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间不值得 第718章 真能忽悠

《人间不值得》第718章 真能忽悠

作者:老杨半仙 字数:2673 书籍:人间不值得

  “随便坐。”杨萌引领冯南正等人进入了自己的书房:“喝茶还是饮料?要不然喝两杯香槟?瞧瞧你们热的。”

  冯南道:“喝茶就好。看到杨先生的大茶海就知道杨先生是爱茶之人。我见过很多根雕大茶海,但是你这个造型真的很棒。不瞒你说,我家里有个价格不菲的黑胆石大茶海,但是如果你跟我说交换,我毫不犹豫的跟你交换。”

  书房里放着一个很大的根雕茶海。

  关于‘茶海’这说法最早是从福建而来。现在的茶海是指类似于茶桌的工艺家具,而在那边茶海最早的含义其实就是‘公道杯’。

  那边很多人喜欢喝乌龙茶,但是乌龙茶冲泡其实非常讲究时间的。十几秒的差距茶汤的味道就会大大的改变,为了避免茶汤口味不均匀,所以他们都会把茶汤先倒入‘茶海’里同时还可以沉淀一下茶叶渣,造型就跟个没有口的茶壶似的。

  但是现在‘茶海’一词则让商人赋予了新含义,就是用什么竹子啊、木头啊、石头啊,甚至紫砂做成的茶台------用这个喝茶听起来多优雅?

  杨萌听后招呼几人坐到茶海旁道:“你如果跟我换的话你肯定会吃大亏,我后面修了个人工湖不是?当时在修的时候挖出来一个大树根,也不知道是什么木头。不过咱这里想必也不可能是什么好木头。我本来打算让人给扔了,结果我身边一个小姑娘不让我扔。还给我整了这么个玩意。不管材质还是什么都比不了你的黑胆石大茶海。”

  “杨先生开玩笑了,这样的东西怎么能用材质来衡量呢。关键是里面的艺术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冯南正说道:“我平时自诩为‘雅人’,我家的书房一直是我的骄傲,结果到了杨先生这里我现在是自愧不如。就像这一幅《游鱼图》,我不用细看都能看出来这是八大山人的手笔。光这一幅画价格就在千万往上吧。”

  杨萌微微一笑:“好眼力。冯行长也喜欢字画?”

  “是啊,这是国之瑰宝怎么能不喜欢?所以我也略有研究。”冯南正道。

  旁边一个年轻女孩好奇问道:“冯行长,你怎么能确定这是真迹呢?”

  冯南正笑道:“八大山人是朱耷的自号,他画画有个特点,尤其是他的生涯晚期,不管是人物也好花鸟鱼兽也罢,清一色的‘翻白眼’。”

  “嗯?他为什么要画‘翻白眼’的呢?”年轻女孩继续追问道。

  冯南正解释道:“朱耷这人在汉国整个文化艺术史上应该是属于一个特别典型的流派,叫做‘前朝贵族苦逼派’,比如说李煜李后主、‘汉国梵高’赵孟頫都是这个‘流派’的。杨先生我说的可算正确?”

  “也别叫我什么‘先生’‘后生’了,叫我杨萌就好。”杨萌笑道:“您继续。”

  “那我就班门弄斧了!”冯南正继续对身边人解释道:“这朱耷和赵孟頫一样,都是前朝皇族,朱耷是朱元璋的直系子孙,生来就是皇室后代,据说他八岁能吟诗,十一岁时就画技了得。而且按照当年明朝的规定,这皇室子孙是可以不用参加科考的,而他非要自己去考还一举获得了秀才。”

  “才是个秀才啊。”女孩听后撇嘴道:“都说穷秀才穷秀才。这也厉害不到哪里去啊?”

  冯南正看了一眼女孩后笑道:“小璇啊,你可千万别被影视片误导了,以为‘秀才’这个称号容易考,其实想要成为秀才必须经过县试、府试、院士三次考试。真实的秀才牛着呢,每天国家给一升米以及鱼肉细盐,见官不用下跪不用磕头,县太爷想打板子还要先请报上级革了秀才名分才可以打,新官上任首先要了解本地多少秀才,这些人是不能碰的,而且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因为秀才政治地位高,考上秀才那就意味着提亲的人踏破门槛,还全都是名门大户的小姐,要不然不好意思去提亲!在古代只要你考上秀才?再穷的秀才也比你现在富裕。杨先生,我说的对么?”

  杨萌笑道:“冯行长博学。”

  冯南正笑道:“只是略有涉及而已。小璇,这朱耷放到今天就是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的那种人,又有权又有才,这么说明白了吧?但是他这华丽人生刚要开始的时候明朝灭亡了,而朱耷作为皇室宗亲,全家九十多口子人被屠杀,他的母亲弟弟藏身山洞得以逃生,但是他的老婆孩子在逃难过程中相继去世。于是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杨萌笑道:“这可以理解为一群人摸好牌准备打斗-地-主,你一看手里的牌起手五炸当地主,结果还没等到你出牌,大家把牌一扔不玩斗-地-主该打麻将了。”

  “这个形容精妙。”冯南正说道:“朱耷当时有首诗很能代表他的心境,那诗怎么说的?‘没毛驴,初生兔,嫠破面门,手足无措。莫是悲他世上人,到头不识来时路。’那时候他才十九岁,用毛没长出的驴刚出生的形容自己可见心情多复杂”

  旁边的一个男人道:“那他为什么改名八大山人呢?”

  冯南正却道:“杨先生,这事情还请你给我的手下解释一下吧,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杨萌微微一笑:“其实很简单,他是二十三岁遁入空门改名躲避追杀。而这改名也有学问,人家是文人不跟普通人似的那么简单的改名。他叫什么?朱耷!‘朱’字里面去了‘牛’就是‘八’,‘耷’字里面去了‘耳’就是就是‘大’,在古代‘牛耳’指的是什么?就是权力,这朱耷让人拿去了权力自然是失去了‘牛耳’,所以朱耷也就不再是朱耷,而是‘八大山人’。”

  “可是说了半天也没说这八大山人为什么画画翻白眼啊。”被称为‘小璇’的女孩说道。

  这下轮到冯南正解释道:“朱耷一生想要反清复明,但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等他五十九岁的时候发现康熙皇帝在位二十一年反清复明已经基本不可能了,于是这家伙把僧袍一撕,暴走二百里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南昌,整天在城里疯疯癫癫的,但是那段时间也是朱耷作品里艺术水准最高的时候,那段时间的八大山人作品特点就是‘翻白眼’,什么花鸟鱼虫人物画清一色的翻白眼。世界上苦逼的艺术家一抓一大把,但是通过‘翻白眼’来表示自己心情的八大山人是独一号。”

  冯南正接着说道:“晚年时期的八大山人已经懒得和人解释他的想法了,一个白眼解释他的一切想法。当然,人家这‘翻白眼’是翻出了一定境界的,你们看这幅画,你们不要光看它翻白眼,而是要和整幅画结合起来看它的艺术特点,你们也看到了,这笔墨是非常少的,正如他自己的诗里说的那样,‘墨点无多泪点多’。他有一副画叫做《涉事》,只有七八笔一幅画就画完了,但是那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画作。杨先生这幅《游鱼图》也是如此,几笔勾勒出一条翻白眼的鱼然后大片留白盖一方印章就完成了一幅画。他用小幅的画面和无限的留白给人留下了想象空间,就是越看越有味道。”

  “还有翻白眼!”小璇补充道。

  听了他话屋里几人哈哈一笑。

  一边的年轻男人道:“冯行长和杨先生都是博学之人。佩服佩服。”

  冯南正却摆了摆手:“我是岁数大了解这些不奇怪,杨先生才值得敬佩。你看他年纪轻轻却这么成功,这才是值得敬佩的。”

  杨萌摆手道:“没那么夸张,请喝茶。”

  冯南正端起茶杯看了一眼后尝了一口直接感叹道:“好茶!茶汤色浅杏黄,味道清鲜爽口,嗯。。。。。。汤味很醇厚,香气也很清芬。这是白茶,口感尝起来像是白毫银针。。。。。。但是又不像福鼎那边出产,倒是像是云南白茶晒青工艺的味道。杨先生,我说的可算正确?”

  杨萌笑着摇了摇头:“事实上除了白茶是正确,别的都是错误的。”

  “呃。”冯南正有点儿尴尬:“杨先生,愿闻其详。”

  杨萌解释道:“我家后院当时修人工湖的时候不知道怎么搞绿化,最后就种了一些茶树。这几年长得倒是不错,可是我们也不会炒茶发酵之类的工艺。觉得浪费这些茶叶也怪可惜的,干脆摘下来后放在主匾上晒啊晒做成了这茶,自己一喝味道还不错。不过数量并不多,自己喝着玩就是了。”

  冯南正听后一愣:“我们汉东市的自然条件并不符合茶树生长啊。怎么能长出这么好的茶叶?”

  杨萌笑道:“可能是家人打理的好吧。”

  冯南正再次尝了一口茶叶道:“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了,这里真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久闻杨先生书法水平极高,不知道可以不可以求一幅墨宝?”

  “当然可以!”超出冯南正的想象,杨萌竟然这么好说话?直接答应了他的也要求。

  但是当杨萌写完后所有人都哭笑不得。

  纸上四个大字“真能忽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