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队由村民周龙组建,周龙这几年在村里做了不少新房,装模很有经验,他带着十几个民工以6000元包建大桥。两边的桥墩一天天累起来了,累得越高填方越多。泥土要的车数和人工越多。周龙慌了,民工怕了。
周民周龙磋商,如何解决?桥不高,与路面就不平,重车往下冲,桥的寿命就会大大缩短,要不得。6000元工程量过大,民工没钱赚,喝西北风呀,自然不会干。加大工程款,行不通。屯长周民骑虎难下呀。
周民说这样吧,我请一部车,你给两个工人,天天拉石头泥土天天填如何?工头想想也只能这样了。桥墩搞好了,钢筋绑好了,混泥土谁来搅拌?那么多那么急,请捞浆机铲车要数千元呢。周民只好开村民大会,请求村民出劳力帮忙。每户一个人,四十人分三组轮流上。多年受洪水灾害,小孩上学村民出行受阻多了,出一天工也默认了。
因桥的立方数与搅拌需要的河沙很难算,出入很大。比如桥是八方,河沙八方根本不够。原来拉的几车沙很快用尽。周民如热锅上的蚂蚁,怎么搞?
村民议论纷纷,如何是好?立马拉沙,钱哪要?沙几百元可以,路远路费一千呀。两车三千不可。桥不能停工,否则桥分两次倒浆就会有间隙裂痕,要不得。
村民自筹一下子不可能做到的事,周民忽然想起手上收到的一万元电网改造费,只有挪用了,周民屯长立即打电话给镇上的货车司机拉沙进来,要快。
桥建好了,工头买来猪头,祭拜河神保佑平安,放了鞭炮,辛苦了的村民会餐喝酒猜码,热热闹闹一番,谁知屯长挪用的无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