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四章 南北舆论之战(一更)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四章 南北舆论之战(一更)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718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梁启和谭嗣同听到光绪帝的酒后失言立刻呆立当场,他们实在想不到光绪帝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 八(一中文 <〈 ?).

  “哈哈,朕是天下最大的傻瓜,而你们维新党人是天下第二傻瓜,这唐健当排在第三,最大的赢家还是那袁世凯!”光绪帝一边哭着一边笑着,手舞足蹈的说道。

  梁启眼中流露出悲痛的神色,原来在光绪帝的眼中,维新只不是是个笑话,维新党人只不是是他重夺政权的工具而已。

  谭嗣同拉了一下梁启的一角,示意现在可以告退了。

  梁启会意,只见那光绪帝仍在自言自语,无非还是那些怨天尤人,世事无奈的感叹。梁启拱手道:“皇上,那臣等告退了!”

  “走吧,都走吧,留下朕一个人倒落得清静,朕已经厌烦了宫廷的斗争,朕只想好好的醉一场,哈哈,人生几何,对酒当歌,朕这个皇帝还当得真是没有意思啊!”光绪仍然一个人长吁短叹。

  梁启和谭嗣同退出了瀛台,只是一路上梁启眉头紧锁,缄默不语。

  待梁启和谭嗣同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之后,梁启道:“复生,今夜何不陪我痛饮一杯!”

  谭嗣同心中同样郁闷难消,随即豪爽的答道:“好,卓如,今天我就陪豪饮一杯!”

  “哈哈,好!”梁启爽朗的笑道。

  谭嗣同立刻命佣人备好酒菜,就在谭嗣同的住所“莽苍苍斋”中的一处亭榭中把酒言欢。

  两人推杯置盏,把酒当歌,各自饶有兴致的聊起了自己的个人理想,不知不觉,时间飞逝,二人从午后一直喝到华灯初上,月华满地。

  梁启便饮酒便击节高唱:“我有宝刀,慷慨从戎,击楫中流,泱泱大风,决胜疆场,气贯长虹,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

  谭嗣同听完,击掌赞赏:“好歌!好歌!不知卓如兄那里听得这好歌!”

  梁启举杯道:“这歌正是北洋舰队的军歌!”

  “哦,好一句‘碎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尤殷红’啊!”谭嗣同赞道。

  “既然今夜如此好兴致,为了不致无趣,复生何不舞剑一段,我可听说你的剑术一绝啊!”梁启道。

  “卓如兄谬赞,复生也不推脱了”,言毕,谭嗣同顺手拨出亭榭柱子上悬挂的一把宝剑。

  “铿!”宝剑出鞘,谭嗣同跃入亭榭前方的一处空地上,随即月华之下,剑影突显,谭嗣同上跳下跃,剑走龙蛇,不是在半空中挑出几朵剑花,剑身嗡鸣,和梁启的击节声交相辉映。

  谭嗣同一边舞剑,一边吟道:“一世身在外,仗剑酒销肠。逸鬓踏歌游,散尽千金囊。剑舞酒中月,醉斥指李唐。仰天东笑去,宫阙九重长!”语毕剑停。

  谭嗣同回到酒桌之上,仰头又饮了一杯。

  梁启问道:“复生真的决定了吗?”看来,梁启是听出了谭嗣同的诗中所指。

  “难道卓如没有听到今天皇上说的话么?我们只是被他利用了而已,皇上心中所想的并是不真正的变法自强,他只是想要恢复他爱新觉罗氏的朝廷而已。如今,袁世凯独霸朝纲,这以后说不定,朝廷又要改姓了,不过,他们怎么改,都是一个人的朝廷而已,你说,这种朝廷待下去还有什么意义?”谭嗣同悲愤道。

  “对啊,我们赤胆忠心,时刻不忘变法自强,不再受那列强的屈辱,可你看朝中之辈,无不是想争权夺势,哪一个想着的是国强民富!这样的官,不做也罢,不做也罢!”梁启自嘲道。

  “非也,倒有一个地方是我们的去处?”谭嗣同神秘的一笑。

  梁启愣了一下,随即和谭嗣同相视一笑,说:“看来我们两个是想到一块去了!”

  “哈哈……”两人会意,爽朗的大笑起来。

  谭嗣同说道:“唐健继任北洋大臣以来,力促新法,短短几年,北洋舰队重振声威,大败日本联合舰队,一雪甲午之耻。这唐健从不在朝中干涉朝政,一心想着的是怎样振兴国防,你说,这样的明主哪里去找啊!”

  “恩,我早有此意,只是顾忌师生之情,但是今天老师的表现让我太失望了,今日和复生一叙,顿时豁然开朗啊!哈哈,咱们明日就去投奔唐健!”梁启笑道。

  “不错,我今天连夜准备好细软。我的父亲作为湖北巡抚,我也要劝他弃暗投明。同时,我们也要从操就业啊,利用报纸舆论,揭穿袁世凯真正面目!”谭嗣同道。

  “那好,就这么决定了!”梁启大喜。

  “好,就这么决定了!”两人击掌相庆。

  ……

  总理府

  袁世凯送走了参加宴席的宾客后,一个人又喜滋滋的坐在银銮殿中自酌自饮起来。

  袁世凯的谋士唐绍仪走上前,恭贺道:“可喜可贺啊,袁兄终于手握大清所有兵权,也是圆了袁兄多年的夙愿啊!”

  袁世凯招呼唐绍仪一起就坐道:“来来,少川,和我共饮一杯!”

  唐绍仪也不推脱,从容的坐了下来,和袁世凯碰杯畅饮,袁世凯因为在宴席间喝了不少,此时已经是酒气上头,满脸红润。

  “袁兄,有一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唐绍仪试探的问道。

  “呵呵,少川但说无妨!”袁世凯今天特别的高兴,对于唐绍仪的问题来者不拒。

  “那唐健现在已经屯兵长江以南,和袁兄南北对峙,袁兄这么有把握打赢么?”唐绍仪问道。

  “这个不必担心,现在皇上在我手,我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呵呵,这一招还是唐健教我的。朝廷素来将重兵屯扎在长江以南,虽然,南方八省是支持唐健的,不过你不要忘了,我可是有北方北洋新军二十万,加上拱卫京畿的这五万禁卫军,自然不惧南方八省那十万兵马!”

  袁世凯今天似乎兴致很高,又加上喝了不少的酒,索性敞开胸膛说道:“南方八省,以李经方的淮军巡防队最强,虽号称五万之众,可真正能作战的不过四万,张之洞、刘坤一这两个老匹夫,虽然也训练的不少新军,可他们的新军在装备上和军事素质上都比不上我这二十万精兵强将!”

  “呵呵,袁兄兵强马壮,统一南北那是指日可待啊!不过,小弟尚有一事不明,这北洋舰队现在可是兵锋正劲,袁兄难道不怕唐健挥军北上,兵犯大沽口!”唐绍仪问道。

  “这个少川不用担心,我已经和俄国人签订秘密协议,我将辽东半岛割让给俄国,并且将威海卫也租借给俄国人,条件就是俄国的太平洋舰队需要帮我扼守渤海,唐健想要长驱直入也不是那么简单!”袁世凯自信的笑道。

  “可袁兄不要忘了,这北洋舰队可是连联合舰队都能打败,俄国太平洋舰队就一定能够阻其锋芒?”唐绍仪问道。

  “当然,鸡蛋可不能全部放在一个篮子里。我已经命令也方伯谦前去欧洲,在中途拦截程璧光的舰队,希望能够将他策反,当然,他要是不同意,那就杀无赦了。况且,俄国人已经答应了,在五年之内,协助我重建一支新的舰队,到时,唐健一人何以阻挡两支舰队的夹击?哈哈!”袁世凯狂妄的笑道。

  唐绍仪浅尝了一口杯中之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袁世凯继续说道:“我筹备良久,唯一遗憾的是俄军太平洋舰队没能将唐健一网打尽,可我同样留了后招!”

  “哦,什么后招?”唐绍仪饶有兴致的问道。

  袁世凯神秘的笑了笑,用手指蘸酒,在酒桌之上写了一个“眷”字。

  唐绍仪皱眉不解。

  袁世凯解释道:“我和唐健结识多年,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重情重义,只要我将他的家人攥在手里,谅他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也正是唐健的重情重义,我才能有今天啊!哈哈”袁世凯笑道。

  唐绍仪依然皱眉,缄默不语。

  19o2年七月九日,光绪帝颁布《讨逆诏书》:封袁世凯为兵马大元帅,北方各省兵马统一为袁世凯指挥,即日起,讨逆军总计十五万北洋新军挥军南下,诛杀唐健叛贼!

  同年七月五日,梁启和谭嗣同在上海租界创办“申报纪闻”,作为一个新兴的舆论阵地,梁启和谭嗣同大量吸收了原维新党人,譬如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很快“申报纪闻”就成为了一个闻名全国的报刊组织。

  其中,梁启和谭嗣同在“申报纪闻”中大量披露了袁世凯怎样勾结俄国人,出卖国家利益,致使北洋舰队受创的大量证据。并且袁世凯罔顾法纪,胁迫当今圣上,冤枉爱国将军唐健叛国,实在是天理难容。

  谭嗣同在报中还指出:自唐健继任北洋大臣以来,致力于壮大海军,并取得了大败联合舰队这样的硕果,一洗甲午之耻,实为国人之楷模,在唐健任职期间,大力展民族工商业,是民族真英雄。

  报刊登文一处,舆论哗然,南北双方唇枪舌剑,各执一词,唾沫横飞。其中,大部分人还是同情唐健,认为满清无道,纷纷站在唐健一边。

  当然,北方的满清贵族纷纷指责唐健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南方双方各派纷纷对峙,大有大战一触即的征兆。

  ps:文中谭嗣同舞剑吟诗的诗句是我个人所创,并非历史依据,大家不喜勿喷啊,呵呵!319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