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朱楼异志 第四卷:峥嵘岁月 第161章:热闹【上】

《朱楼异志》第四卷:峥嵘岁月 第161章:热闹【上】

作者:孟婆汤有点甜 字数:4581 书籍:朱楼异志

  假如他是一个失去家园与亲人的流氓,恰好流落至此,那么能将其留下也挺不错呀。不少朴素的乡民都动过这个心思、这样开口询问过,要么就想把他当儿子养了,要么有些人家正好有合适的姑娘、可以许配给他。

  宝玉并没有停留,他告诉一路上曾好心挽留他的人家,自己只是走在路的人。

  他并没有说自己是过路的人,因为过路人总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而他只是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假如宝玉想留在某处悄然定居,像白溪村那样的地方完全就可以,也不必再跋涉,可如果是那样,他又何必离开蛮荒远行?

  当年盘瓠将宝玉带到太昊遗迹之前,他其实就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山神没有告诉他目的地在哪里,只是让他行遍巴原列国,有一些地方需要小心、而另一些地方可以去看看。宝玉并不是刻意要到哪里去寻找什么,收获路途上的所有经历,便是他离开蛮荒的修行。

  这条路上的宝玉是孤独的,甚至常常觉得茫然无助,就这样独自踏上漫漫长途,眼前迎来的总是陌生的世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实在有些残酷。

  以他的修为,无论在哪里都可以生存下去、能照顾自己和盘瓠。可是远离家乡和亲人,独行于苍茫天地中的那种感受,便是他经常离开山野走入人烟的原因。

  宝玉觉得寂寞,但他并不空虚,一个人假如不知道怎样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就先把手边的事情做好。宝玉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才能一步步完成他的愿望。在山野中独自修炼时,宝玉终于有闲暇去做一件他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事情,便是炼化他的石头蛋。

  宝玉先将两枚石头蛋炼化为一枚石头蛋。以合器融炼之法。山神曾告诉他可以这样做,但没有教他怎么去做。随着修为更进。也伴随着对层层境界中所蕴含的大道玄理的体悟,宝玉自行掌握了,这就像一株树木在成长,扎根于大地的主干上自然便生出枝叶。

  接着宝玉又取出第三枚、第四枚石头蛋,皆融炼入同一枚法器之中,都是很自然的就成功了。以宝玉的四境修为,只能炼制下品法器,除了天材地宝本身的灵性。还不能赋予法器更多的神通妙用。

  宝玉的石头蛋以这样一种手法炼制,并没有超出天材地宝本身的灵性,却能在御器时分化而出,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既巧妙而又最笨的思路。之所以说笨,因为几乎没人会这样炼制法器,他的随身法器总是处于既完成又没有完成的状态,每次融炼入一枚新的石头蛋。就相当于一次重新的炼器。

  一位四境修士炼制法器的成功率不会太高,首先要寻找到合适飞天材地宝,耗费法力与时日将之物性凝练精纯,在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损毁,再将之炼成真正能与身心相合的法器,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稍有不慎就可能失败。

  假如有一名四境修士经过精心准备,炼制两件法器能成功一件,那说明他的修为根基已经相当扎实、炼器手法已经相当精纯了。但就算是这样,假如像宝玉这么炼器的话,也是不可能成功的。

  从理论上来讲。假如炼成一枚石头蛋成功的可能性是一半,连续融炼两枚皆成功的可能性就是四分之一。三枚便是八分之一,若不能保证每一次都成功,终究会前功尽弃。但假如他耗费同样的精力和心血分别炼器八十一次,恐怕已能成功地得到四十件法器了。

  宝玉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他并非为了炼器而炼器,只是在炼制自己的石头蛋,当他动手之时,心中便有把握。宝玉已有这个修为功力,便知道自己可以成功。

  修士们炼器时常说“稍有不慎便会损毁”,但对他而言却没有什么“不慎”的说法,只要已有这个本事便能做到,而且动手时心里就已清楚。有很多人炼制法器时并不清楚成器后究竟是什么样子、到底有什么灵性妙用,但对宝玉的石头蛋而言却不存在这种问题。

  宝玉如今这枚法器祭出,可以同时分化为四个“鸡蛋”,砸倒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敌人,只要他的元神足够强大,展开外景中御器之法便能操控自如。假如再遇到白溪村那样的事情,他可以连流寇的老大、老二、老三再加上林燕一起揍了,想想也是很痛快的感觉。

  宝玉融炼了四枚石头蛋之后,便很自然地停了下来不再尝试,倒不是因为他的修为不足以再融炼第五枚,而是自己清楚已没有一定能成功的把握,所以就没有勉强继续。宝玉炼器,不论是宝器、法器还是神器,无论是否一次成功,却从没有失手损毁过任何器物与材质。

  只要有此功力便从不失手,古往今来没有第二个人,哪怕是那些已登天的仙人们,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是这位尚未成年的孩子此时还不清楚,他这等修炼根基是多么难得!也许说不清宝玉此刻的修为究竟已是四境几转?但看他亲手炼成的法器,应该已有五转之功了,而宝玉本人却没有在意这些。

  宝玉身上还带着从白溪村所得的灵药碧针丹,此丹四境与五境修士皆可服用,其灵效就是助人突破修为法力原有的极限,也就是说在每一境中每一转功夫修炼圆满之时,可以之相助突破至另一转的境界,但宝玉并没有服用碧针丹。

  他早年服用了那么多不死神药,那强大的神效尚需炼化吸收,碧针丹对他而言并无什么意义,他所需做的就是自身的修炼功夫到地步。

  炼器之时当然不能受惊扰,宝玉都会在山野中选择僻静安全之处行功,并有盘瓠为其护法。这两个多月的修行旅途,盘瓠亦有收获,它终于突破至三境修为。

  三境修为便有御物之功,走在无人山野中,盘瓠喜欢吹起身边的落叶,一片接着一片。让它们绕着自己盘旋飘舞,这条狗感到非常开心。

  落叶当然不是被它吹起起来的。而是以御物之法在操控,但盘瓠却喜欢装作用嘴吹的样子,显得很是兴奋。盘瓠不仅喜欢“吹”落叶,有时候还喜欢“吹”石头、“吹”露珠,偶尔“吹”的太多控制不好,便有水滴洒在了身上、有石头砸中了自己的脑袋。

  一般修士不太可能自三境之初就这样去运用御物之法,太耗元神法力而且难以操控,简直就如胡闹一般。但盘瓠以前与宝玉一起玩耍。经常见到宝玉以御物之法操控水珠甚至气流,当然也就这么学着干了。这条狗更多只是为了玩耍,有时候脑门被石头砸了,还开心地汪汪叫。

  宝玉的炼器就是一种修炼,盘瓠的玩耍也是。在修炼之中、在这条寂寞的路上,宝玉也常常想起自己的家乡,这也是孤独中的心灵慰藉。当他在定坐之时。也常常进入一种定境,就是自幼以来他那奇异的梦境。

  梦中是秀美的山川,既飘渺又清晰,不知在世间何处,却融入了他自幼所见各般真实的美景。那道美丽而神秘的身影,总是令他感到那么亲切与向往。这向往中还包含着难以形容的渴望。飘渺秀媚的峰峦间、那清澈甚至神圣的莲池中,他见到她的身影,甚至渐渐能感受到她的气息。

  虽然他从未看清她的面目,却很自然地就觉得她是那样的美,而她的气息对他寂寞的心境就是最好的抚慰。仿佛在唤醒与生俱来萌动情怀。宝玉不知道她是谁,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做这样一个梦?山爷解答不了。只说这孩子长大了;山神也许知道原因,却没有告诉他。

  而宝玉确实在一天天地长大,在这条路上渐渐走向身心的成熟。每当他觉得寂寞茫然而思念远方的时候,最后总是不自觉的进入这样的定境中,这个来自他自幼梦境中的元神世界,与曾经熟悉的太昊遗迹不同,只是属于他自己的。

  从三境突破到四境之时,须受心魔袭扰,在定境中能化解或消去,才能突破更高的修为。但这并不意味着经历了之后,这一切便与今后的修炼无关,其影响只会更加玄妙深远。

  宝玉的“心魔”中曾有村寨被屠戮的场景,清水氏村寨幻化为他所生活的路村,心中的种子便会日渐发芽,他将来定要为清水氏一族报仇。在飞虹城时遇到了屠村灭族的流寇,宝玉最终也没有放过已逃去的燕凝竹,必然也与他的心境感触有关。

  当初遭遇心魔袭扰时,定境中也曾出现那秀美的山川、山川中那美妙的身影,那是对形神最好的安抚。就是从那时起,梦境也化为了某种魔境,魔境又成为了元神中的幻境世界,便在他如今的定境中时常呈现,成为路途中的向往与慰藉。

  宝玉本能的在想,这山川是否存在于世上,是否又真的有那样一个人,于冥冥中召唤着他去找寻。假如是这样,宝玉一定要找到她。山神让他行遍巴原列国、突破六境修为,并在将来为清水氏一族报仇;宝玉在巴原上也有着自己梦中的追寻,却不知那目的地在何方。

  他接连走过的两座城廓,皆毗邻相室国国都,但他却没有前往国都。在飞虹城偶遇星煞,让宝玉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修为相比世间真正的高人还差很远,行事应更加谨慎小心,暂时不适合去国都那种耳目混杂且高手众多的地方。所以他经过太禾城进入龙马城,是绕着国都走的。

  每个城廓都有其特色,比如飞虹城很大、人口众多,其中生活着很多支部族。而太禾城的规模不到飞虹城的一半,却更加繁华富庶,因为这里巴原上自古最早推广农耕的沃野平原,它是相室国中国物产最丰富、人烟最稠密的城廓,也相当于一个大粮仓,太禾城之名也于此有关。

  可是龙马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是传说中古代巴国的开过之君收服龙马之地,在相室国东南边境,境内多山,大部分地方不适合耕作,城廓周边有大片密林山野。史上这一带曾发生过多次战乱,它如今也是一座拱卫国都的军事重镇,城廓中驻扎着相室国精锐的军阵,边境线上也常年有战士戍守。

  宝玉来到龙马城时已是初春,他换上了更轻便单薄的衣服,但是那件毡袍和裘衣并没有在集市上卖掉,毡袍是他平生亲手所买的第一件东西,狐裘出自水婆婆之手。毡袍过夜时可以铺在身下垫着,假如需要睡觉,狐裘也可以卷起来当枕头。

  为了行路更方便,宝玉在集市上买了一个麻布包裹,装着随身之物背在背后,他看上去更像一个长途赶路的人了。那筒羽箭虽很短很轻便,但也无法再藏于袍子下面,宝玉便将箭筒换了,于山中的伐竹亲手做了个竹筒,将羽箭和短弓都放在里面背在包中。

  这竹筒很不起眼,甚至不会受到刻意盘查,就是巴原上的行路人身边最常见的东西,主要是用来装水。经过工匠的精心打磨,竹筒还能配着旋盖或塞子,放在包袱里水也不会洒出来。

  这天宝玉走出密林,站在高处山顶高处远眺。高坡下有一条山涧汇成的溪流,涧流旁有一个村子,依缓坡地势而建,房舍高低错落分布,环绕着以块石磊边的一片片梯田。再往远方看去,是起伏的丘陵和平原,覆盖着茂盛的植被,给人的感觉却又不是原始丛林的样子。

  这是宝玉第一次看见没有寨墙的村子,每户人家的院墙都磊得比较高,可能是为了防范夜间有野兽误入村中。哪怕是白溪村那样的地方,好歹还有一圈年久失修的寨墙。不论是蛮荒还是平原地带,周便都有大片的郊野,修建寨墙不仅是自古以来的习惯,也是对村民守护。

  这个村子却没有寨墙,显然与地势有关。田地和房屋沿着山坡高低错落分布,彼此之间散得很开,确实很难修建完整的寨墙。但宝玉仍然觉得很奇怪,这些居民为何要将村子建在这里?它虽然靠近水源,但是沿着溪涧到下游并未开垦的平原与丘陵地带,显然有更适合的地方。

  宝玉一边这么想着,顺着溪涧走下了高坡。他还没有到达村子,便远远听见一座院落里传来妇人与孩子的哭声。

  原来山脚下的远方,那片被植被覆盖、有溪流穿过的平原和丘陵地带,是相室国王室的畋猎园林,难怪它未经开垦,但看上去又不像原始山林的样子,其中有些地方保留了山林的原貌,另一些地方则经过了人工的修建与平整。

  人们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脱离蛮荒时的狩猎与采集生活进入了农耕文明,也建立了繁华富庶的城廓与国度。当有的阶层能摆脱农耕劳作而接受国民的供养时,又在城廓外划出那么一大片山野林地以供狩猎。

  这样做当然不是要告诉人们回到蛮荒的狩猎生活,需要有个更好的名义,便是在和平年代锻炼搏杀的技艺、培养作战的勇气,称之为畋猎。而实际上真正大战爆发时,冲锋陷阵的战士们平时可没有畋猎的闲暇,他们都是在军阵中接受的操练。

  所谓的畋猎,不过是王室子弟平日的游乐与嬉戏。

  王室的畋猎园林土地山林皆归王族所有,有专门的用处,当然禁止民众随意圈占与开垦,大片野地中生活着狍、麂、羚、狐、兔等很多野兽。虽地域广大鸟兽众多,但每年都要经过驰骋畋猎,熊罢虎豹等大型猛兽已很少见,往往在猎场深处才有,有时还有人专门放养走兽于山林中以供游猎。

  而这个村子恰好在畋猎园林的边缘,猎场是在村寨出现之前就已划定。村民们不能将房屋田地修到猎场范围内,山脚下的缓坡已是最适合的地方。所以这里才会出现一个房屋散得很开、梯田层层分布、没有寨墙环绕的村落。

  王室畋猎园林的范围非常大,只是划定了地界而已,当然不可能有寨墙和栅栏圈住。所以村民们虽不能在那里开垦田地,却也经常进入猎场所在的山林中采集野果、葛根、药材等物。理论上这也是不允许的,但实际上平时却没人管,况且采些藤葛野果也不妨碍什么。

  相室国将此处划为王室猎场,不仅是因为这里靠近边境,驻扎着国中最精锐的军阵。更能体现勇武之风,而且龙马城境内多山,土地相对贫瘠,人烟村寨并不稠密,是国都周边最适合畋猎的地方。

  昨天村中有位名叫升阳的壮年男子,去村外山林中砍柴,进入了猎场的范围。到村寨后面的高坡上去砍柴,路更陡也更远,很不方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