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六章 唐健的升官之路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六章 唐健的升官之路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3772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二日一大早,唐健奉旨上朝,参与文武百官的早朝。北京的春天依然有些阴冷,特别是像这样的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唐健就开始准备上朝官服,对于唐健来说,这是第一次参与直接面对这个时候大清最高统治者的早朝。

  早朝的地点是养心殿,自从慈禧垂帘听政之后,文武百官的上朝地点便该在此殿。唐健一大早,跟着一大群官阶不同的文武百官从宣武门开始入朝。

  文武百官大多数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年轻的一点也是三十岁的中年人,少有像唐健这样二十来岁的京官,唐健在这一圈人中显得特别的突兀。

  所幸,从玄武门进入紫禁城并没有花费太多的时间,只不过唐健还是被一路上奢华的宫殿所震撼。后世的故宫虽说唐健也来过不少,但那些多是后世仿制的,其实不是算紫禁城的原貌,进到紫禁城唐健才发现什么叫真正的奢华,什么叫做皇家生活。

  鎏金琉璃砖瓦,朱红朝柱,宫殿两旁铜质的玄武朱雀,青铜雕塑、精致瓷器,到处显现的是一片珠光宝气,显示着皇家的威严。

  很快的,众百官来到了养心殿的大殿上等待,因为皇帝和太后没有来,众大臣也在开始闲聊,无非是什么时候纳了新的小妾,谁家的黄毛鹦鹉会讲人话。另外几个翰林在打着哈欠流鼻涕,一看就知道鸦片抽多了。

  只有少数的几个大臣在谈论着国事,唐健转头看去,原来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和南洋大臣刘坤一等几位洋务派的大臣在一旁讨论着。

  唐健暗叹一声,清朝的大臣中也就几个人算的上是办事的。

  这时,司理太监扯着尖锐的嗓子叫道:“皇太后,皇上驾到!”

  众大臣立马停住谈论,站在各自自己的位置,拂下两袖跪倒在地,齐声道:“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光绪帝坐定后看了眼帘后的慈禧,慈禧微微点头,光绪这才说道:“众臣平身!”

  众大臣应道:“谢皇太后,谢陛下隆恩!”

  然后,众大臣“刷刷!”一起站起来,分列两旁,微微低着头。唐健心中叹道:“这就是清朝的早朝啊!和自己想象中一点也不一样。”唐健斜眼瞄了一下端坐在巨大牌匾“中正仁和”下地龙椅上的光绪。

  光绪帝比自己相信中的要年轻,面目清秀,只不过面色苍白,眉目中有一种不符合他这个年龄的阴郁,隐隐中有病态。

  唉,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过窝囊的。

  光绪帝扫视了一下殿下的大臣,问了句:“众大臣可有事要奏啊?”说话的同时看了一看几位都察院的大臣。

  几位都察院的大臣心中一惊:“难道那几位举子胡闹上书的事情皇上知道了。”虽说现在是慈禧老佛爷说了算,但皇上还有有处置几个大臣的事情的权力,当下几位都察院大臣吓的是冷汗淋淋。

  这时,右边的大臣队列中,走出一人,朗声道:“启禀陛下,老臣有事要奏!”

  唐健认识,这人正是两广总督张之洞,只见张之洞作揖鞠躬道:“陛下,倭人欺人太盛,侵我东北为先,制造旅顺惨案,依仗新建舰队,先入旅顺,再战威海,虽我大清北洋水师浴血奋战,无奈战力孱弱,被日军舰队乘机打败。现更是依恃武力,逼迫我大清与之强签合约。那东洋日本乃东夷小国,本是我朝藩属,却依仗巨舰,侵我大清国土!现在北洋水师已失,望陛下准奏,重建我大清水师,保卫大清国土!”

  光绪帝同样痛恨日本,他没有想到日本如此狂妄,本是藩属之国,却敢侵犯大清海疆。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花费无数的北洋水师竟然全军覆没。光绪深知现在大清处于风云飘摇中,作为这个国家的皇帝,年少气盛的他早就向一展雄略,实现中兴之梦。

  可是……..光绪帝心中叹了一口气,转头看向了帘子后面的慈禧。

  其实此时的慈禧同样心中气恼,一向对自己俯首称臣的东洋日本竟然敢犯大清之威,依仗船坚炮利,轻易侵占东北,最后还将北洋水师打败了。

  慈禧很生气,因为日本打乱她的寿辰,让自己重要的六十大寿也过的不安生。现在在合约中还要各占台湾和辽东半岛。割让台湾还忍的过去,可是日本人却要割让辽东。

  辽东是什么地方,是大清的龙兴之地,辽东没了,大清的根基就没了。这叫自己如何去面对驾崩的咸丰帝啊。

  而且,满朝文武知道是自己用北洋水师的军费去修园子,满朝文武心中颇有怨言,虽然自己并不怕大臣们会做什么,但自己的面子子挂不出啊。小日本是蹬鼻子上脸,这口气自己也实在咽不下去。

  慈禧本来想说:“哀家准了!”但是并没有说出口,她想要看下更多大臣的反应,所以当光绪投来询问的眼光的时候,慈禧没有说话。

  光绪见慈禧没有说话,只能暗暗地攥紧了拳头,额头上沁出密集的汗珠。

  张之洞仍旧站在远处,等待着光绪帝的回答,可是很久,光绪帝依然是端坐在龙椅之上。一些旧臣眼睛流露出幸灾乐祸的眼神: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汉臣,以为手中有了几个工厂就了不起了么?

  这时,又有一个大臣走了出来,正是南洋大臣刘坤一。刘坤一上前一步,恭敬的说道:“太后,皇上,大清海疆辽阔,若无精兵巨舰守卫,恐怕日后不只是日本这样的弹丸小国敢侵犯我大清国土,就连南洋附属之国也敢捋我大清虎须!新建海军之举,迫在眉睫,万万不能再拖!”

  一些旧臣瞪着眼睛,吹着胡须骂道:“刘大人,你这些话怕是有些危言耸听了。我大清堂堂天朝上国,南洋小国岂敢轻易动兵,有皇太后主政朝纲,尔等宵小,岂敢犯我国威?”

  刘坤一面部表情,突然跪倒在地,大声说道:“往太后陛下批准!组建海军之事,迫在眉睫!”

  张之洞也随着刘坤一跪倒在养心殿上,虽然他与刘坤一本有间隙,但组建海军之事关系东南沿海稳定,刻不容缓。

  其他洋务派的大臣纷纷跪倒在地,齐声呼道:“望太皇太后,陛下批准!”,纵观整个养心殿,有近一半的大臣跪倒在地,齐声而呼,其中不乏一方大员,手握强兵之类的大臣,还包括北洋新军总统袁世凯。

  光绪帝依然紧紧地握着拳头,这些大臣所言之事,他和何尝不知,连东洋小国都敢侵犯大清疆土,作为大清朝的皇帝,虽然是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此时听到几位大臣的肺腑之言,内心澎湃,几欲拍案而起。

  就在这个时候,慈禧发话了,轻咳一声:“这件事,哀家准奏了!”

  光绪帝暗暗舒了一口气,跪倒一片的大臣纷纷谢恩。

  慈禧又说:“哀家也老了,也累了,这些事情还是叫给你们这些你年轻一点的人去办吧!一定要重振我大清国威!”

  刘坤一、张之洞纷纷叩首谢恩,一些大臣甚至感动地痛哭流涕。

  慈禧说道:“众臣子们也知道,大清跟日本打的这场战花了不好的银子,现在又有赔款,国库空虚啊!”

  张之洞早就听出了慈禧的弦外之音,连忙说道:“老臣愿意联合江南士绅,捐赠部分银两,另外,大清一些官商合办的工厂也可以为大清新的海军献上微薄之力!”

  慈禧笑道:“这就好,这就好!大清有你们这些忠臣,中兴有望啊!”随后慈禧又问道:“那由谁来担任水师提督啊?”

  刘坤一、张之洞同声应道:“由原北洋水师从二品总兵唐健担任最佳!”

  慈禧疑问道:“哦,唐总兵是哪位啊?哀家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

  这时,唐健适时的站出来,上前几步,跪倒在地答道:“卑职就是原北洋水师总兵唐健!”说完,微微抬了起头。

  慈禧微微眯了下眼,看清了唐健的容貌,心中想到:“此人长得其貌不扬,身体肥胖,看起来不像个可用之人。”,便说道:“为何要用此人,哀家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唐健要是心里知道慈禧在心中这样评价他,恐怕会暴走吧!唉,还是,这个胖子的身子惹得祸啊!

  张之洞答道:“皇太后,唐总兵年轻有为,黄海一战中,唐总兵以自制鱼雷击沉日舰‘吉野’号,又以十余人之力,重创日本第二军指挥部,日本的大山岩大将就是死在了唐总兵的手下!”

  慈禧微微惊讶一下:“哦,果有此事?若是真的,那唐总兵真的是年轻有为,文韬武略,不愧是我大清将才!”

  这时,李莲英凑了上去,笑道:“老佛爷,这件事奴才也是听过的。听说这唐总兵是英国留洋回来的,还能够自己造鱼雷,听说还能设计巨舰呢!现在大街小巷上都传疯了,说这唐总兵就带着十一个人就把日军的老窝给端了,可有趣了。”

  慈禧呵呵的笑道:“没想到,我大清还有这号人物,倒是哀家眼拙了,没有发现。小英子,给唐总兵打赏。”

  “喳!”李莲英答道。

  随后慈禧又说:“不过,这唐健毕竟太过年轻,担任如此要职,恐怕有些不妥啊!”

  唐健知道这慈禧还在怀疑自己的能力,便微微一笑:“启禀皇太后,臣有一事相求!”

  慈禧道:“讲!”

  唐健说:“皇太后,卑职有办法将辽东半岛要回来!”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连堂堂的李中堂李大人都斗不过这日本人,这唐健也太狂妄自大了吧!年轻人就是喜欢说大话。

  唐健置之不理,继续说道:“唐健原在此立军令状,如若收不回来辽东半岛,卑职愿意降职入狱!”

  慈禧饶有兴致的看着唐健一眼,觉得越来越有趣了,高兴的说道:“好,只要唐健帮助大清收回辽东半岛!哀家封你为水师提督,正一品!”

  唐健不紧不慢的说道:“皇太后,卑职还有一事相求!”

  慈禧道:“准!”

  唐健接着说:“希望太后先任卑职为外务大使,这样卑职才有身份去游说各国领事!”

  慈禧笑道:“准了,准了!”

  唐健再次跪下,笑着答道:“谢皇太后!”

  除了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眼中有点不可思议,其他的守旧大臣眼中尽是鄙夷之色,这个小子太不知天高地厚了,每个人都等着唐健完不成许下的承诺然后锒铛入狱。

  ………………

  兵贵神速,第二天,唐健利用新的外务大使的身份,开始在天津的各大使馆游说各国大使。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沙俄就对东北有了强烈的占有欲望。沙俄皇室对土地有着一种近似疯狂地渴求。沙俄疆域横跨欧亚,然而欧洲沙俄在积极的寻求对外港口,无奈无力和欧洲列强争霸。最后,把希望寄托了在远东的不冻港,而日本割占辽东让沙俄感觉到了利益受损。因而在唐健的游说下,沙俄决定联合其他各国,阻止日本割占辽东。

  德国快速的崛起在欧洲引起了法国的恐慌,法国认为自己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便联合沙俄组成同盟,所以德国愿意帮助沙俄谋取远东利益,积极支持沙俄干预中日的议和,让俄国支持德国在东亚的扩张,同时,也希望借此机会削弱俄法的联盟。

  法国同样希望能在远东得到更多的利益,并且觊觎台湾,而对日本并无好感,因而也支持两国干涉中日议和。

  英国和美国因为各自的利益不同,并没有参与到干涉中日议和的事件中,全部宣布中立。

  其实,这些不过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唐健只不过披了个说客的外衣,实际上自己并没有出多大的气力。

  最后,便有了一九八五年四月二十三日,饿、法、德三国向日本政府发出通告:今日本国割占辽东,既有危害中国之首都(北京)之虞,也让朝鲜国之独立有名无实,有碍维持远东之和平,故今劝谕贵国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并且限定日本十五天之内回复,最后还开始准备派遣军舰驻守东北。

  日本竭力想要保住议和成果,但三国态度强硬,英美两国纷纷中立,再加上日本联合舰队在与北洋水师的海战中同样损失惨重,无奈,伊藤博文最后宣布归还辽东,但要清廷用三千万两白银赎回。

  PS:今天的第一更,四千字大章,大家是希望两千字两更,还是四千字一更啊,顺被求点收藏,还差一点就可以符合强推标准了,大家给点力,轻轻动下鼠标收藏下,强推就爆发啊,一天至少不低于一万字的更新!大家给力,我也给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