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间不值得 第524章 谁还没点儿小心机了?

《人间不值得》第524章 谁还没点儿小心机了?

作者:老杨半仙 字数:2706 书籍:人间不值得

  北都有各种各样的高级会所,‘洪园’只是其中一个。

  这里是一个庭院型建筑,他的前身是皇家的一个郡王府,现在则成了达官贵人们聚会的场所。

  其实像这样的顶级会所在北都有很多,而洪园规模并不大,只是个郡王府,规模还不到那些大的府邸的一半甚至更小,但是‘洪园’却是这所有会所里最顶级的那一家。是顶级名流聚集的场所。

  柳成虎告诉杨萌,那是因为‘洪园’里面别有洞天,而具体里面有什么他却不说,要给杨萌来点儿神秘感。

  杨萌把车停到了‘洪园’门口,这里是地道的王府大门。门外有石狮、灯柱、拴马桩及辖禾木等,大门内则是一道影壁墙。

  其实看看这里的大门就知道这里原来主人生前的地位。

  在封建时期,一切都要讲究规章制度,盖房子也不例外,如果超过了规章制度那就等着严厉的惩罚就行。不像现在,你只要有钱怎么盖都行!

  比如说清朝的规矩是‘亲王府基高十尺,外围围墙,正门广五间,启门三。正殿广七间,前墀周围石栏,左右翼楼各广九间,后殿广五间,寝室二重,各广五间,后楼一重,上下各广七间。自后殿至楼左右均列广庑。正门、广殿均绿色琉璃瓦,后楼、翼楼、旁庑均本色筒瓦。正殿上安螭吻,压脊仙人以次凡七种,余屋用五种。凡有正屋、正楼门柱,均红青油饰。每门金钉六十有三,绘画五爪云龙,座后屏三开,上绘金云龙均五爪,雕刻龙首有禁。凡旁庑楼屋,均丹楹朱户。其府库仓廪厨厩及袛候各执事房屋,随宜建置于左右。门柱黑油,屋均板瓦。世子府制,基高八尺,正门一重,正屋四重,正楼一重,期间数修广及正门金钉,正屋压脊,均减亲王七分之二。梁栋贴金,绘画四爪云蟒各色花卉。正屋不设座。余与亲王府同。郡王府与世子府同’。

  瞅瞅,别说房子大小了,连用多少钉子用什么颜色用什么图案什么装饰都给安排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

  陈海军就站在门口:“杨先生,我已经恭候多时了!”

  杨萌笑道:“那么客气干什么?你看你请客吃饭,我拖家带口就来了,现在是我要说不好意思!我说陈老板,我把车停在哪?”

  一个侍者走了过来:“先生,把车钥匙给我就就可以了。”

  杨萌把钥匙递给侍者后道:“谢谢。”

  “这是侍应生?”杨萌看着车开远后问陈海军道。

  陈海军点了点头:“杨先生,你不用担心你的车。不会有事的!这里虽然都跟媒体打好招呼,没有狗仔来找麻烦------你看北都那么多高档会所,可是有谁报道过这里?但是如果有普通老百姓看到这里的情况放到网上造成舆论也很麻烦。所以车都会停到专门停车的地方去。”

  杨萌摊开手:“我担心什么车?这车是柳成虎的又不是我的。”

  他之所以好奇问这话,实在是因为那服务生的衣服。

  杨萌曾经在汉东市的时候陪着齐昆去买过衣服。

  齐昆毕竟现在是博物馆馆主不是?现在也是天天西装革履。而尽管他现在在努力减肥,但是依然还是个胖子。他的衣服都是在‘HUGO BOSS’量身定做的,做这一套不要什么好面料就要好几万。

  而刚才那个侍者身上穿的,杨萌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也是‘HOGO BOSS’的订制西装!这还不算他的鞋子腰带领带之类的!也就是说齐昆现在的穿的可能还没有这里的侍者穿的好!

  一个侍者的穿戴都这么讲究,这里面有多奢华可想而知。

  在陈海军的引领下,几人进入了‘洪园’。

  嗯,看起来这里的原主人应该混的不咋地。

  为什么这么说呢?清朝的规章制度中没有关于花园的规定。而很多有钱有势的王府就会在花园上做文章,有的王府的花园和建筑物连接起来甚至比王府都大,也有的王府会选择择地另建自家花园,甚至去个自家花园要跑个几里地。而‘洪园’这里,花园是建在府内,就是个假山水池而已,不过倒是有点东瀛庭院风格的意思,简约不简单。

  这里的女服务员也很有意思。身穿淡绿色清朝宫女服,化着淡妆看起来极为淡雅。

  这倒让杨萌看到了很有好感,一般来说那些主打所谓‘宫廷菜’的酒店,里面服务生都跟赵丽蓉的小品里那样,身穿大红大艳头戴旗头脚踩‘花盆底’,说这是标准‘清宫宫女’打扮。

  这不是扯淡么?

  感谢那么多的清宫剧导演胡说八道,现在人们对很多清朝历史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比如说‘旗头’。

  想到清宫剧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女人头上那跟孔雀尾巴似的‘旗头’,皇后也是旗头、贵妃也是旗头、宫女也是旗头。。。。。。感觉只要是清宫剧,女人头上不整个‘旗头’那就不该是清朝,瞅瞅什么《康X微服私访记》《还X格格》之类的里面是个女人脑袋顶上都顶着个‘大拉翅’。

  事实上这种旗头诞生于清朝末期,有种说法是慈禧研究出来为了区分等级的,反正就算不是清朝末期也是清朝晚期的产物,最早见到旗头的画像是道光年间《西顶过会图》里有一个梳着类似于旗头的女人。

  你让康乾时期的女人顶个‘大拉翅’的旗头,这合适么?

  还有那宫女大红大艳的漂亮衣服,其实别说宫女了,就连格格郡主之类的都不会那么穿!

  那时候的贵族女性穿衣颜色普遍较深,除非她们遇到了重大节日要身穿‘吉服’会鲜艳一些,平时穿的衣服一般都是选择石青色之类低调的款式颜色。

  她们都这么穿更何况宫女!宫女除了老太后农历生辰的那个‘万寿月’外,压根就不能穿红色!而且梳辫子不戴旗头,脚穿白袜平底青鞋------根本不会穿那什么‘花盆底’!

  那些所谓的‘正宗宫廷菜馆’里面服务生的穿戴也就是蒙蒙外行而已。

  听了杨萌的解释,杨晓静等人恍然大悟。

  杨晓静却道:“我还以为宫女都会穿那‘旗鞋’呢,穿着那鞋走路多有意思?”

  杨萌笑道:“就你?连高跟鞋都穿不习惯还穿旗鞋呢?走一步摔三跤的主!”

  这‘旗鞋’倒是跟‘旗头’不一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满人祖先削木做鞋,那时候妇女要进山菜蘑菇、木耳之类的,为了防止被毒蛇咬伤,就穿着高鞋根的木鞋。

  这种高跟鞋和现在的高跟鞋不一样,更像是‘厚底鞋’,直接在脚正中间竖起一根鞋跟,有点儿像现在的高跷。

  如果是上粗下细的就叫做‘马蹄底’;有的上细下粗,叫做‘花盆底’,还有什么‘龙鱼底’、‘四闪低’之类的叫法,其实都是‘旗鞋’。

  如果宫女穿着这鞋干活?那才真叫要人命了!

  这‘旗鞋’是不断在增高的,初期的旗鞋下面的鞋底顶多也就是两三公分厚,后来清宫的女眷和贵族妇女的鞋底基本都是十五公分左右;而一些年轻的女孩的鞋底甚至能到二十五公分左右!

  不经过长时间练习能穿这么高的鞋么?

  就跟现在女孩穿高跟鞋一样,那时候的贵族女人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身高显得更高,也就显得体型更加修长,而且穿着这鞋走路走不快,所以看起来高雅许多。

  旗人女子穿旗鞋还有另外一层原因,那就是‘裹小脚’。

  清朝时期旗人女子是不裹脚的。但是那时候的汉国主要审美标准还是女人要裹小脚,那个时期汉族娶妻都是非小脚不娶。所以尽管那些清朝贵族女子身份高贵,可是在世俗眼光里,她们的大脚还是‘丑’的象征,然后她们就选择身穿高跟‘花盆底’,然后用裙子盖住自己的大脚用来‘遮丑’。

  事实上,这种‘旗鞋’对于汉国解放小脚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萌跟杨晓静等人解释完这些后,陈海军给杨萌鼓掌道:“杨先生确实博学,这和你的年龄还真不相符。”

  杨晓静得意道:“我哥可是汉东市图书馆里的名人,他原来天天在图书馆里泡着。”

  “诸位客人,我们已经到了。”女服务生拉开一扇门,这个房间相当大,里面有三张餐桌,而李筱青他们已经来了。

  看到杨萌过来,李筱青笑嘻嘻的跑到杨萌身边打招呼道:“杨哥!谢谢你请我和同学们来吃饭。”

  而这时候李筱青的同学们也都起身,杨萌急忙招手:“都坐下都坐下,你们是筱青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别那么客气,你们也别谢我,要谢就该谢这位陈老板,今后你们如果走演艺圈的话说不定还要和陈老板打交道呢!”

  其实他不说这话,李筱青的同学们也是心知肚明,他们从陈海军给李筱青的名片里知道了陈海军的身份,所以他们才来这里想要看看有没有好的机会。

  杨萌还为他们考虑穿自己身穿休闲装过来,看看李筱青的同学们,男的西装革履女的礼服美妆。

  啧啧,这年头谁还没点儿小心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