送给于岩一本。我从所有笔记本中挑选了一本字迹最工整的一本带去学校,悄悄塞给于岩,甚至来不及看他的表情就赶紧闪人了,后来事实证明于岩很喜欢,因为他又送了我一本类似的摘抄笔记。从于俊博的口中得知,是于岩利用中午午休时间临时赶制出来的,他用的本子是粉色封皮,后来听于俊博感慨,他以为弟弟着魔了,大中午不休息非得练字,原来是有目的的。

  这种用心却不物质的感情纯粹又真挚,让人舍不得忘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