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 第774章 后遗症

《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第774章 后遗症

作者:清欢了了 字数:2640 书籍:寒门药娘的自我修养

  他拿出了那幅花了两块钱才买来的临县地图,像是一个指挥员似的,看了半天,又把那堆厚厚的数据报表翻了翻,心里差不多已经有了底。

  从目前所掌握的正面数据来看,大青河以东村民手中的席子,已经全部到了他的手中,每天两千条左右。

  而从这些村民侧面反映出的信息来看,大青河以西的村民,大多都处于观望之中,很多人都开始在囤积席子,就等吴应成或者是魏强冲进青河镇市场,他们好卖个高价钱。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如何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没有副作用的打进青河镇,吞下这剩下的半块肥肉。

  唐二山见着吴应成皱着眉头半天都不说话,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吴大哥,要不咱们学魏强吧,来个以暴制暴,能逼的就逼,能打的就打,迅速吞掉青河镇以西的席子,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在他之前,先动手临近的北山镇了。”

  吴应成摇了摇头,“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比旧社会了,任何东西都是有规章制度的,魏强这种方式是厉害,可后遗症太多。”

  唐二山不以为然,道:“吴大哥,你管他什么后不后遗症呢,先把市场抢占了再说,要是咱们手脚慢了,怕是再过几天,北山镇也是他的了。”

  人在这一生,无论是第一世,还是第二世,很多事情都不可能按自己的想法来发展,这是吴应成一向的观点。

  北山镇的地形有一点像大安镇,整个镇大半的乡村都在老山里,地势狭窄,席子产量有限,其实吴应成并不想争。

  而青河镇则不同,得益于大青河及其支流,水源丰富,竹子特别多,每年的席子产量可以与大湖镇相比,要是能稳住它,北山镇大可做为他与魏强较量的缓冲区。

  只是这些话现在还不能说,一来北山镇虽小,却也是块肉,二来不能打消唐二山等人的积极性,三来魏强来势汹汹,说不定青河镇都会暂时成为缓冲区。

  “唐二山,你要记住,有时候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容易失去,青河镇是咱们和魏强斗的关键,一定要保证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取胜,你让我再想一想怎么办。”

  唐二山心里虽是着急的不行,可还是去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坐在一旁安静的等着。

  吴应成喝了一口水,把资料上几个关键的人名记在了心中,闭上眼睛,让记忆回到前一世。

  这是他唯一的优势,要想做到这一个稳字,那就必须得找到一个像万庆春、宋北林的代理人,这个人要能信得过,还要能吃得亏。

  这个人是谁呢?

  之前整理过的人名一个一个在他脑海里转,很快一个名字出现了。

  曹英松,青河镇本地人,今年三十二岁,青河镇众多收席子小贩中一个,两年后,将与窦支山展开最后的价格战。

  原本可以获胜的他,因为不愿意给老百姓打白条,最后却被窦支山赶出了青河镇席子市场,做起了跑船的生意。

  “有情有义,踏实肯干,就是他了。”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吴应成就起床了,叫上唐二山,二人就骑着自行车往新安乡跑,等到了时,天才刚刚亮,陈建伟穿着一条大裤衩,正蹲在院门口刷牙。

  “吴大哥,你怎么来了?”

  虽然吴应成比陈建伟还要小上一岁,可为了表示尊重,陈建伟还是一直这么叫着他,他纠正几次未果,也只能欣然接受了。

  “陈冲大哥在不在?”吴应成问道。

  “在呢。”

  陈建伟几口吐了口里刷牙水,便带着吴应成往院子里走,自从吴应成买下孙大满这个院子后,他便对它做了一个改造。

  先是把原来的猪牛圈改成了男女厕所,又在对面用厚竹片搭了厨房、仓库,最后把剩下的所有房子都改成了宿舍。

  进了院子之后,陈冲正在蒸馒头,热气腾腾的,远远的便能闻见香味,他的大儿子陈家全正在帮忙,见他来了,笑嘻嘻地跑了过来。

  这小子今年已经十六岁了,读书不行,就喜欢摆弄拖拉机这些机械,也没有人教,便把村里的手扶式拖拉机给开会了。

  吴应成捉摸着将来政策好了,私人能买货车后,少不了这种人才,就让他有机会跟着老蔡学一学开大拖拉机。

  但在这个时候,运输公司都是有规定的,没有上面的允许,公司内的司机是不允许教别人的。

  这小子却不管,问陈冲要了钱,买了烟和酒,一回跑了不行就来二回,二回不行就来三回,加上吴应成在一旁说,老蔡也就同意了。

  但这事情要避嫌,不能让别人抓着了把柄,老蔡为了教他,便偶尔找借口也来跑跑青河镇这条线。

  等到拉席子后,这小子就坐在车上听他教,然后到了没人的地方,再让他开上一会,到了大湖镇,再自己走回来,对外就说做顺风车。

  这会吴应成见了,随便问了问他的学车情况,他听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吴大哥,托你的福,我已经差不多学会了。

  可师傅说,现在像我这种人还不能拿驾照,你能不能帮个忙,给嫂子说说,让她在县里帮我整个名额出来。”

  吴应成一脸的无奈,不用说这嫂子就是张翠兰了,不待他回话,陈冲便一暴粟敲在他头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小子把事情想得太好了吧,驾驶员的名额那有那么好弄,你一没文化,二没背景的,谁能给你弄?”

  陈家全一听,脸上立时愁的不行,吴应成道:“你爸说的不错,这名额是十分有限的,不过你也别灰心,后面这东西会放开的,你用心学就行。”

  陈家全听了又是一乐,“吴大哥,你说的是真的?”

  吴应成点了点头,“当然是真的。”

  这家伙一听,又高兴了,急忙拉着吴应成去坐,又是倒茶又是锤背的,殷勤得不得了。

  一会,别的人也起来了,一个个给吴应成打招呼拉话,陈冲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馒头,想着吴应成来了,还抄了一盆白菜粉条炒肉。

  可不要小看这些东西,这个年代,很多地方都还很穷,别说是早餐,就算是午餐,很多人吃的也是清的可以数清米粒的稀饭和泡菜。

  吃完饭,吴应成让陈建伟几个人照看着生意,自己则带着陈冲、唐二山、陈亮平,往青河镇镇上赶。

  大清河很宽,街道就只修了西边一边,因为有跑船的人,整个街都是沿着河道修的,几乎每家每户门口都是长长的石柱、水泥柱。

  在镇口和镇尾,都有一个码头,只是现在已经过了汛期,河上已经没有多少大船,只有一些接人过河的小船。

  吴应成前世听人说,在2000年以前,这些小船都是过河的主要工具,五分钱一个人,不管大人小孩,都是如此。

  因此,青河镇两岸的人,平时都不怎么来往,都是的确需要到对面的时候,才会过河。

  之前吴应成已经打听过,他今天要找的曹英松就在河西的镇上,四人给了两毛钱上了船,吴应成轻轻一晃,那船便轻轻摇了几下。

  撑船的大爷把手中的竹竿往河边一撑,稳住小船,有些生气地道:“年轻人,你晃个啥呢,要是把船晃翻了,咱们都得掉进河里喂王八。”

  吴应成笑笑道:“大爷,你别介意,我只是想试一下,你这船到底能装几件席子。”

  大爷这才消了消气道:“年轻人,我看你还是第一次做老汉我这种船吧?”

  吴应成重活一世,自然不是第一次坐船,但他上一世在2000年之前,还没有来过镇上,的确是第一次做这种小船,“是的大爷。”

  大爷笑道:“难不怪,我这船就比一般的打鱼船宽那么一点,很不稳的,搭不了板子,上下货危险的很,拉个人就不错了,谁还敢拉成件席子这种重货。”

  因为涉及到运费问题,吴应成多问了一句,“大爷,那一般什么船才拉重货呀?”

  大爷看了看河面,指着远处一艘带蓬的机动船道:“看见没有,只有那种船才会拉货,不过一般都是都是往市里拉。”

  “那河对面供销社的席子呢,他们不过河吗?”

  “哦,他们都是做顺风船先到临县附近的通河镇,然后再用车拉,这样便宜,谁还运过河做什么。”

  “那要是有人扛席子坐船,你们让坐不?”

  “坐倒是可以坐,可也是有限度的,一般一两根席子,我们也不会说。可我们的船就这么大个地,要是三四根,我们就要加一个人的钱了。”

  “要是再多呢?”

  “反正三四根就加一个人的钱,要是超过二十根大席子,一个人扛着,就很有可能出事,我们就不会拉了。”

  “原来如此!”

  吴应成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能那么容易就吃了清河镇东边那么多席子了,除了他的童叟无欺之外,还有就是这条河,增加了他们的成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