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官运 《官运》第九章(3)

《官运》《官运》第九章(3)

作者:肖仁福 字数:1937 书籍:官运

  接到这个电话时,高志强刚从外面回来没多久,正摊开小本子,简单记录着他当天做过的工作和近一段时间急于要处理的事情。这其实是一种备忘录式的东西,是他做晏副书记秘书时养成的习惯,下来做地方官后这个习惯一直没有丢掉。比如哪天接待哪位省领导,领导作了什么指示,计划在什么时间内落实好,什么时候反馈给领导。比如哪天开了常委会,会上做了些什么决议,承办者是哪些单位,检查决议落实情况的下限时间大致是什么时候。这么做的好处是使重要的工作记录在案,便于督查落实。

  要说高志强还是从明代大臣张居正身上得到的启发。做秘书时,高志强就喜欢读名人尤其是政治名人的传记,因为他发现晏副书记和其他大领导都有这个爱好。高志强读张居正的传记时就注意到了,张居正的工作方法很简单,要做的事情都逐条记在簿子上,以后一条条去督促落实,做完一件事就在簿子上勾去一条,这样该做的大事要事一件件坚持做下来,最后也就集腋成裘,大功告成。张居正就是凭这一套简单的办法,最后成为濒于崩溃的明朝中兴的赫赫功臣。

  这天晚上,高志强在本子上记下了这样几件事:1、上午听取财政和国税地税三家的情况汇报,年底三家的收入必须超额完成年初预算的8%以上,要讲发不离八;2、下午到市公安局看望缉毒大队的干警,他们破获了一起建国以来临紫最大的制毒贩毒大案,但本市的涉毒案件居高不下,抢劫杀人等不少恶性案件都与毒品有关,今年年底破案率一定要达到50%以上,毒品不除,鲁难未已啊;3、晚上在市委党校礼堂给全市县处级干部学习班的学员讲课,着重谈了学习问题,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写到这里,高志强把本子合上,笑着摇了摇头。这样的摇头当然不是否定什么,恰恰相反,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掩饰不住的得意。高志强想起自己讲课时礼堂里多次出现的掌声,真没意料到他的信口开河还有这样的效果。这堂课他本来是不愿意去讲的,但组织部多次请他,一推再推,推得不好意思了,才答应抽个晚上的时间去讲,因为白天他实在舍不得耗费时间去务这样的虚。也没做什么准备,连提纲都没有,跟朋友聊天一样很随意地给他们讲了一通。讲着讲着,礼堂里就坐满了人,其他班上的学员也来了。

  高志强估计前后讲了两个多小时。他其实是想到哪就讲到哪。开始高志强说:“大家是来党校学习的,今天我就跟各位说说学习问题。”高志强说:“人说汉初三杰是张良萧何和韩信,其实应该是张良萧何和陈平,刘邦就是虚心向他们三位学习,才定下治国安邦的大计的。当时有人对陈平有意见,想扳倒他,于是到刘邦那里告状,说陈平与嫂子私通。刘邦召来陈平,问他是否实有其事。其实陈平根本就没有嫂子,但他不说没有嫂子,他说,你是要我来给你出谋划策,定夺天下,还是要我来做一个道学家?刘邦觉得有道理,也就不再追究此事,对陈平言听计从,陈平后来给刘邦献上六道计谋,帮他打下天下。”

  高志强说:“曾国藩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于无字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他曾让他的弟弟曾国荃不要出仕,就在家里学习如何孝敬父母,结果曾国荃学得不错,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孝子,后来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求忠臣于孝悌之门,请曾国荃出山,他果然建功立业。”

  高志强还说:“主席他老人家非常好学,是伟大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曾经豪迈地说,要用文房四宝打败蒋介石的800万军队,后来果然把老蒋赶到了台湾。主席干出了这样的惊天大业,却没上过战场,三大战役的胜利,主席是用手中的笔拟电报拟出来的。早在红军时期,红一军团参谋处长陈士榘缴获一女式袖珍手枪,类似掌中宝,精致绝伦,不知何国所造。陈士榘将此手枪送给军团长林彪,林彪甚喜,转送给主席。主席天天卷不离手,却从没拿过枪,现在林彪送枪给主席,主席很不高兴,弃之于地,曰,待我用它之际,红军完矣。”

  一个晚上,高志强前后就讲了这么几个故事,声调不高,慢条斯理,听得台下鸦雀无声。这些学员过去听报告,听得到的都是空话套话,在党校听老师讲的课,也是些死教条,而平时在单位总是疲于应付,工作之余除了吃喝玩乐还是吃喝玩乐,也没个心事读书,什么刘邦曾国藩毛泽东只在电视里泛泛接触过,哪里晓得还有这么一些有趣的典故?所以高志强这么一通神聊海侃,便让他们大开眼界,觉得高书记讲得确实有水平有学养。高志强呢,深知自己来党校讲课,目的并不是要给他们灌输什么革命大道理,大道理任何人都懂。他的目的是要让他们形成这样一个印象,他高志强腹有诗书,不是平庸之辈。现在中央不是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么?他作为主持常委工作的副书记用这种生动形象的形式来讲学习,不更能体现他的政治水平之高么?从听众那热烈的掌声和笑声中,高志强知道自己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预期效果。

  还有一个效果,那就是校长还给了高志强两千元的讲课费,一个小时一千元。高志强知道党校办班是经市委常委通过,由市委组织部发的通知,接到通知的有关单位和有关干部必得来参加学习,所以高志强也想清楚了,这讲课费是合法收入,也就用不着拿去换取廉政办的收款收据了。当然下次党校再拿着办班的报告找到你,只要是形势所需,还得给人家签字。当然接过讲课费时,高志强得客气两句,故意问校长道:“在党校上课也有讲课费的?”校长说:“高书记您的课讲得这么好,学员普遍反应强烈,这点讲课费我还真出不了手呢。”高志强笑笑,不说什么,跟校长握握手,道声再见,上车离开了党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