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志:汉家天下 一百零四章 望气

《三国志:汉家天下》一百零四章 望气

作者:十七弟 字数:2678 书籍:三国志:汉家天下

  思来想去之后,刘宏最终决定将董太后的侄子,时任卫尉的董重迁为骠骑将军。

  将军之位并非常设官职,最高的是大将军,次之则为骠骑将军,再次为车骑将军,末为卫将军,此四将军者地位堪比三公。

  再之下才是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将军之职可拥有私人部曲,除此之外还有诸如四征、四镇等将军官职,一般专为出征所设置,平常不易见。

  较为例外的则是度辽将军,为照看边远地区,此职为常设将军之职。

  皇甫嵩在兖州一带募兵后于十月向西面进发,他前脚刚走,青、徐二州后脚就出了乱子。

  这轮募兵共募集近三万人,合董卓之前部万余兵卒,共计四万大军,兖州、青州、徐州一带的青壮男子多数应征,实在是朝廷、地方的苛捐杂税过多过重,寻常人家靠着劳作很难维持生计。

  如果有得选,谁还会选择上战场呢?

  募兵后青、徐二州的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发现了可乘之机,联合前几年的一些黄巾余党,再次扯起黄巾的虎皮大旗在青、徐大地上开始作乱。

  青、徐二州虽纷乱,可皇甫嵩、董卓大军已然成行,自然不能再度掉头回攻,加上凉州号称十万大军,近日虽无动作,可保不齐什么时候就大举进攻。

  刘宏虽未考虑这一层面,不过想到当日与马日磾的赌约,不想率先破坏赌约,干涉皇甫嵩的行为,只得另派当年随董卓讨伐叛军有功的参军陶谦前往徐州做刺史,想办法镇压叛乱。

  陶谦被授予的是徐州刺史而并非徐州牧,陶谦并非天子心腹,此番只是把他当作救急使用,待徐州叛乱平定后陶谦的任期多半也就到头了。

  青、徐二州之地起黄巾余孽后刘宏身体状况愈发糟糕,以前时不时头昏脑胀,近日来终日皆是头昏脑胀,难以自省。

  医工诊过多次,开了不知多少汤药,终是没有一点好转,刘宏不禁回想起了当初的侍中董扶,此病看来并非病疾,而是有关天象,若董扶尚在洛阳,说不定能够瞧出端倪。

  张让见刘宏愁眉苦脸暗自叹息的模样,轻声说道:“不知陛下烦恼何事?老臣可为陛下分忧?”

  不得不说,自西园八校尉成立之后,十常侍、大将军等人也是越发收敛起来,刘宏对此情景自是极为满意。

  “朕叹那侍中董扶走了,无人为朕望气观星。”刘宏叹息道。

  听到董扶的名字,张让额头不知不觉间滴下冷汗,还好董扶那天没有多说什么,否则他与赵忠又免不了一顿责罚。

  “陛下,洛阳内懂得望气之人不在少数,臣也认识一人,望气之术极佳,陛下何不试试?”张让说道。

  “明日让他进宫来吧。”刘宏说完感觉脑袋又重又痛,摆摆手让张让出去。

  次日,张让带着一身穿道袍之人入宫,汉朝,方术大大兴起,各种学说也是炒得火热,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对于这些鬼神之说,方术之说都是深信不疑,这也是为何巴郡米贼,冀州蛾贼能够发扬壮大的基础之一。

  “陛下,张常侍携一道人求见。”小黄门入内禀报道。

  “宣他进来吧。”刘宏说道。

  张让和那道人趋步入内,道人身着一身宽大袍子,袍子用料极其考究,发丝乌黑如墨,头上束带正中更是嵌一方形宝石,比之当日董扶少了一丝仙风,多了一丝铜臭。

  此人在洛阳经营多年,是多少达官贵人的座上宾,达官贵人们出手自是极其阔绰,道人的生活自然也较为奢侈。

  刘宏第一眼看到此人就有些不喜之感从心中而生,张让赶紧介绍道:“陛下,此人是洛阳最有名的望气术士,朝中大臣多有求于他。”

  那道士也是自信的回以一笑,对刘宏作了个道礼。

  刘宏听了一番介绍,心中顿时觉得有些靠谱起来,朝廷百官可能办事不太行,但在这些方面都是精明之辈,若这道人没点道行怕是早就人人喊打了。

  “张常侍,你让他为我望望这天下大势吧。”刘宏说道,他原本只是想通过术士的方式让身体康复些许,但人到了面前后他却想起了如今风雨飘摇的大汉。

  张让闻言有些变色,天下大势可是个难说的话题,你吹捧吧,如今叛军四起,天子若以你术数不精治罪,白白搭上性命;若你唱衰,天子喜怒无常,登时暴起,治你以妖言惑众之罪。

  张让神色凝重的看向那道人,那道人也知其中凶险,凝下心神开始卜算望气。

  南宫之内一片静谧,没有一人出声叨扰,只见那道人额上汗珠密布,时间越久,汗珠越多,到了末时,全身上下已是大汗淋漓,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良久,道人睁开双眼,眼中神芒闪过,下一秒却是面露难色,并不作声。

  刘宏看看那道人又看了看张让,他也不清楚这道人是卜算出了什么还是没有卜算出来。

  张让与道人打过交道,知他此时已算出什么,恐怕是结果不太好,不敢向天子说明。

  “陛下,兴许是草民算错了,不如明日再让草民来算?”那道人开口道,语若游丝,很明显刚才的卜算望气已经耗去他的心神力气,今日无法再次进行。

  刘宏皱眉,等了这么长的时间就等来这个?“什么错不错的,你且说来,朕自有决断。”

  天子之气展露,知刘宏发怒,张让和那道人顷刻之间跪伏在地,张让赶紧眼神示意那道人把结果说出。

  道人开口道:“陛下,草民刚卜算望气,是大凶之兆,示意京师之内有大兵,且......且......”

  道人支支吾吾,迟迟说不出下半句,张让此刻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刚才的眼神示意是让道人说出结果没错,但是也是示意他别说真实结果。

  这道人这么一说,今日他二人出不出得了南宫还很难说。

  “且什么!”刘宏双眼瞪视过来。

  “且两宫之内有血光乍现。”道人最终还是将下半句说出。

  张让听完面如死灰,他叫来的人却坑了他,他们都是天子近侍,眼下两宫有血光乍现,保不齐天子就将他们全部更换,若是失了常侍之位,他张让定然自身难保。

  刘宏目光瞪视着那道人,面无表情,不知是什么心情,道人只觉得心中瘆得慌,此次之后定要远离洛阳!

  过了会儿刘宏才开口道:“可知此事将发于何时?”

  那道人回复道:“陛下,草民道术不精,只知此事应在三年之内。”一边说着,道人的额上冷汗滴落,生怕刘宏说出的下一句话就是将他斩首。

  刘宏脸上阴晴不定,想着京师有大兵,难不成是叛军杀入洛阳?会是哪一伙叛军?并州匈奴?河东白波?冀州黑山?凉州叛军?

  两宫有血光,莫不是贼寇杀入宫中,斩杀了自己?思虑及此,刘宏心中骇然,就目前来看,凉州叛军是最有可能的,攻打凉州叛军之事绝不能拖沓。

  半晌后刘宏吐出一句:“可有破解之法?”

  张让的心如同死灰复燃,疯狂的向那道人打着眼色,他二人能不能活,就看这道人如何回答了。

  那道人也是害怕极了,哪还有空去看张让的眼色,不过想活命的心思,二人倒是一致,稍加思考之后那道人说道:“陛下,破解之法倒是有,只是免不得劳民伤财。”

  “说来听听。”刘宏说道,眼下王朝都将倾覆,劳民伤财与否已不在刘宏的考虑范围之内,若王朝葬送在他之手,那下了九泉,他绝无面目见各代先祖皇帝。

  “要破解此事,须筑起大坛,上立十二层华盖,坛东北再筑小坛,立九层华盖,陛下亲赴大坛,遣一重臣赴小坛,召集兵马,以破除此间之气!”那道人说得极其认真,可是心中却颤抖不已,这大势哪有什么破解之法,他只能胡诌一番,只愿别被刘宏看出破绽。

  刘宏并未立即出声,等待的这段时间是道人有生以来经历过最漫长的时间,一颗心扑动扑动的逐渐往上涌,感觉跳到了嗓子眼里。

  “你此番为朕望气有功,赏钱五百万,张常侍举荐有功,同赏五百万。”刘宏说道。

  张让与那道人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下来,他们俩安全了。

  刘宏挥手之后,二人立即退出了南宫,丝毫不敢多呆上一分一秒。

  二人来到张让府邸,那道人说道:“常侍大人,你可是把我害惨了!”

  “你还说呢!我让你别讲真话,你怎么把真话全抖落出来。”说起这事,张让也是气愤不已。

  “天子之威,我哪还有空闲去想别的。”道人苦笑着道。

  张让也没再纠缠,只是一脸严肃的问道:“你今日于宫内所讲之话句句为真?”

  道人点了点头,张让心中掀起轩然大波,如果真如道人口中所说,那大汉岂不是已到了终末之时?他们十常侍毒害天下多年,大汉若倒下了,他们也将会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此事必须仔细思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