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三十章 徐州首战(一)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三十章 徐州首战(一)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861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报告将军!所有士兵都已经进入阵地!”副官报告道。八{(一中文网 〔 〕.

  孙万龄点了点头,望远镜中北洋新军的骑兵已经蠢蠢欲动,似乎马上就要进攻了。

  在这对峙的三个月里,虽然日子过的平静,但是孙万龄治下的三个师并没有放松警惕,谁都知道,这是袁世凯在酝酿一次大的进攻,看今天的架势,这袁世凯要行动了!

  孙万龄对王瑞说道:“王师长,我上次跟你说专门防备骑兵的陷阱挖好了没?”

  王瑞笑道:“早就按将军的吩咐在一个月前就挖好了,保证这些骑兵无法接近我们的阵地!”

  “恩,那就好!一会等北洋新军动进攻后,立即派一骑兵小队,直奔北洋新军左翼,一定要记住,骑兵小队每人的马尾上都要绑上一株枝叶,把烟尘弄得越大越好!同时再派你的骑兵营从右翼包抄,插到北洋新军的中军!”孙万龄短短数语就将战术定下来,以前沿阵地为掩护,派出一支疑兵从左翼佯攻,但其真正的主攻方向却是右翼!

  “是!”王瑞答道,此次曹锟率众来袭,孙老将军亲自上阵,一定能够力挫曹锟。

  远处平原之上,密密麻麻的排满了北洋新军骑兵,他们是曹锟师中的一个骑兵营。

  而骑兵营营长正是吴佩孚,吴佩孚自投军以来,先是跟随淮军,后袁世凯小站练兵,吴佩孚转至曹锟麾下,吴佩孚原是山东蓬莱秀才,因为反对地方豪绅而被官府通缉,甲午年逃往北京,当时聂士成与日作战损失惨重,奉命在北京招兵,这个时候,吴佩孚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了兵。

  吴佩孚原是秀才,肚子里有些墨水,又喜读《春秋》,嗜《易经》,善排兵布阵,作战勇猛。所以曹锟对他十分器重,称之为儒将,并且将师中战斗力最强的骑兵营交给他指挥。

  此时吴佩孚举着望远镜,不断观察着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五师的阵地,只见王瑞的第五师早已经闻风草动,在阵地上严阵以待,准备迎击!

  这时,一个副官从马阵后面驱马上前,走到吴佩孚的马旁,吴佩孚问道:“怎么,师长怎么说?”

  “报告营长,师长说了,骑兵营还是按照原计划行动,十分钟后开始冲刺进攻!”那个副官递给吴佩孚一份重新签订过的命令。

  “我的话有没有跟师长说?”吴佩孚皱着眉头问道,连亲笔签订的命令都传到自己手上了,看来自己的劝谏根本就没有起作用啊!

  “报告营长,卑职已经将您的原话转告给师长,师长说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必要的牺牲不可避免。”

  “好好,好一句必要的牺牲不可避免!”吴佩孚苦笑道。

  在此次进攻徐州之前,吴佩孚就跟曹锟提过骑兵夜袭的计划,可曹锟却说,小股骑兵战果不大,不如正面拼杀伤敌。

  骑兵当冲锋之责,那是无可厚非的,但自从孙万龄走马上任成为国民革命军东路元帅之后,在徐州府广屯粮,高筑墙,第五师的阵地前更是布下了无数的陷阱,此时骑兵如此光明正大的冲锋,那不是徒添伤亡么?

  然而,曹锟此时对吴佩孚理智的看法却不能够予以支持,原因是袁世凯跟他下过死命令,南北对峙了三个月,这次攻伐徐州是南北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一战,袁世凯命令曹锟一定要打出北洋新军的志气,以徐州之捷鼓舞二十余万士兵士气。

  不仅如此,袁世凯还派了一个徐世昌督察三军,虽然此时徐世昌远赴荆州,然而,他的副手却留在了周口,此副督军不仅带来了袁世凯积极进攻的命令,还增援了一个师的兵力增援枣庄和周口两地,其目的就是要曹锟大张旗鼓的打一场胜仗来鼓励其他前线的士兵。

  曹锟让吴佩孚的骑兵营冲锋也是迫不得已,副督军在一侧,必须要给督军留下一个他治下的新军个个悍不畏死,奋勇冲锋的印象,毕竟之前他们在东路打了不少的败仗,此时要是还不奋勇进攻的话,恐怕会在袁世凯的面前留下口实。

  吴佩孚抬手看了看表,十分钟马上就要到了,他座下的乌黑战马似乎也意识到大战来临,不停的踢后踢打着响鼻。

  其他士兵座下的战马也纷纷开始躁动起来,要么仰头嘶鸣,要么四蹄踏动,只待冲锋号响起就冲向敌阵。

  就在这时,急促的冲锋号在骑兵营一侧阵地上猛然响起,吴佩孚“噌“的一声拔出马刀,喊道:”弟兄们,给我冲啊!奋勇杀敌,报效大帅!“

  随着吴佩孚一声令下,震天的喊上声在天地之间响起,几百匹战马闻声而动,骑兵们纷纷扬鞭遥指,如同离弦之箭朝王瑞的阵地射来。

  数百匹战马同时奔袭在这华北平原之上,就如平原之上突然响起无数天地奔雷,蹄声阵阵,天雷滚滚,地面上细小的石块在这巨大的震动下也微微颤抖。

  孙万龄眼见曹锟的骑兵营已经动攻击,数百匹战马如天地潮涌,朝阵地这边狂卷而来,马声嘶鸣,人声呼号,孙万龄甚至感觉到脚下的土地在细微的震动。

  “杀啊!”吴佩孚一马当先,振臂高呼,指挥着自己的骑兵营冲向敌阵。

  几千米的距离在短短时间内就被缩短为几百米的距离,趴在阵地中的第五师官兵们神色紧张的看着越来越近的骑兵,一些胆小的士兵双腿微微抖,毕竟猛然看到乌云蔽日般涌来的骑兵时,谁会不紧张呢!

  第五师的士兵们都眼巴巴的看着骑兵越来越近,但没有师长的命令,谁也不敢擅自开枪。

  近了,骑兵已经快接近伏击圈了!

  吴佩孚眼见自己的骑兵营马上就要跃上第五师的阵地了,可对面却一点反应这没有,这让他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吴佩孚刚想下令,让整支骑兵呈倒“人“字型分散开,转道从第五师阵地的两翼同时进攻,然而还不等他的命令传下去,冲杀在最前的几匹战马身形一歪,猛然扑到在地,连马背上的骑兵都被重重的摔了出去。

  果然有陷阱啊!吴佩孚咬着牙想到,要是按照他的想法突袭多好,可师长偏偏要正面冲杀,现在可好,正中敌人圈套啊!

  与此同时,不断有战马马失前蹄,跌倒在一旁,悲鸣呼号不绝入耳,但是尾随的更多骑兵策马纵跃,绕过陷阱,直扑第五师阵地而去。

  原来刚刚那些陷阱是专门对付骑兵,是孙万龄在上个月就让王瑞挖的,这种陷阱至今大约只有四五十厘米,最上面盖上一层树枝干草,而后再铺上尘土,远远看上去和平时无异,而且以一般人的重量踩上去也不会出事,只有马匹这样的庞然大物,只要一踩上,树枝承受不住巨大的重量,马蹄就会立即陷入其中。

  这种陷阱小巧易用,不像以前需要挖直径几米的大坑,坑里还要铺上尖木桩,人马一掉下去,必死无疑,但是这种大陷阱容易被人现,也就比较容易避开,反而效果没有那么好。

  而像这种小陷阱,虽然里面没有尖木桩,但是战马在高运动的时候,一不小心陷进去绝对会折断前蹄,即使被甩出去的骑兵并不会致死,但大部分人会被摔的手断脚折,受了重伤但是又死不了,伤员增多,这无形加大的敌军的行军度,比直接毙杀更有效。

  吴佩孚镇定自若的将稍显混乱的骑兵营整顿好,接着迅朝对面的阵地再次起冲锋。

  “砰!砰!”对面阵地上开始响起了密集的枪声,又有一些骑兵躲避不及纷纷中弹坠马。

  不过,吴佩孚的这支骑兵营中的骑兵大多数人是来自内蒙,个个骑术高,坐下的战马更是赫赫有名的蒙古战马,这些成吉思汗的后裔虽然已经没有了他们祖先的辉煌,却仍然有不弱的战斗力。

  况且又在吴佩孚这样的良将指挥之下,骑兵营的士兵们开始利用自己高的骑术躲避飞来的子弹,同时背后的长枪也没有闲着,“砰,砰!”开始进行反击。

  骑兵营统一装备的是俄国人的水连珠长枪,“水连珠”属于旋转后拉式枪机的手动步枪,填装的是最新的无烟火药,“水连珠”不仅烟雾少,而且枪声清脆,特别是手动供弹的弹仓式连射击,攻弹、射动作干脆利落,连续射是如同水珠溅落,故得此名。

  从骑兵营装备的精良武器就可以看出这是曹锟手下的一支精锐之师,而曹锟用这样的一支精锐之师作为尖刀,就是想要利用骑兵撕开第五师的方向,而让后续的北洋新军一拥而上。

  吴佩孚不愧治军有方,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就控制住的局势奋起反击,对面阵地上的第五师士兵不断有士兵中枪倒地。

  片刻之后,吴佩孚就带着骑兵营冲进了第五师的阵地中!

  在吴佩孚率军突进第五师阵地的一刹间,第五师前沿之地的士兵们纷纷从战壕之中扑来出来,他们手中拿的不再是长枪,而是一把把大刀,在滚到马身下后,刀刃一横,马腿齐根而断,鲜血喷洒,再次染红一片热土。

  就在此时,另一侧阵地上的第五师士兵也怒吼着冲了出来,然而此时他们手中拿的不是大刀,也不是长枪,而是一张张渔网!

  ps:不要意思,今天一更,晚上等更的朋友们早点睡了!呵呵,预祝圣诞节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