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雨江山之金戈铁马 第22章 娇美娘月夜吐真情

《风雨江山之金戈铁马》第22章 娇美娘月夜吐真情

作者:谷峰泰然 字数:3314 书籍:风雨江山之金戈铁马

  时至深夜,一弯清月映现在晴空万里的夜幕下。如水的月光透过卷起的帘子,静静地洒在窗台上。

  一簇倩影映照在寝宫外的墙上,轻轻地走着。

  “吱呀——”一声,寝宫的门被推开了,走进一个俏佳人,手捧着一碗清茶,走了进来。

  一股清香裹挟着女子的体香传入陆稷的鼻间,他抬起头,连忙放下书卷,笑问道:“洛川,你怎么来了?”

  那迎面的俏佳人便是洛川,只见她放下清茶,走到陆稷身边,笑道:“我见陛下不在御书房,猜想您八成是累了,回寝宫了,所以就准备了一盏清茶,给您养养神。”

  说完,她轻轻蹲下,伸出一对纤手,给陆稷按着双腿。

  陆稷低着头,一双眼看着她,五味杂陈。

  洛川抬起头,看着陆稷犹豫的眼神,笑问道:“陛下今天和以往不一样了,您有什么心事吗?有什么事你可以跟奴婢说说?”

  陆稷看着她,不知如何开口,他也不知道他在犹豫什么,他十分喜欢这个对他好的女子,他十分想娶她为妻,可是自从他见到了王姑娘,他突然不这么想了,他想娶王姑娘为妻。

  可是,转念一想,王姑娘爱的是她的表哥宁宇,她的心里几乎没有他的位置,说不定哪天她就会随她表哥去了晋国,从此与他老死不相往来。

  想到这儿,他一阵苦笑,伸手摸着洛川的脸庞,说道:“朕打算立你为后!”

  洛川被他这一言一行一时怔住,不知所措,替陆稷捶腿的双手一下子无处安放。

  陆稷见她如此,问道:“你不愿意?”

  洛川眼中早溢出热泪,激动地连连点头,说道:“奴婢愿意,奴婢得陛下垂怜,此生足矣!”

  陆稷拉起她,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垂怜,是爱!你对朕有情,朕又如何能对你无爱?”

  洛川听了他的话,靠在了陆稷的怀中,说道:“奴婢对陛下有情,是因为陛下对奴婢有恩,陛下还记得奴婢说的那个救奴婢的少年吗?那人就是陛下您自己,或许陛下忘了,但是奴婢记得!”

  陆稷叹了一声,说道:“这一切或许就是命中注定吧。”低下头看着洛川的娇容,他突然有了一股冲动,翻身便将洛川压在了身下。

  他开始去褪下她的外层的红镶边白色外衣,眼神温柔地看着洛川。

  洛川突然按住了他的手,陆稷有些诧异地看着她,她笑道:“奴婢想在大婚之时,以完璧之身交给陛下。”

  陆稷一听,也为自己的唐突颇感惭愧,连忙翻身坐起。

  洛川如一只受惊的小羊,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小声说了句“奴婢告退!”便要离开。

  她刚要走,却被陆稷一把攥住。她有些疑惑地转过头来,陆稷冲她笑道:“你该说臣妾。”

  “啊——”洛川一时惊叫,脸色转而有些潮红,点了点头,小声地哼道,“臣妾告退。”

  陆稷听了,这才放开她的手,见她一溜烟逃出去的背影,他摇了摇头,笑道:“这就是女人。”

  随着第一缕曙光冲破高高的宫墙,照射在青龙殿前的高台上,宫中响起了阵阵号角声。清人尚武,号角声作为唤醒清人内心的热血的象征,为历代清人所沿用。

  陆稷的寝宫如往常一般,洛川并一众宫人伺候着他洗漱用膳。

  一名甲士进来,禀报道:“陛下,丞相、帝师、御史大夫三位大人求见!”

  陆稷将一口水吐掉,皱了皱眉,自言自语道:“这么早!”而后,摆了摆手,让甲士带他们上来。

  三人一进入寝宫,连忙叩拜。

  徐寅率先说道:“臣等未等早朝,扰了陛下用膳,请陛下恕罪。”

  陆稷摆了摆手,让宫人们将早膳退去,问道:“有什么事?”

  徐寅答道:“陛下昨日说要见齐使,臣等来请示,是否是在朝议时安排?”

  陆稷站起身来,伸手说道:“不!带他去城外大营!朕在那里见他。”

  徐寅疑惑地问道:“自历代以来,先帝们接见各国使臣都是在宫城之内,怎么今日要去城外大营?”

  陆稷笑道:“历朝历代,有哪一次是外国使臣前来求援?接见的意义改了,自然规矩也得改!”

  徐寅只得点了点头。

  陆稷又说道:“传令城外大营,所有军士立刻集结,准备检阅!”

  徐寅有些为难地说道:“城外清军此时都在休息,怕是不宜检阅。”

  陆稷摇了摇头,说道:“你告诉文聘,所有清军必须立刻集结,不仅要操练,还要展现我大清的士气!”

  徐寅点了点头,与佟多伦、王泽两人退下了。

  护城河的北岸,一辆马车在一众齐人马队的引领下,迎着晚春初夏的暖风,缓缓地前进着。

  随着前方的马队首领一声吆喝,整个马队全部停了下来,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座巨大的营盘,前后纵横数十里,最引人注目便是那杆迎风飘扬的“清”字大旗。

  在这里,可以听见营盘里军士操练的喊杀声,震得这一众马队只感觉耳膜快破了,似乎还有天地震动的幻觉。

  马队中的士兵们三言两语地议论着,马车的帘子被马夫揭开,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华丽的服饰凸显了他高贵的身份。老者拄着一根花纹精巧的拐杖,一身水气,举止间有南人的气息。

  老者抬头看了看清军的营盘,点了点头,惊叹道:“风云骤变啊,清人的变化真是令人又惊又怕!”

  营盘内传来一阵嘈杂声后,便见一个中年男子穿着一身朝服,身后两名年轻将领,领着一众士兵走了出来。

  那男子快步迎了上来,满脸笑意,作揖道:“王相远道而来,徐寅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老者摆了摆手,笑道:“徐相多礼了,贵国军垒迎客,可是别具一格。”

  徐寅弯腰伸手,笑道:“我国人尚武,王相别见怪,请——”

  话下,只听“哗啦——”一声,随着清军甲士干净整齐地正步,为马队让开了一条道。

  老者一边走,一边扫视一旁的军士,指着两位年轻将领,笑问道:“人言文聘快如风,康超猛如虎,这两位将军怕就是文将军和康将军吧?”

  徐寅在一旁笑而不语,康超、文聘一身白袍黑甲,头上的发髻裹着黑色巾帼,一左一右,面无笑意,对着老者抱了抱拳,说道:“谢王相夸奖。”

  徐寅引领着齐相走过校场,便见校场上气势磅礴,数以万计的铁骑列阵而动,战甲鲜亮,兵戈整齐,形成了无数个黑色铁方块。虽然是列阵而动,铁骑的方阵却丝毫无乱。骑士们一身黑色铁甲,唯有头部帽缨是一片白色,左手持盾,右手握着长矛,坐下的战马也都披上了铁甲,一人一骑,几乎是同时动、同时静。

  随着高台上的旗将一挥令旗,清军铁骑在整齐有力的喊杀声中迅速变阵,由方阵变成三角阵,宛如一把把黑色的利刃,便要插入来犯之敌的腹中。

  见齐相看得出神,徐寅得意笑道:“这不过是新军操练,还没征召几日,在下一时疏忽,给齐相献丑了。”

  齐相瞪大了眼珠,就连白色的胡须也翘了起来,惊讶道:“新军已然如此骁勇,那老兵可还了得!”

  徐寅笑而不语,继续引领着齐相前往大营,而齐相仍时不时回头瞧一瞧操练的清军。

  一进大营,齐相便觉得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两边站着两排清军的将领,一个个都面色冷峻,挺立着身板,一言不发。最中间坐着一个青年男子,虽然一身戎装,可是头上的镶有蟠龙图腾的发冠和一脸的傲气早已凸显了他的身份。

  徐寅上前叩拜道:“禀陛下,齐国使臣觐见。”

  陆稷扫视了一眼齐相,一手托腮,一手敲击着案桌,笑问道:“你们齐国没人了吗?派你这么个行将就木的老者前来,这万一路上有个冷热不济,可如何是好?”

  陆稷刚说完,下面的将军一片哄笑。

  齐相一听,作了作揖,笑道:“老臣谢陛下关心,老臣虽然老矣,但陛下岂不闻老当益壮?我齐人虽身骨老迈,然志不老,即使行将就木之际,也愿做一把干柴,燃烧自我,照亮我齐国国运!”

  原本的哄笑声顿时停了下来,陆稷也收敛了笑容,问道:“听说你齐国被围,国难当头?”

  齐相点了点头,说道:“不瞒陛下,我齐国确实陷入重围,在下奉我主一命,请贵国出兵,共驱北患!”

  陆稷有些为难地说道:“清燕盟好,我清军若是出兵援齐,岂不是背上背叛盟友的不义之名?”

  齐相答道:“臣久闻陛下信义,可是燕国绝非信义之徒,陛下试想,燕军攻打我齐国,为何却要在江城、滨江驻扎五万大军,这分明是想在灭齐之后,再一举灭清。所谓唇亡齿亡,古来有之,臣替陛下担忧。”

  陆稷又问道:“我清国刚经大战不久,军民疲敝,百废待兴,怕是无力供养军需?”

  齐相笑道:“贵国无力供养军需,我齐国却是积粮充裕,贵军的一切给养辎重,皆可由我国供养!”

  陆稷仍然有些为难,沉默不语。

  齐相进一步上前说道:“此外,为表清齐盟好,我主愿将临江九郡尽数用作贵国养兵之地,在朝之日绝不收回!”

  一旁却传来厚重的笑声“齐相当我军是流亡贼寇吗?用区区一个临江换我大清军士的性命吗?”

  齐相顺着声音一瞧,一位穿着黑色纱衣,头戴白玉冠的老者走出行列,朝他作了作揖。

  齐相笑着回礼道:“阁下便是佟相吧,闻阁下作为帝师,是为清国之骨梁,在下敬佩。方才听阁下之意,是觉得我临江太小吗?那可是南方富庶之地,天下财源悉从其出!”

  那人便是佟多伦,他笑道:“临江弹丸之地,我们要南州四十二郡,少一地都不行!”

  齐相一听,大惊失色,连退了数步,瞪大双眼,说道:“什么?!那可是我齐国的半壁江山,贵国也太狮子大开口了吧!”

  徐寅笑道:“齐相,不是我们贪心,实在是各有各的难处,我清军出兵,不仅要背负骂名,还要受到国内长老的反对,若是没有足够的回馈,如何说服他们?”

  见齐相仍然愤愤不平,徐寅继续说道:“若是您不答应,那燕国便是一马平川,别说南州难保,怕是整个齐国都会沦陷在北方铁蹄之下,孰轻孰重,还请三思!”

  良久,齐相咬了咬牙,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好吧,我齐国愿意割让南州四十二郡。”

  徐寅笑道:“不是割让,是养兵!”说完,拍了拍手。

  两名甲士托着一个长长的竹筒走了进来,其中一名甲士将竹筒内的地图展开铺平在地上。徐寅将一杆毛笔递给齐相,笑道:“请!”

  齐相看着地图上的南州,双手发颤,一时间不敢动弹。

  却听一声断喝:“怎么?王相不愿意?”原是康超在一旁喊了一句。话下,清军的将领们一齐抽出宝剑,看着齐相。

  齐相被清军将军一时震慑,再看看陆稷,却在闭目养神,对眼前情状不闻不问,心中明白,这一切不过是陆稷一手策划的,只得叹了一口气,心一横,闭着眼睛,颤颤巍巍地划出了南州之地。

  徐寅立即迫不及待地拿过地图,呈交给陆稷。

  陆稷看了看地图,对众将领呵斥道:“这是你们的待客之道吗?都给朕退下!”

  康超、文聘等将军立即放回宝剑,低头答道:“喏。”便一个接着一个退了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