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2011开始 第231章 车比人多

《2011开始》第231章 车比人多

作者:辛老七 字数:3569 书籍:2011开始

  二胎比一胎要平静的多,姜苗苗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就是饭量见涨,瞌睡也比以前多了。

  陈耀东怕媳妇累着,不得不请了个保姆。

  保姆姓刘,景安本地人,农村妇女,手脚勤快,人比较老实。

  城里那种比较精明的保姆陈耀东看不上。

  活干的好不好不说,心眼一个比一个多。

  农村女人也有心眼多的,但同样有比较老实的。

  随着年关将近,家里的事多了起来。

  陈耀东从二十五开始就再不出去了,该拜访的早就拜访过了,今年准备安安稳稳在家过个年,该买的年货都让门店给送到家里,没有的也刘保姆刘婶去买来了。

  扫房的时候叫了高立明和周志虎两口子来干活。

  三十上午要贴对联,又叫了高立明和周志虎过来贴对子。

  就叫了这两人,再没叫袁秋和周志虎媳妇。

  三十中午,吃过晚饭收拾完后刘婶回家了。

  家里也等着吃年夜饭呢。

  刘婶刚走,大伯二伯两家也到了。

  女人们准备年夜饭,男人们喝茶聊天。

  下午四点半的时候,陈爸陈妈和陈卫东温玉婷到了景安。

  没有开车,从金陵飞的省城,陈耀东安排司机去省城接回来的。

  陈耀东买的飞机还没到,不然直接就接回来了。

  陈继哲也一岁多了,第一次回老家,周围全是陌生人。

  小家伙还有点怕生,赖在温玉婷怀里不敢和哥哥姐姐们玩。

  陈妈听说姜苗苗怀上了,私下交待了一堆。

  陈国东今年不值班,也早早过来了。

  兄弟四个在楼下打麻将,下一代在斜对门唱卡啦OK。

  只有最小的陈语汐领着陈继哲跑出跑进的,一会跑过来看看爸爸妈妈和两个大大,一会跑过去跟两个姐姐两个哥哥玩闹一阵不亦乐乎,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

  陈国东一边打牌一边问:“听说兴邦集团不打算上市了?”

  陈耀东点点头:“暂时不上了。”

  陈国东问:“怎么回事,连上市计划也取消了?”

  陈耀东就讲了讲公司重新制定的战略。

  陈国东咂咂嘴:“五年再投一百亿巩固市场打基础,你现在的境界已经不是我们能理解的了,换了普通人有一百个亿,早躺金山上享受人生去了,谁舍得拿去烧。”

  陈耀东道:“有舍有得,钱多到一定程度,对财富就没感觉了,有一个亿的时候,我觉的这钱是我的。等有了一百亿,这钱就不是我的了,财富是社会的,取之于民,最终还是要用之于民,以前办企业是为了挣更多的钱,现在考虑的则是怎么分配财富,我个人消费一年花不掉一千万,到死也花不掉十个亿,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陈国东道:“一千万不够吧,你买个飞机一年就得不少钱。”

  陈耀东道:“那个是兴邦集团买的,所有开销走兴邦集团的账,不用我掏钱。”

  陈纪东道:“那你要这样说,你一年十万块都花不到,所有账都在兴邦集团。”

  陈耀东道:“差不多吧,该有的都有了,你说我还要那么多钱干嘛!”

  陈纪东想吐槽,忍了又忍才忍住。

  妈妈批的,这话听着就让人蛋疼。

  哥还欠着一堆债呢!

  店里生意越发不行,去年就赚了十来万。

  玉米去年价格不行,才挣八十万,宝马开了快十年,三天两头的小毛病,凯美瑞到是还能跑,可也老的不行了,想换个酷路泽都没钱换。

  家产千万的辛酸有谁知道。

  还得两年才能缓过口劲来。

  陈国东问陈卫东:“卫东咋样,有没有想过自己干点啥?”

  陈卫东道:“想过,上班没啥意思,但不知道能干啥?”

  陈耀东很惊讶,看了眼老二,问:“不想上班了?”

  陈卫东道:“不想上了,但不知道能干点啥。”

  陈耀东问:“回景安不?”

  陈卫东道:“回景安也可以。”

  陈纪东道:“回景安那还不好办,想干点啥还不你哥一句话的事。”

  陈耀东没说话,自家人也没谦虚的必要。

  老二要回景安,想干点啥对他来说的确就是一句话的事。

  陈纪东想起一个事,咂着嘴道:“妈的,苏娜那女人还真能折腾,当初我咋就没想到办个小厂子,现在我家吃的醋和酱油都是她那小破厂子生产的,听说去年卖了一千多万,净赚两百多万,现在是景安知名的女企业家了,谁见了都是苏总,比当地主强多了。”

  陈耀东道:“你只看到了人家的风光,没看到人家担的风险,说句不好听的,这种食品工厂哪天随便出点问题,或者市场有个大的波动,就撑不下去了,哪有你旱涝保收稳。”

  陈纪东道:“人这辈子哪能没点风险,我又不是没担过风险,喝水都可能被噎呢!”

  陈耀东道:“想办工厂就去办,只要别找我借钱就行。”

  陈纪东撇撇嘴,都是废话。

  不让找你借钱,现在哪有钱办工厂。

  欢欢喜喜过个大年。

  初一还是在大伯二伯家过。

  初二走大姑二姑家,今年也不着急去保府了。

  大表哥又上了一个小台阶,挂上了常务,急需要政绩加分,奈何兴邦集团只做基础农牧业和超级渠道,不盖加工厂子,想给他搞点业绩可选择的项目也不多。

  商量半天,最后商量出一个菜篮子工程。

  除了蔬菜大棚,仁固也确实没啥好搞头。

  如果能把规模搞大,让农民挣到钱,摘掉贫困帽子,也是大成绩。

  初三去舅舅家。

  原本一定四口,这些年添丁进口,不知不觉八口了。

  如果再加上姜苗苗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就是九口了。

  也算人丁兴旺。

  舅舅和三个姨家这两年生活也在变好,别的陈耀东没法帮,但舅舅和三个姨都是种大棚菜的,照顾一下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两年又盖了几座大棚,忙不过来又顾了人干。

  一年能挣个七八万,大富大贵不可能,但家有余财还是没问题的。

  都买了小轿车。

  兴邦集团盖的房子也给一家留了一套。

  也算是小康了。

  初四到三姨家,三姨念叨起了李蓉蓉的工作。

  表妹李蓉蓉去年毕业了,在京城浪了半年,换了好几份工作,充分体验到了北漂的心酸和大不易,梦想和理想已经被现实磨平,想回景安找个工作。

  陈耀东道:“去派出所,干上两年辅警转正。”

  三姨问道:“现在都要考吧?”

  陈耀东道:“每年都有转正名额,考也简单,就是那个意思。”

  三姨立马转忧为喜:“警察挺好。”

  李蓉蓉苦着脸:“可是,我不想当警察啊,当警察多累。”

  陈耀东挺无语,现在的小姑娘真是难以理解。

  三姨则立马教训女儿:“警察都不干你还想干啥,嫌这嫌那你咋不上天呢!”

  李蓉蓉撇撇嘴,不想跟老妈争。

  九五后的人跟七零后的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初六下午。

  陈耀东一家吃过饭,在院子里说话。

  “想好回景安了没?”

  陈耀东问老二:“想好了就回来,我给你弄块地盖个厂子,专门加工大豆油,放到店里去卖,豆粕卖给兴邦农业做猪饲料,安安稳稳也没多大的风险。”

  陈卫东咬咬牙,下了很大决心:“我回去就辞职。”

  陈耀东不动声色瞥了眼不远处的温玉婷,问:“温玉婷什么想法?”

  陈卫东道:“没啥想法,上了四年班她也不想上班了。”

  陈耀东嗯了声,没有再问。

  正准备进去呢,一辆电摩开了过来,在院子门口停下。

  陈耀东瞅了眼,挺意外,竟然是庄寡妇和罗美。

  陈爸陈妈也看到了,迎了上去互相问候了句过年好,把人让进来。

  罗美拎着两个礼盒,挨个打招呼,就温玉婷没见过。

  庄寡妇这几年一直在兴农绿色超市上班,还是连续三年的一线优秀员工,要不是因为没念过书实在没认下几个汉字,自己也没想过要上进,早当店长了。

  听说前年去年过年都来家里拜年,但陈耀东初二就和姜苗苗飞去了保府,也没碰到。

  晚饭都吃过了。

  这个点来,明显是故意避开了饭点的。

  把人进让屋里坐了一会,庄寡妇和罗美喝了杯茶就走了。

  陈爸把人送走回来,还一声感慨:“罗家的这三个都是有出息的。”

  陈耀东和陈卫东没吭声,这话没问题,可从陈爸嘴里说出来,感觉有点不太对味,好像很羡慕人家的子女似的,却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羡慕他儿子出息呢!

  隔天。

  一家八口登上航空公司安排的公务机,先飞盐城。

  到盐城后,陈爸陈妈和陈卫东温玉婷下去,陈耀东和姜苗苗又飞往冀北。

  今年时间充裕。

  陈耀东一直在老丈人家待到过了十五,顺便和老丈人提了下退休的事情。

  不出意外,姜爸没有让女婿给养老的想法。

  再干几年就内退了,没道理在这个时候半途而废。

  不过姜妈到是说了,要是二胎出身陈爸陈妈确实走不开,可以请假去帮着带孩子。

  正月二十。

  陈耀东和姜苗苗飞盐城,到盐城接上陈爸陈妈和陈继哲,直飞景安。

  陈卫东和温玉婷随后开车出发。

  年轻的时候好多事情想不明白。

  好在人总有活明白的一天。

  不是谁都能像陈耀东这样大学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守在父母身边的。

  老二是个踏实性子,如果哥俩依旧普普通通,那么老二在盐城落户,安个家安安稳稳过完这辈子也没什么不好,毕竟生存还是第一位的,相比之下远离父母也是没办法的事。

  可现在明显不合适。

  不管老二是想自己争口气,不想靠亲哥,还是因为别的原因选择了去盐城,这些都不重要了,在盐城生活了近五年,总算想通要回家了,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回到景安。

  陈爸陈妈把景秀御园的房子收拾了一下,让小儿子先住着。

  然后在水上人家给小儿子买了个小院子,等陈卫东和温玉婷到来之后,就给了温玉婷一笔钱让她看着装修,景秀御园的房子毕竟是老大买的。

  一直住老大的房子,难免就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就算儿子不会在意,小儿媳妇也会在意。

  既然回了老家,总得再给置办个家。

  陈妈觉的有愧大儿媳妇,对姜苗苗越发好了。

  实际上姜苗苗从来就没在意过这些,又给陈妈转了一笔钱。

  结婚四年多了,姜苗苗切身体会了家里有两个儿子是什么感觉,特别是当两个儿媳妇的婆婆有多不易,一碗水要端平实在太有难度,姜苗苗经常会想,换了是自己站在婆婆的角度该怎么做,结果是头大如斗,稍微一个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酿成家庭矛盾。

  所以很能理解陈妈。

  即使陈妈明显挂念小儿子多些,自从生了陈语汐后也就理解了。

  多子家庭,一端水端平太难了。

  母爱这种东西,是没法均分的,

  难免会有偏颇。

  姜苗苗是个聪明的女人,从来不在这些事情上计较。

  否则自己烦心不说,更会让老公为难。

  房子还是让老李装。

  陈耀东把老李召回景安,当着温玉婷的面亲自交待,按温玉婷的要求装,十一前必须要装完,老李也不敢叫苦,只能拍胸膛保证,谁的活都可以不敢,陈老板的不敢不干。

  温玉婷在景安没有熟人,还得照顾着情绪。

  陈爸陈妈住在景秀御园,依旧带着小孙子。

  没有住到水上人家,是因为哥俩都成家了。

  谁都有了谁的家庭,再住到一个屋檐下不合适。

  陈耀东也没有闲着,亲自跑了趟市里,在经开区给老二要了块地,又给找了几个人筹划办厂的事,官方的手续基本都是一路绿灯,让陈卫东充分见识老了老大在景安的能量。

  570又出新款了,去年新出了一款限量版。

  外型大改,改的时尚年轻许多。

  陈耀东让办公室给他订车,结果一直没能订到。

  最后还是让品牌商给他弄了一台回来。

  家里车比人多。

  最早买的那台570老二开走了,依旧车多。

  劳斯莱斯有变成古董的节奏。

  姜苗苗从来都不开,只能放在地库里捂着发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