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第十九章 宁州城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第十九章 宁州城

作者:胡春秋 字数:3928 书籍: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宁州城李府,此刻一股肃杀之气,弥漫整个天空。

  在最角落的一个厢院里面,一位头发发白的老人正坐在轮椅上打着瞌睡,腿上盖着羊毛毯,岁月的沧桑已经爬上了他的脸,阳光照耀下,些许的老人斑凸显出来,提醒着这位老人已经年岁已高。伴随着轻微的呼吸声,周围一片安详,若是第一次见到这位老爷,便觉得他和蔼可亲,毫无任何危险。

  但他是宁州李家的老太爷!无论什么时候不能随意的轻视他!

  纵横宁州几十年,以霹雳手段在这凶蛮的之地占据了脚跟,一步错,便是步步错!宁州李老太爷深知他脖子上,挂的是全族的身家性命,因此在行事之时总不会做得太绝,总是给别人留一丝活路。

  对于此举,有人感激不已,感恩戴德;有人却羞耻不已,觉得是过分的做作而已。

  但是宁州李老太爷无所谓,作为李家的主事人,想着的便是如何保全家族,至于能不能再上一步,这全靠各自的造化。虽然家中有几位后辈去了都城,但无论是经商来说,难以成为一方巨贾;或者是入主庙堂,数十年已过,还是区区小吏,升迁无望;若是说征战沙场,没有真正的武道修行者,更是妄想,家族中认为最有天资的人,而早早被惊门的高人断定为此路不通,因此宁州李老太爷虽然年岁已高,但是还得出面周旋,打点一切。

  近些年宁州的陈有德厚积薄发,眼见宁州李家式微,后辈又没有拿得上牌面的人,于是联合着宁州其他的家族,明面上对李老太爷客客气气,井水不犯河水,暗地里却抢占货运码头、大肆争夺酒楼、赌坊、曲院的生意,光是去年,宁州李家就足足少了五成的银钱,不少家族中的少爷、姑奶奶唉声叹气,锦衣玉食的日子过惯了,哪能吃得了这些没钱的苦。

  抢了家族的生意,想着无非是日子过得苦一点,又有何妨,只是对方还在暗地里下黑手,不少的远方亲戚或者伙计,都在黑夜回家的路上被人带走,再也没有回来,搞得宁州李家一片人心惶惶。

  倘若没有左先生镇着,估计陈有德连表面功夫都没有,直接杀上门来了。

  李老太爷撑着年迈的身体,跑到相识的官家那里请为周旋,恳求其出面去南天居,与陈有德等人商讨,拜一碗敬酒,吃一碗阳春面,想着大家伙合计合计,把该说的话,放到明面上说,把该分的地盘划分下,只求护得宁州李家数载荣光。

  但是这位相识数十年的官家也是口头承诺,未曾真的出面,听说他经常出入陈有德的宴会,更是有人看见半夜还在把酒言欢,这可不是单纯的交往了。

  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原来是这其中的生意,这位官家占据了大头,至于为何对于数十年的交情全然不顾,此刻便是不言而喻。

  李老太爷不由得感慨,自己终究是老了,论体力,耗不过那些年轻后崽;论计谋,算不过那些狗头军师;论家族后辈,其他的约莫是混吃等死,流连红楼。哪能和少年军师之称的陈有德的小公子,陈相元抗衡。

  除了德才兼备的李修言,还有些许的希望。

  只是这李修言,李老太爷一手带大,自然是知道起秉性,不够心狠手辣,不够心机谋略,对于他而言,虽然走不上武道江湖的路,那么能够步入庙堂也不愁一个好的法子。

  然而自己年岁已高,如今多走几步都要气喘吁吁,自从秋日之后,更是偶感风寒,只能在这厢院里面休息,不少后辈门生走动得没有以前勤快,按照这日子,怕是赶不上那天了。所谓的灵丹妙药也吃过不少,江湖郎中的偏方也试过,可是不见任何好转。

  几十载刀剑江湖,终不过是繁华一梦。

  不过,能看见李修言成亲,也是快事一件,等到李修言成家立业,通过都城的关系,送到阁中,就算再没有关系,也能混个脸熟,若是能被那人看上,哪怕宁州李家只有李修言一人,他日也能东山再起。

  想到了李修言,李老太爷猛然惊醒,按道理今日正午也应该已经迎亲到了,怎么现在还不见其踪影。

  “来人啊”,李老太爷对着背后说道,立马有一个人出来应承着。此人为宁州李府的大管家,名黄九,照顾李老天爷几十载,深得其信任,不少隐秘之事都交给他办理。

  “老爷,您醒啦”,黄管家拿着一个茶壶走了过来。李老太爷嗜茶如命,每次醒来,都要喝上几口。

  这把茶壶用了数十年,表面是溢出的黄色茶渍,狮子造型的壶嘴很是独特。

  李老太爷接过茶壶,灌了一大口,不少茶水都流到了胡子上,但是他全然不顾的问道:“今日李修言应该到达,此时为何还不见人影?”李老太爷虽然年事已高,但是还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感觉,普通的言语,却有不一样的意思。

  黄管家上前说道:“回老爷的话,张家小姐的车队已经在旁边的安民巷停顿休息,但是不知为何,少爷没有跟随一起,据马夫说,少爷是怕过深山密林时候遭遇到了悍匪,因此分为两路,待到宁州城中再回合。只是已经过了晌午,按理说也应该到了。”

  听闻管家此言,李老太爷大发雷霆,产自均窑的茶壶也是被重重摔在地上,碎为一地:“简直是胡闹!有左先生护卫,能出什么事情?”

  些是见惯了李老太爷发火,黄管家也并不慌张的说道:“据手下的人打听,陈有德的公子陈相元也去了青州,这恐怕不是凑巧。”

  李老太爷看了一眼院中的树木,均是黄叶纷纷,一阵风吹来,有数片落叶落到了毛毯上,黄管家准备上前拿掉,李老太爷挥了下手说道:“我便如这落叶,早就知晓天命,年少打拼,攒的一份家业,如今老来伤感,只希冀着后代人才辈出,护得家族成全,李修言我一手带大,若以后宁州李家能有所人物,只能是他,因此这回去青州娶亲,路途艰苦,以防变故,我派了不少家族中的好手护卫,连深居简出的左先生都自愿去了,按理说应该平安无事,但此刻还不见李修言,我有所不安。”

  “老爷别急,少爷肯定不会有事情,有左先生护得周全,别说青州城,就算整个宁州城也没有人伤其分毫。”黄管家不卑不亢的回答道。

  “寻常人等,自然是不能伤其半分,只是就怕有些宗派,不守规矩。”李老太爷拿起一片树叶,仔细这看着叶子的脉络。

  黄管家服侍李老太爷多年,自然知晓其担心什么:“宗派与庙堂有规则,若是被打破,庙堂找上门,寻常的宗派若是解释不清,可是相当麻烦。宁州庙小,除了那几家,谁也没有胆量请宗派,我已经派人暗中盯着,未曾发现宗派的行踪。”

  “数十年的老友,转身就要吃掉我的地盘,哪有什么规则不能打破,到时候打落了牙,只能往肚子里咽,无可奈何,徒增烦恼而已,寻常在宁州城便是蠢蠢欲动,若不是看得紧,不知道死了多少次,此去青州城,变数极大。”老太爷将落叶轻轻的弹走,满身的云淡风轻。

  见过潮起潮落,有些事情自然就看得很淡。

  “老爷稍安勿躁,料是他们没有那个狗胆,这边码头的兄弟已经全部派出去盯梢了,我这就去打听清楚了。”黄管家行了一礼后,就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一个穿着布衣的丫鬟就进来打扫茶壶碎片,见到李老太爷又睡着了,于是颤颤巍巍重新换了一个干净的羊毛毯盖上。

  ……

  距离宁州李府不远的风雪楼内,有数位中年男子坐在一起吃饭,桌面上摆着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等菜品,当真是饭香四溢,身旁还有不少的年轻女子陪伴,每人手中拿着青釉色的酒壶在不时的倒酒。

  风雪楼,便是宁州城有名的风流之地,不少穷苦人家生活贫困,便将年幼的女儿卖给老鸨,花费一番功夫培养,年轻貌美者便能成为头牌,与宁州城有脸面的人物推杯换盏,把酒言欢,若是得到万分喜爱,还能被人赎出去当小妾,这可是天天对着老男人好多了;但若是相貌并非卓越,则要成为丫鬟,脏活苦活什么都干,待到人老珠黄之时,连端茶送水都被嫌弃,运气好者才能攒齐赎身钱,运气不好者,说不定会被活活打死。

  其中一位男子锦衣华服,腰间还挂着一个玉佩,搂着一位约莫十六岁的姑娘,已经喝得是满脸彤红说道:“李修言去青州迎亲,陈相元也跟了过去,你们说,他还能不能活着回来?”说罢又饮了一杯酒,旁边的妙龄女子赶忙递了一颗葡萄入口。

  李修言为庶出,为旁系,但是最深得李老太爷喜爱,在每年的家族祭祀之时,李老太爷总是让李修言烧头香,这明摆着是将家主之位要传给李修言,这让其他的嫡出相当的不服,暗地里不少人给李修言使绊子。

  若是让一个庶出的人成为了家主,这宁州城还有谁看得起李家?

  桌面上的一位彪形大汉,生得是浓眉大眼,脸露凶相,一道刀疤划过了左脸,显然是在刀尖上讨生活的人,听到这位男子的话语,拍着马屁说道:“二爷,你还别说,这宁州李家,除了你,我都不服,咱们扛着脑袋行走在码头,身上这么多疤,打得这一份家业可是相当不易,近来被陈家追得紧,损失了不少码头的地盘,俸钱拿得都少,若是再这样下去,咱们可要饿着肚子了。这李修言对我们,更是严苛,若是让李修言成为家主,他吃肉,我们汤都没得喝。”

  “是啊,刘把头说的不错,最近我这赌坊不知为何,来了不少出老千之人,刚抓到,准备动手之时,官家就来人带走,没到几个时辰就放了出来,站在赌坊的门口蹦跶,这不明显着有人在暗地里下手吗?”旁边一位尖耳猴腮的瘦者抱怨着,说完顺便搂着一位姑娘,惹得其哈哈大笑。

  刘把头口中的二爷,便是宁州李家的老二,李年广,正房嫡出,只是纵情声色,不问家事,每月从家族中取得俸钱,大半花费在这风雨楼中。

  而刘把头,便是宁州李家在货运码头的管事,刘大头;而这尖耳猴腮者,便是赌坊的管事,候发财,这二位经营的档口,便是占据了宁州李家全年收成的三分之一,很多时候,宁家李家老二每月的俸钱不够,也经常从二人索要,因此这三人关系甚好。

  自从陈有德联合其他几位家族蚕食李家的地盘,这三人便深刻感受到了危机,官府那边的关系,是指望不上了;老天爷身体欠佳,看样子,也是这几年的事情,而且下一任家主极有可能是李修言,这才是难办的事情。

  李修言早就知晓这三人中饱私囊,只是碍于情面,从未在李老太爷面前说起,恐怕等李老太爷放手,便是秋后算账之际,那时候到手的银钱想必更少,别说来风雪楼,哪怕是南天居吃几顿饭都吃不起,如此看来,生活有什么意思?

  先前陈有德派人过来,商量着等李老太爷故去后,这码头、酒肆、赌坊等家产,他想要分一杯羹,便是将这几处营生的利润五五分成,作为交换,扶持李年广作为宁州李家的家主,至于李修言如何处置,则是陈有德说了算,庶出而已,为何能骑在他李年广的头上。

  想要陈相元此行去了青州,李年广觉得事情应该办妥了,到时候没有了李修言,下一任家主肯定是自己,毕竟其他的兄弟几人,来这风雨楼的次数,比他还多,对于家主的营生,知道得更少。矮子里面拔将军,老太爷无可奈何,也只有自己最合适,想到此处,李年广心情大好,举起杯说道:“别人的营生,我们管不着,我们只需要照看手头即可。至于其他的事情,肯定有人帮我们解决的。”

  刘大头和候发财听闻,也是哈哈大笑,怀中的姑娘搂得更紧了。

  突然街上有喧嚣的声音传来,站在窗外的门仆着急的说道:“二爷,好像是李修言,李修言迎亲回来了。”

  “什么?李修言,你可看清楚了?”李年广差点将酒喷了出来,性子一急,把怀中妙龄少女的手握得生疼,眼睛里面泪水打转,就差哭了出来。

  “是李修言,旁边的张无利我可是认得清楚。”站在窗边的门仆盯了很久说道。

  听到此处,李年广赶紧拿起了袍子跑了出去,虽说两人从来不对付,但是这李修言结婚之日,若是说不露面,确实是说不过去。

  刘大头和候发财见此,也赶忙跟了出去。

  街上热闹非凡,李修言骑着高头大马,朝着路的两边打着招呼,八位轿夫抬着大红花轿,迈着大步跟着,身后的挑夫,两人一担,抬着陪嫁之物,看着阵势,张大小姐也是家底颇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