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嫡女有晴天 166.他习惯了郑晴川的存在

《嫡女有晴天》166.他习惯了郑晴川的存在

作者:夏天水清凉 字数:4436 书籍:嫡女有晴天

  本书由网首发,请勿转载!

  晚安!明天见!

  ------题外话------

  可能是为了补偿她,傍晚,苏牧让云嬷嬷给她送来了蛋黄莲蓉月饼,有天物阁的标记在上面。郑晴川喜欢吃月饼,特别是喜欢在不是中秋节的时候吃。她跟苏牧说过,没想到苏牧记下了,有一点小感动,之前的失望情绪瞬间被取代了位置。

  郑晴川怀着希望过来,带着失望回去!

  苏牧几乎没有花费思考的时间,直视她的眼睛,直截了当地答道:“阿七!这个不行!”

  可怜的她,现在得把苏牧当家长,她这个未成年喝个果酒还要询问他的意思。

  郑晴川连忙把一摞书抱过去,放到他的书案上,问:“我想喝葡萄酒,可以吗?”

  郑晴川在书架上找了一会儿,找到了她想要的地理风俗类,像在读书馆里借阅一样,不急着看,先抱到手里,当她挑了六本的时候,苏牧的声音响起:“阿七!”

  苏牧:“好!”他这次连头也没有抬起,习惯了郑晴川的存在,继续专注地写信。

  郑晴川道:“那我先看看书吧!等你写完了,我再跟你说别的事。”

  苏牧简短地道:“是!”

  郑晴川走进去,说:“是在写回信吗?”

  苏牧正在写回信,飞快地抬头道:“阿七进来吧!”

  她站在外院书房的门口,轻声喊:“苏牧。”

  郑晴川直接朝外院走去。

  云嬷嬷答道:“五少爷在外院看山西来的信。”

  她问:“云嬷嬷,五少爷在外院吗?”

  郑晴川数了数,嘀咕道:“有六坛。”她想搬一坛酒去她的屋里,她想喝,但是怕阿清和阿韵发现,也怕苏牧反对。

  什么是贡品?进献给皇上的东西!只要沾上“贡品”这两个字,郑晴川就知道这是好东西。

  云嬷嬷笑道:“是贡品。”

  郑晴川问:“山西的葡萄酒出名吗?”她以前因为学历史而大背关于丝绸之路各种商品的问答题,把“西域葡萄酒”这几个字记得牢牢的,而且上次在洪家也是听他们说喝的是西域的葡萄酒,她现在意识到自己见识少,决定等会儿去小书房翻翻地理风俗方面的书,恶补一下。

  中午,郑晴川站在榕树下为了这事发了一会儿呆,下午她就收到了苏靖和海氏从山西寄来的特产,非常地丰厚。因为云嬷嬷说是山西特产,她好奇地去亲自看了看。其中有她特别喜欢吃的黄花,有黄芪这样的药材,也有核桃这样的零食,五花八门的,山西陈醋并不让她感到稀奇,但是葡萄酒的香气吸引了她。

  苏牧轻拍拍她的头,转身出去了。两人之间,这个动作已经做得非常熟悉,就像春雨那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郑晴川慢慢地消化这个消息,没有把苏靓曾经说过的不喜欢洪绵长的话告诉苏牧。她没有表现出一点儿高兴的意思,虽然不至于为了别人的亲事而发愁,但也皱了皱鼻子。

  苏牧平静地道:“两家是通过书信定下的!他们走之前,堂伯父、堂伯母和洪家就商量过。”

  郑晴川惊讶得嘴巴变成o形,问:“苏靓不是去南方了吗?”

  四月末,有一天,苏牧忽然说:“洪家大表哥已经和苏靓堂妹定亲了。”

  ——

  青山、白水和浮云笑得东倒西歪。

  可是,萧萧爱吃肉,胃口也非常好。萧萧不肯放弃手边的牛肉,一边嚼着牛肉,一边含糊地说:“我夏天会瘦一点!丫鬟们看不上我,我去乡下娶妻!毕竟我身边有几十两银子!乡下的姑娘既漂亮,又能干!”语气非常现实,又有点无奈。

  萧萧从那以后,再也不肯吃饼,并且把缘故说给了苏牧和青山他们听。

  萧萧对自己的身材很发愁,因为他是又高又胖。他偶然一次听到丫鬟们的议论:“如果嫁给萧萧,他晚上翻个身,就能把旁边的人压成饼!”

  苏牧对郑晴川是放任的态度。不过,偶尔他会调侃地对萧萧说:“你还想娶妻吗?”

  郑晴川发现自己的“收买政策”比较有效果,于是一如既往!

  苏牧的四个小厮对郑晴川非常客气,经常面带微笑。

  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这恰恰是表达了他的喜悦。

  ……

  或者:“吃了葡萄干,我全身有力气!打老虎都行!”

  杜师父很喜欢郑晴川,经常见面就说:“少夫人送的杨梅酒很好,是我五年前就想喝的!”

  如果知道苏牧在东跨院,郑晴川常常会跑去玩,围观苏牧耍齐眉棍,或者跑跑步。

  杜师父又搬进了东跨院,那里又成了苏牧的练武场。

  自从出了那件事之后,苏老夫人从不为难苏牧。只要不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她总是站在苏牧这一侧。

  苏牧把她的话当耳旁风,完全不理会。苏老夫人虽然有点心动,但是看了苏牧的态度后,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沉默。

  然后,苏家大伯母又吵闹着要搬到东跨院去住,口口声声说那里是块福地,住进去之后就能考中进士!

  苏老夫人看上去非常遗憾、失落,既有大儿子的原因,也是因为家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两天后,苏栋和苏靖两家人都离开了。

  ——

  郑晴川绽放出一个笑脸。古代小妾很多都不是自愿的,可没有现代小三那样顽强的生命力,现代经常上演小三上位的戏码,古代如果有男人敢把小妾扶正,那绝对是不入流,当然,号称雨露均沾的皇帝种马除外!

  绣巧憨憨地笑道:“我娘也说过,不能当妾,小妾容易短命,很多当妾的人死了后会被扔到乱葬岗去。”

  郑晴川微笑地看着绣巧,觉得很欣慰,她总算没有做无用功。无用功就是当你牵一个人过独木桥的时候,那个人却无比顽固地跳向了深渊。

  绣巧连忙从西次间跑出来跟郑晴川道谢。

  叮嘱郑晴川晚上早点睡,然后苏牧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了小书房。

  事实上,他的亲戚中,主动让身边丫鬟做妾的人比比皆是。

  苏牧惊讶地扬一扬眉,既惊讶于郑晴川的心思通透,她看穿了海氏的意图,又惊讶于郑晴川的想法,丫鬟做妾会让她很没面子?

  郑晴川点头,笑道:“是的!你帮了我一个忙!如果我的丫鬟去做妾,我会很没面子的!”

  苏牧难得幽默一下:“那我岂不是帮你圆谎了?”

  送完客人,回来后,郑晴川主动认错:“苏牧,我刚才撒谎了。”态度却并不扭捏,而是有点坦荡荡的样子。

  海氏用手绢擦一擦手心的冷汗,无奈地笑笑,道:“是我太唐突了。”然后告辞走了。

  听着苏牧那清润的声音,郑晴川心安了!

  苏牧忽然清晰地接了一句:“是这样的。”

  郑晴川忽然像被壮了胆,却偏偏演出气势很弱的样子,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道:“绣巧是我娘家大伯母派来的,因为我绣花爱偷懒,所以我的大伯母派她来监督我。”

  郑晴川偷瞄一眼苏牧,发现苏牧真够镇定的,竟然不插话,这是完全由她做主的意思吗?

  这想一想的时间对海氏来说,真是双倍的煎熬!一方面是内心尴尬,连自己也怀疑自己是脸皮太厚才提出这个要求,另一方面是担心郑晴川不答应。

  郑晴川却故意皱起眉,做出一副很苦恼的苦瓜模样,又低下头想了想。

  海氏不好意思地笑道:“就是那个会绣双面绣的绣巧!她的绣活做得十分好,我很喜欢。等我去了山西,一定备几份谢礼来答谢。”

  郑晴川笑一笑,明知故问:“二堂伯母说的是谁?”

  苏牧的眉微蹙了一下,若有所思。

  可是,海氏接着又说:“我能不能跟你讨个丫鬟?”她显得有点别扭,因为这事她没跟苏靖商量过,纯粹是为了儿子苏瑜才说出来的。讨要一个丫鬟,当然不是拿来当正妻,而是做妾。为了这个丫鬟,苏瑜在她面前撒过好几次娇了,她疼儿子的心是实实在在的,比山高,比海深。

  郑晴川收下了包袱,笑得开心。

  “过几天,我们就要去山西大同府上任了。你堂伯父说,这次多谢苏牧,安排了这个清静的院子给他读书,还又劳烦洪家帮了许多忙,以后要常常通信才好!”海氏一时心有所感,流下了喜悦的眼泪,她拿手绢擦擦眼角,笑道:“这些日子过得真是高兴,我们都有点舍不得你们。这是我给阿清、阿韵和小不点做的几套衣裳,你们不要嫌弃。”

  趁着晚饭后,苏牧和郑晴川回西跨院的时候,海氏来了。

  苏靖比苏栋更精通人情世故,当佟氏正忙着装病的时候,苏靖却派海氏来答谢苏牧和郑晴川。

  最高兴的人是海氏。前段日子,她因为冷酸梅汤的事做了数不清的噩梦,现在她的心里终于是一块石头落了地,晚上大概可以做个好梦了!

  过了几天,苏靖也谋到了官职,这事真的要靠运气,好饭不怕晚,因为他的官职比苏栋的更好,是从六品的知州。苏栋是正七品的知县。

  不过,心计有深有浅!心计越深的人,就显得越沉稳,比如苏牧。反之,心计越浅的人,像晃得厉害的半桶水,虽然喜欢利用别人,但是经常露马脚。

  经过了这些日子的相处,郑晴川已经认同了奶娘当初对苏靓的评价。

  郑晴川却没有生出同情。每个人都有烦恼,她并不是哆啦a梦!

  苏靓微微地低下头,做出一副既失望又苦恼的表情。

  郑晴川深深地看了苏靓的眼睛一会儿,忽然像说顺口溜一样,流畅地道:“我祖父经常说,让小孩子别管大人的事!”

  某天,苏靓来找郑晴川倒苦水,道:“我娘原本没病,但是因为不好拒绝叔祖母,所以愁得白头发都添了几根。我看着也难受。叔祖母很疼你,你能不能帮忙劝一劝呢?三堂叔真的不适合做师爷。”

  以上消息被云嬷嬷当笑话一样说给郑晴川听,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说。郑晴川听了,就当解解闷。

  佟氏听到了这个风声,吓得装病,更不敢来正院了!

  苏老夫人想着做师爷也不错,也算一个小官了,而且不需要中进士,有点心动,正打算问问苏栋。

  苏家大伯母不知是从哪里听来的话,说当师爷的人可以闭着眼睛赚银子,比县太爷还更实惠!恰好苏栋在南方谋了一个知县的官职,苏家大伯母就吵着要让苏家大伯去做师爷。

  苏老夫人安慰他:“你不要嫉妒别人,每个人有自己的福气。他们也是等了十几年,才考中的!你再等几年!”

  苏老夫人的心里是一半欢喜,一半发愁。家族里又多了两个进士,家族兴盛,以后苏家的后辈能受益,这是好事,但是她的大儿子这次受了打击,看上去又老了几岁!

  佟氏和海氏为了避开她,去苏老夫人那里的次数都少了。

  苏家大伯母每天在正院里摔摔打打,指桑骂槐,说是别人把她丈夫的运气抢走了!

  值得一提的是,苏栋和苏靖都考中了进士,正在谋取心仪的官职。京城中,苏州籍贯的官员不少,苏栋和苏靖每天四处奔走,找同乡帮忙。而苏家大伯落榜了!

  郑晴川每天上午会和苏靓一起跟着女先生念书,关系更熟稔了。

  清明节过后,阿清和阿韵又回了洪家,走之前,叮嘱郑晴川要每天给樱桃树浇水。

  ——

  郑晴川尴尬地看向苏牧。

  伴着流水潺潺,苏牧的轻笑声忽然传进她的耳朵里。

  这儿人少。看着水很清澈,水底的小鱼儿和小石子都清晰可见,郑晴川把衣袖卷起来,把手伸进水里。古人说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的水并不暖,反而有点凉意,她连忙又把手缩回来。

  苏牧认真地朝那边看了一会儿,在考虑,然后把阿清抱起来,让她靠在他的肩膀上睡,带着郑晴川走了过去。

  郑晴川说出了心中所想:“我想去水里捉鱼!”一边说,一边伸手指着不远处的小溪。

  苏牧看向右手旁的郑晴川,问:“阿七想去别处玩吗?”

  洪峥长吃饱喝足了,大大咧咧地躺在草地上,揪了根草,斜斜地含在嘴角,一只手枕在脑后。洪家四姐妹凑在一起说悄悄话,时不时地捂着嘴笑。阿清大概是玩得困倦了,抱着苏牧的手臂,合上了眼睛,软软地依靠着。

  原来白水喜欢的人是青瓜啊!郑晴川呆了片刻。爱情的种子在春天果然是藏不住的!她心想:哎!荷风是彻底没希望了!下次得明确地告诉荷风。

  青瓜连忙把茶泡捡起,给旁边的丫鬟递了几个。

  白水把篮子放下,转过身,却把几个白色的大茶泡故意丢在青瓜的身上,然后像个没事人似的跑了。

  阿清很喜欢:“甜!”

  苏牧笑道:“他骗你的!树不会成精,这是嫩叶子。”他拿起一片,递给阿清尝味道。

  阿清当真了,连忙转头问苏牧:“哥哥!我种的樱桃树也会成精吗?会长耳朵吗?”

  洪峥长故意笑道:“阿清傻!我明明吃的是茶耳。茶树成精了,长出耳朵来,比猪耳朵还更好吃!”

  阿清拍手笑道:“二哥哥吃草!”

  洪峥长二话没说,从篮子里抓起一把叶子就津津有味地嚼起来。

  忽然苏牧的小厮白水提着一个竹篮子跑了过来,装着一种嫩嫩的青白色的肥叶子。

  郑晴川注意到阿清对她的丫鬟青瓜很好,递了一碗热菜给青瓜。青瓜挺大方,没有吃独食,拿着碗和其他丫鬟分享去了。

  丫鬟们也拿出自带的干粮,坐在旁边吃。

  摒弃了那些假模假式的优雅,吃火锅的气氛颇有一种僧多粥少的紧迫感!

  眼看着火锅沸腾了,洪峥长第一个伸出筷子!

  洪峥长龇牙咧嘴地揉着胳膊,道:“我们吃自己的!管那么多做什么?哎哟!”

  洪家二姑娘洪悦己连忙代替青瓜答道:“你家那几个亲戚和我娘去参加茶会了,今天的茶会里有两个将军夫人,她们肯定不用操心午餐!”

  佟氏和海氏肯定是和苏瑜、苏靓在一起的,只要找到了苏瑜和苏靓,就相当于找到了佟氏和海氏。

  苏牧置身事外,转头询问丫鬟青瓜:“苏瑜和苏靓在哪儿?”

  郑晴川眼睛发光地望着,这才觉得找到了知音一般!

  忽然他大声叫着:“哎哟!轻点!轻点!”洪家几位姑娘正伸手拧着他胳膊上的皮!

  “我不去!肚子都饿扁了!”洪峥长厚着脸皮道:“要去你们自己去!”

  洪家四姑娘洪悦慕撒娇说:“二哥,你帮我去抢一只烤兔子来!”

  洪家二姑娘洪悦己推推洪峥长的胳膊,怂恿道:“我想吃鹿肉,你再去抢!”

  洪峥长大大咧咧的声音随之响起:“今天人那么多,我们能抢到一只羊腿就很不错了!有些人连肉渣滓都没抢到!”

  洪悦景问:“又是烤全羊啊?我想吃牛肉!有没有?”

  苏牧牵着阿清的手走过来,也不拘小节地坐到草地上。

  阿清连忙朝他跑过去,去观察羊腿。郑晴川清晰地答道:“阿韵在琴会!四舅母在那里!”

  苏牧随之而来,手里拎着一只烤得油滋滋的羊腿,声音清润地问:“阿韵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