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十章 终于有人冒头了!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十章 终于有人冒头了!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723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当李先生将《新土地法》念完之后,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欢天喜地,而愁的则是那些囤积大量土地的地主了。八一中文网 ( >]).〉8?1〉

  两个家丁慌慌张张的回到了黄府,只见黄府内厅之上,黄仁贵正悠闲自得的躺在自家的太师椅上品茶。

  将两个家丁一脸惊慌的跑了进来,黄仁贵一脸的不悦问道:“什么事这么慌慌张张的啊?”

  其中一个尖耳猴腮的家丁将今天在街口贴出榜文上的内容一五一十的说给了黄仁贵听,黄仁贵听完,一脸的怒色,他将手中的小茶壶扔在地上,恶狠狠的骂道:“这新政府的人简直是欺人太盛,我黄家的土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不偷不抢,他们凭什么说收回就收回啊?”

  “爹,怎么了?怎么生这么大气啊?”这时,内室里听到吵闹声的黄仁贵的儿子—黄大任挽着衣袖,虎着脸走出来。黄大任一脸的横肉,朝天鼻的两个大鼻孔里长着黑黑的鼻毛,旁人看起来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一看就知道不是好人。

  黄仁贵愤愤的将刚刚那件事情又说了一遍,黄大任听完,一声冷笑:“凭

  什么说强制征收就强制征收啊,我们黄家也不是纸糊的,不是谁想欺负就欺负的!”

  黄大任之所以说的这么有底气,那是因为他们黄家不仅拥有陵县最多的土地,还有陵县最多的护院,黄家的护院足足有四五十人,每个都是膀宽体壮的大汉,拥有长枪短枪二十多支。

  当初在前清的时候,连那个时候的县太爷都惧怕他们黄家三分,所以他们才这么有恃无恐。

  另外一个胖乎乎的酒糟鼻家丁说道:“可是我听说陵县刚上任的那个县长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是武汉方面派来的,要是他们来硬的,我们也……”

  黄仁贵一脸的桀骜,说道:“怕什么,现在不管做什么都认个理字,我们黄家又没有犯法,那个新来的毛小子县长还不敢乱动我们?”

  “对,爹说的有理,再说咱们有枪,怕毛啊!”黄大任一脸不惧的说道。

  就在黄氏父子两人在内厅大放厥词的时候,突然黄家的管家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老爷,少爷,县政府的王队长过来了。”

  “哦,王博涛来这里做什么?”黄仁贵疑惑道。

  “他身后来带了一队警察,总共有十几个人,气势汹汹的,不像是好事。”管家说道。

  “走,出去看看,我还就不怕这姓王的会吃了我。”黄仁贵起身道。

  “爹,我跟你去,顺便召集护院,我就不信姓王的敢在我们黄家撒野。”黄大任气冲冲的说道。

  黄仁贵带着管家和两个家丁出来内厅,来到大门口,正巧看到门口的护卫将王博涛等人拦在了门外。

  黄仁贵皮笑肉不笑的两步上前,问道:“哦,原来是王队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王博涛转过脸,看见是黄贵仁,轻蔑的一笑,说道:“黄员外不用客气,我这次前来是奉了我们县长的命令,我们县长想请黄员外到县政府喝喝茶,顺便谈一下征收土地的事。”

  黄仁贵嗤笑一声,不客气的说道:“王博涛啊,不要以为你换了一声华夏政府的警察狗皮就敢来我黄府上撒野,当初前清的时候,你在衙门当捕头还不是对我黄家客气三分,怎么着?当上了县政府的警察队长就敢来我黄家耀武扬威了?”

  王博涛冷笑道:“黄员外,我们是吃公粮的,公务在身,县长的命令我们不得不听,黄员外,你还是老老实实的跟我们走一趟吧!”

  “放肆,姓王的,三天不见你就敢上梁揭瓦了啊?”这时,黄大任带着几十个护院满脸凶煞的冲了出来,指着王博涛的鼻子骂道。

  王博涛看了一眼嚣张的黄氏父子,不卑不亢的说道:“还是劳烦黄员外跟我走一趟!”

  “怎么?想来硬的?”黄大任一声令下,那几十个凶悍护院纷纷举起了长短不一的枪对准了王波涛等人。

  王博涛身后的十几个警察吓得往后面退了一步,紧张的将手放在了腰间的枪套上。

  王博涛示意众警察不要惊慌,随即对黄贵仁父子厉声道:“黄员外,华夏政府的最新法律中规定,民间私藏枪械可是犯法行为,你们这是在暴力抗法!”

  黄贵仁一边剔着指甲,一边嚣张的说道:“王博涛,你真当我是吓大的啊,回去告诉你们那个黄毛小子县长,我黄仁贵今天还就不去了,看你能把我怎么办?”

  黄仁贵仗着山高皇帝远,而且家中又有几十杆枪,对王博涛这些警察都有恃无恐。

  王博涛呵呵冷笑两声,随即不再说话,带了十几个警察离开了黄府。

  黄大任见王博涛远去,放肆的大笑道:“狗就是狗,就算换了一身皮,在我们黄家的面前不照样认怂!你说对吧,爹?”

  黄仁贵满意的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对着众护院说道:“大家都把招子给我放亮点,要是再碰到政府的人,千万不要给我客气,在我们黄家的面前叫板,那黄毛小子县长还得多吃几年奶呢!”

  黄仁贵说完,黄家的院子里爆出一阵大笑。

  不久之后,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总统府的办公室,唐健接起电话,听着电话里详细的报告,然后高兴的放下电话,对严复说道:“终于有人冒头了!”

  “那就该轮到军队行动了!”严复也笑呵呵的说道。

  唐健旋即亲笔书写了一份最新的命令,将秘书叫了进来,然后将那份命令交给秘书,说道:“马上以电报的形式给陵县县长。”

  交代完事情之后,唐健重重的舒了一口气,说道:“刚刚陵县那边来电,说是有一个姓黄的大地主不配合土改,还暴力抗法,看来全国的武力土改要拿这个倒霉的黄姓地主开刀了。”

  “呵呵,这也是被迫之举嘛!要想真正完全的推行新土地法,一些顽固的大地主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就范,所以,必须要杀只鸡给猴子看,要让那些顽固的猴子们看清这次政府土改的决心。”严复挥舞着拳头说道。

  唐健赞同的点了点头。

  在华夏建国初期,唐健在前清大的统治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保留很多的政府机构,不过对于当地的一些什么省长、市长、县长等当地政府脑,则由中央亲自委派。

  像一些前清时候的衙役都被改编成了当地的警察,维护当地治安,不过这些警察要经过严格的政治教育才能再上岗,对于一些前清的渣滓,新政府则会完全的剔除。

  而且,为了配合这次《新土地法》的推行,唐健在全国各地都配备的武装军队,军队是现成了,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完全配合地方政府武力推行土改。

  此次唐健是下定了决心要把土改进行下去,前人总结了一句话,叫:攘外必先安内。

  如今国际局势复杂,英国对西藏虎视眈眈,东北三省又在俄国手中,新疆随时有可能会在俄国人的支持独立。

  所以,唐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国内局势,先安内,这样才能够抽出精力来专门对付来自外界的敌对势力。

  自华夏建国之后,唐健推行了一些类行之有效的政策,实行免费教育的举措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修建铁路兴建工厂的资金也有了着落。接下来不久很快就会行华夏纸币,收回经济大权,再也不会担心列强会控制了华夏的经济命脉。

  而此时正在积极推行了土地改革又是所有事情的重中之重,如今华夏土地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是农民,只要处理好了农民的土地关系,让四万万人口站在新政府的这一边,这样华夏政权才能够稳固,国家政局才能够长治久安。

  而推行土地改革必须要慎之又慎,稍有不慎的话可能又会引起一场最新的内乱。

  因而唐健在推行土改之前,充分调查了全国各地的土地情况,现拥有一千亩以下的地主占了七成,而拥有万亩以上的地主则占了一成,其中在这一成中又有十万亩以上的级大地主则占了一成。

  唐健在制定新的土地法之前充分了解的土地现状,所以他才会结合国内的具体国情制定出了这一份适合国内国情的土地法,这样不会损害大数地主的利益,不至于将他们推向了政府的对立面,避免了潜在的不安定因素,这样的土改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但是在这些大地主中,他们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地方武装,所谓民团,这是在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率先招募乡勇组成湘军而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这些大地主见政府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绝对不会乖乖的拱手将土地交出来,对于这些抗拒土改的大地主,唐健采取的是武力镇压!

  必须要流一些血,掉几颗脑袋,,这样那些顽固的大地主才会明白此次政府推行土改的坚定决心!

  ps:今天的第二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