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第二章 不速之客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第二章 不速之客

作者:胡春秋 字数:2643 书籍: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见门仆拿起了棍棒,老道赶紧再上前一步,声音浑厚的喊道:“张员外,老朽乃马踏岭道观的主事,受好友之托,携徒儿今日到此,颂宴会喜曲,为张大小姐祝贺。”

  老道声音不卑不亢,与破旧的衣着相当不匹配。

  张员外听闻,不禁暗自盘算来者为何人,盘着手上的文玩核桃想了一会,问道:“马踏岭?这是何方?管家是请了一个宴会吹喜乐的人,说是方圆百里,最是出名。”

  老道拿出唢呐,朝天一指说道:“老道今日,正是为此而来。”

  “哈哈,没想到,今日颂宴会喜曲的,竟然是你这个杂毛老道。快进去吧,今日好好卖力,少不了你的银钱,若是没有干好活……”张员外停顿了一会,住了把玩的核桃转得更凶,咬着牙齿道:“那你们也就不用回去了。”

  张员外满脸横肉抖动,又想起之前听说的张员外种种劣迹,听得旁边的行人,不禁心中一惊,暗自为老道与幼童担忧。

  但见幼童紧跟着老道,双手摊平,两掌相对,向张员外行了一礼,就要起步往前走去。

  “站住,往哪儿里走?”张员外停住了核桃,呵斥道:“正门岂是你们能走的地方?”说罢,对旁边的门仆道:“去儿,带他们走小侧门去找徐主事,姑爷家马上到了,好好准备,切莫误了时辰,损了客家情面。”

  张员外说完就不言语,开始把玩核桃,眯着眼睛,望向横正街头,显然,应该还有贵客未到。

  门仆只是简答一声:“诺。”就走到了两人面前,说了一声请字,未等对方应答,就沿着大门往西边走去,原来是带他们走后侧的小门。

  老道与幼童跟随其后,与门仆相隔三个身段的位置。

  幼童小声嘟囔道:“咱们今天可是来干活的,不是来受气的,这大喜之日,张员外未免看不起人了,竟然让我们走侧门,要是把小爷我惹毛了……”

  老道斜看了前面的门仆一眼,轻轻踹了一下幼童的屁股,“兔崽子,拿银钱办事,就是这么简单,你一个俗世修行的道童,凭什么让别人高看你,今日好好干活,可别节外生枝。”

  幼童不服气的道:“莫欺少年穷,总有一天,我要从正门进来,到时候请小爷我来,我都不稀罕,除非是八抬大轿,鸣锣开道!”

  老道接过幼童手中的唢呐,拿着袖口边走边擦的说道:“嘿,你这小子,嘴不怂,吃的饭,全部用来打嘴炮了。”老道看了前面的门仆一眼,转身说道:“我信你会从正门走进来,但是我怕是等不到那一天。”

  或许是没有唢呐的重量,轻松很多,幼童类咧着嘴笑道:“你这修道之人,活个百八十年不成问题,若是感应天人,就能成老不死的,到时候咱爷俩就空着手从正门进来,看张员外能把我们怎么样?”

  老道把唢呐擦拭干净,别在腰间,眉头一皱对幼童说道:“记住,没有绝对的实力,不要说大话,到时候谁也保护不了你。”

  幼童听闻,不再言语。眼见前面门仆越走越快,二人脚步跟了上去。

  ……

  跟着门仆走过照壁,穿过门厅,路过二进围墙,眼前豁然有一片假山水池,里面各色锦鲤游动,流水倒映成趣。

  水池周边,有数十位俊男少女,着锦衣华服,正在轻声交谈,看这模样,想必是今日参与喜宴的贵客,里面有吏官的后人,也有富商的子女。

  这些青州少年郎与闺中少女,平时少有机会接触,今日自然是诗文墨句,好好交流一番。

  在水池旁,是几座假山,据悉是太湖石制作而成,在假山的东南角,旁边有一座三层阁楼,窗户半开,里面人们进进出出,以红色服饰居多,便是今日操办大事的仆人了。

  三楼略显嘈杂,尽是女子的嬉笑声音。阁楼四周站了不少的精壮大汉,应当是张员外豢养的打手,今日在此,便是不允许喜事有任何差错。

  假山旁边站着一位头发些许发白的人,正安排其他人匆忙的装扮门头,看着排场,便是安排喜宴所有事宜的徐主事。

  门仆过去耳语几句,此人不耐烦的挥了下手,门仆回来对二人解释道:“这旁边的阁楼便是张大小姐闺房,待到吉时,姑爷家便会从此楼迎亲,到时候你就在这里候着,徐主事吩咐了,你们可先去北边的偏房歇息,一个时辰之后再来此。”

  老道略一作揖,对门仆说道:“多谢提醒,听候徐主事差遣。”

  说完便带着幼童往北边走,两人低头从人群中路过,或许是穿着实在破烂,相比较在场众人,着实瞩目。华服贵妇与俊俏公子,无不侧目观看,暗自交谈。

  老道环顾四周对幼童嘱咐道:“以张员外的地位,今日还准备如此多的打手,看这情形,怕是有大事发生。你到时候跟紧我,在场宾客太多,我们先去偏房休息。”

  幼童转着眼道:“这肚子,总是不听使唤,呱呱直叫,怕是休息不好咯。”

  约莫正午,外面开始嘈杂起来,隐隐约约有敲锣打鼓之声从横正街传来,加上人群的欢呼声,空气都有略微的震动。

  北方偏房,便是张大员外门仆休息的地方。老道翘着二郎腿躺在麦秸铺就的床上,吃着油腻的大鸡腿,喝着陈酿的四月青,听到声音越来越近,对旁边睡觉打呼的幼童说道:“走吧,姑爷接亲来了。”

  也许是今日赶路太累,幼童还在沉睡,没有听到老道声音。

  只见老道把吃剩的鸡腿放在幼童鼻尖,闻着香味,幼童瞬间就醒了,抓紧时间啃了几口,问道:“你这鸡腿又是哪里来的?怕不是从厨房偷的吧?有吃的也不喊我,真不地道!还有吗……”

  老道用麦秸擦了下手,整理了下衣服,就往门口走去:“偷?这种宵小之辈干的事情,我自是不屑的,我这是去了趟厨房,说自己是姑爷家请来助兴的老道,肚中些许空虚,后厨管事听完,也不迟疑就去与我拿了一些酒食,刚见你太累,也没有打扰你,等办完了事,咱们去绿宝居海吃一顿。”

  幼童赶忙翻身起来,和老道一起出门,没出几步,就看见人群簇拥着一个华服贵公子从假山旁边走来,约莫二十年纪,身高七尺,长相俊秀,留有青须,头戴刺绣喜帽,穿着红色的丝绸喜服,看着做工,只有苏州的陈锦记的绣娘才能做出来。

  勿须多言,便是迎亲的姑爷家——宁州富商的小公子,李修言。

  虽是来自富饶的宁州,李修言却并不高傲,尽管与在此宾客大部分都不相识,都抬手作揖,笑容满面,无论是举止还是谈吐,都稳重大方,只是这笑容,这多了一丝牵强,但是这笑容,更有一种难言的神采,令在场待字闺中的少女为之倾心,在场的众人也都说尽恭贺之词。

  见刚刚热烈谈话的女伴,此刻却只盯着李修言,一个青衣少年郎,感觉到被渐渐忽略而愤愤不平道:“哼,无非是仗着家世好,才让李修言受尽马屁。我家族的长辈,在宁州也有些生意,据他传回来的消息,可是听说李上言他们在宁州可不好过,让我不用过分和他接触。免得惹一身的麻烦。”

  “是的,所谓的笑脸,也无非是装出来的。”不远处,另外一个黄衣少年郎打开手中的折扇道:“听说最近他们惹上了一个大麻烦,若不是吉日已定,散发了请帖,准备推迟喜宴呢。”

  青衣少年见有人应和,不禁心情愉悦,定睛一看对黄衣少年说:“原来是陈兄,看来大家都知道了。”两人相视一笑,不再言语。

  李修言在众人的簇拥中,终于到了张大小姐的阁楼下,按照青州这边的习俗,准备了一些金饰银器、丝绸布帛等迎取物品,由张大小姐的贴身丫鬟送过去,在场宾客一看,虽是见过世面,但是都发出轻呼声。

  黄白之物常见,珊瑚虽少却也并非难得,可是一个青色的玉瓶,却是非比寻常,上面印有归云宗的印鉴,应该是李修言重金求得的归云宗的某些丹药,听说张大小姐从小体弱多病,每到换季之时,极易感染风寒,此等丹药虽然不能使得白骨生肉,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了此丹药也能祛除顽疾,恢复身心,做到稳心固元不成问题。

  老道与幼童此刻正站在阁楼底下,看热闹的人群早就把他们挤出了一边,幼童不解的问道:“这是啥,能有鸡腿好吃吗?”

  老道敲打了一下幼童的脑袋大骂道:“就知道吃,这是道家炼制的丹药,里面拥有名贵药材,常吃,可延年益寿,比你那鸡腿管用多了。”

  “那我用不着,小爷我身体好得很。”幼童从怀中拿出剩下的鸡腿继续啃着,等着喜宴的正式开始。

  此刻远处传来一个声音:“李公子,好大的手笔啊!”

  李修言转头看了下来人,皱了下眉头,不想此人今日出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