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七章 发行纸币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七章 发行纸币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806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唐健站在台上,轻咳一声,说道:“感谢在座的各位能够赏光,参加华夏建国以来次召开的全国工商会议。( 八(一中[[〔文[ [ ]]}.)”

  台下的所有的富商都忐忑不安,空举着酒杯望着唐健,每个人都知道唐健此次召开全国工商会议绝不仅仅是邀请众人来喝酒赴宴那么简单,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在来武汉之后,各地富商都暗自商议了一次,决定在众人之中选出一个代表,如果唐健有什么过分要求的话,这个代表就要和唐健谈判,维护自身利益,绝不会如此轻易的就将辛苦积累数代的财富拱手让人。

  由于山西晋商乔家这几年在晋商中一直是执牛耳,而且晋商在全国富商中的财富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众人推举乔家的乔老爷子为此次谈判的代表。

  乔老爷子觉得此时自身利益和在场的每一位富商都息息相关,再加上他年纪最大,在众人中德高望重,所以在众人推举之后,乔老爷子欣然同意,出任此次的谈判代表。

  唐健继续说道:“不知道众位觉得此次款待的菜肴是否满意?由于大家来自全国各地,菜肴口味也是仓促准备,其中不足,还请各位见谅则个!”

  众富商纷纷举杯,表示客气。不过唐健越是这样不说明此次让众人前来的真正原由,众人的心中就越是不安。

  乔家二公子按捺不住,挽起衣袖,大声问道:“我们都普通商人,人微言轻,不知道总统阁下让我们前来有何要事相商啊!”

  二公子的话刚刚说到一半,乔老爷子一个眼神制止住了二公子接下来想要继续说的话,二公子被自己的父亲这么一瞪,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遂低头沉默下来。

  唐健不以为意,微微笑道:“刚刚说话的那位是山西乔家的二公子吧!二公子性格果然直爽,说话不绕弯,唐某佩服,既然二公子如此直接的问,那我也不妨直言了。”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屏气凝神,紧盯着唐健,猜测唐健接下来要说的话。

  唐健放下酒杯,缓步站到台前,说道:“众所周知,华夏初建,各地百废待兴,急需用钱的地方数不胜数,华夏财政紧张,一些新的举措根本无法实施,所以,我决定召集全国各地富商到武汉商议接下来的经济举措,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借各位手中的钱用用!”

  唐健的话一出,台下一千多富商一下子像炸开了锅一般,纷纷交头接耳。一些人义愤填膺,表示死也不会将手中好不容易积累的财富就这样平白无故的交出去,另外一小部分人则愁眉苦脸的直叹气,自古民不与官斗,看来这次唐健是铁了心想要抢夺他们的财产,再怎么放抗也是徒劳了,人家可是有好几十万的军队呢!

  严复对唐健笑了一下,随后站出来,严复看了看下方想蜜蜂炸窝一般的富商,大声道:“大家不要无端猜测,也不要心急,我们总统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就在刚刚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乔老爷子也被一部分给推到了最前方,他们都指望乔老爷子能够代表他们和新政府的人谈判,要是就这样平白无故的强征了他们的财产,每个人的心中都会不服的。

  乔老爷子拄着一个拐杖,来到人群中的最前方,质问道:“我们的商人的财产都是经过自己的勤劳所得,每一两银子上都有我们的血汗,总统阁下说拿走就拿走,未免过于蛮横了吧!虽然总统手握重兵,但是想要让我们对自己辛苦积累下来的财产就此拱手相让,哼,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唐健微笑不语,严复解释道:“大家误会了,总统说的只是借用一下,并不是想要武力强夺大家的财产,不然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请诸位来到武汉,大家说对不对?”

  听严复这么一说,部分人开始微微点头,的确,唐健要是真的想要他们的财产的话,绝对不会如此麻烦的!

  严复说道:“我们华夏政府的财政之所以如此紧张,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那是因为前不久政府决定大力展教育,引进西学,聘请国外师资,在全国各地建立大中小学的教舍,并且开办了免费教育,从六岁开始入学到十五岁中学毕业之前,凡是适龄儿童青少年都可以免费入学。由于兴建教育事业耗资巨大,所以政府财政吃紧,需要民间的闲散资金支持,当然,这种支持绝对不是无偿的,是具有一定收益的。”

  听严复这么一说,在场的一千多位富商都肯定的点了点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念过私塾,接触西学较早,明白西方教育的优越性,就拿乔老爷子老说,他的大儿子就曾留学日本,接触过新式教育,对于政府前些日子颁布的新式教育法很赞同。

  这种大力新建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的素质,开化民智,还可以为国家输送许多新式人才,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举措。

  乔老爷子语气稍微变得好了一点,他问道:“请问总理阁下,刚刚您所说的我们提供资金支持不是无偿的,有一定的收益,请问具体有什么收益啊?”

  严复呵呵一笑:“乔老爷子问的好啊!政府之所以想要大家的资金支持,是因为在接下来,政府决定在全国各地修建铁路,兴建工厂,大家可以利用手中的闲散资金入股,由政府修建,在兴建成功之后,铁路工厂开始盈利,大家就可以按比例得到收益。”

  严复挥挥手,几个卫士拿出一幅巨幅地图展开,只见地图上画着几道显眼的红色长线,严复指着从山西到天津港口的一道线路说道:“我来举个例子,就拿山西晋商来说吧,山西的煤炭举国闻名,可是由于道路不便,从山西运煤到天津的话不仅耗时良久,成本也相当的高,间接的导致了利润的下降,就算出口到了外国,收益也是极其低下。但是有了铁路就不一样了,不仅快捷,而且运费又低,不用花更多的前请镖,不用担心匪患,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收益,这样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严复的话一说完,下方的富商们又开始积极的议论起来。

  “投资修建铁路,利国利己,一旦投资建成之后,靠着股份的收益,子孙几代都可以吃穿不愁了!”一个大腹便便的富商说道。

  “不错,我也同意,铁路一旦修成,我们省的一些货物都可以很便捷的运出去,不用专门请镖师,成本低廉,利润空间大了不知几倍,简直可以用一本万利来形容啊!”一个白胡子老头说道。

  严复示意众人静一静,继续说道:“对于资金不够的,也可以用土地入股,总之,兴教育,修铁路是华夏政府势在必行的两大国策,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在一千多富商里面,大部分是同意用资金入股修建铁路和兴办工厂的,不过仍有一小部分是不愿意用自己名下的土地来换取股份,摇头表示不满。

  不管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有重重的黄土情节,他们宁愿买地囤地也不愿意投资实业,不过对于这一点,唐健的心中早已经有了计策。

  这时,唐健站出来,说道:“呵呵,既然大家没有什么意义,等晚宴散了之后,大家回去商量一下,第二天早晨大家就可以去政府大楼商谈入股事宜,到时会有早已经准备好的合同,希望大家能够勉力支持,我在这里敬大家一杯了。”唐健说完,一口白酒仰头而尽。

  众人心中疑惑已解,纷纷释怀,一扫之前的阴霾,开始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大声讨论着接下来的入股事宜。

  唐健敬完酒之后,和众人打了一个招呼,便和严复两人出了会场。

  武汉的街头华灯初上,唐健和严复两人漫步在武汉借口,他们的身后跟着几个随行保护的卫士。

  严复拱手赞道:“总统好计策啊!我还以为这些富商是死活也不会同意,没有想到在总统的计谋之下,将这些富商制得服服帖帖的啊!”

  唐健笑道:“只要他们面前画出一幅巨大的蓝图,他们自然能够看出其中的厉害关系,能够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自然不是酒囊饭袋,只要稍稍提示一下,他们就会明白,在修建铁路、兴建工厂后会产生怎样巨大的收益。商人嘛,利益为上,赚钱的买卖自然会做!”

  严复由衷的叹道:“总统高明啊,这样一来,民间闲散的资金就会涌入财政部,有了资金的支持,接下来的工作就好做了。”

  唐健问道:“严先生,你知道刚刚那个为富商们出头的那个乔老爷子么?”

  “略知一二!是山西乔家。”严复答道,“虽然乔家在晋商中排不上第一,但也可以排的的上前五,特别是他的大通票号,遍布大江南北,控制了大量的白银。”

  唐健点了点头,说道:“你明天就去拜访一下乔老爷子,让他在武汉多留几天,我还有要事和他商量,另外,要通知一些巴肥特,让他准备一下行华夏纸币的事情。”

  “好的,总统,我这就去!”严复爽快的答应道。

  ps:今天的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