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兴汉上将军 第三十七章军营夜袭·姜维出场

《三国:兴汉上将军》第三十七章军营夜袭·姜维出场

作者:猎于密林者 字数:1788 书籍:三国:兴汉上将军

  张猛命令其中两个来到跟前,吩咐他们,马上去老营传我的命令,命令张苞带兵四千从左路往天水郡进发,限时五天到达天水郡城外安营扎寨。

  命令关兴带兵驻守老营,随时等待调拨。

  斥候领命而去。

  张猛随后命令副将王瑞带兵五百为先锋前行,副将曹显带兵一千殿后。吩咐完毕,自己带兵走在中军之间。

  于是蜀国兵马五千多人,押着几十辆辎重马车,缓缓地望天水郡进发,要过来收复天水郡。

  与前边行军一样,山间道路甚是崎岖,车马行人一路劳顿,免不了晓行夜宿,走了四天四夜之后,来到一处峡谷之前,斥候回来报告说,此处叫牛角峡,道路十分狭窄,弯弯曲曲的有几十里路远,穿过这牛角峡,再走百十里路,就是天水城了。

  张猛听了,问道:“城中是什么情况,是不是已经关闭城门等待抵抗?”

  斥候说,可能是天水城里还没有知道我军即将过来攻击,所以四门大开,城中军民随便出入,来来往往的没有一点慌乱的样子。

  张猛听了,略一思索,抬头看看天空,只见山间落日早,天色已经有几分昏暗起来,于是吩咐:“就在这里安营住宿,明日早饭以后行军。”

  于是,士兵们纷纷散开搭建帐篷,垒灶烧火,准备晚饭住宿的一应事情。

  全营士兵一直忙活到掌灯时分,这才安排停当,于是,张猛这才吃过晚饭上铺躺下休息。

  这时候,整座军营里边,已经熄了灯火,只有中军大帐前边的辕门两边,高高地悬着两盏灯笼,映照整座军营模模糊糊的轮廓。

  军营渐渐进入睡眠之中,只有巡夜的哨兵,三五成群的弯弓搭箭的沿着鹿柴来回巡逻。

  看看到了二更时分,四周渐渐安静下来,忽然一声炮响,紧接着军营外围远杀声四起,夜色之中,好似有千军万马围杀过来。

  张猛听了,翻身下铺,仗剑出帐,举目四下看时,却是没有一个敌兵,等到全营士兵惊慌的奔出来时候,喊声杀声却悄然而止,远远近近没有一点灯火,只有满天的繁星眨着眼睛,好像在嘲笑张猛满营兵马。

  张猛见了,吩咐加强警戒,其余人马照常休息。

  满营士兵刚刚躺下,又是一声炮响,军营远处又是杀声四起,张猛再出帐看时,四周喊杀之声此时又停了下来······就这样,一直到天亮,反反复复的五次骚扰,搞得五千蜀兵人马欲睡不能欲罢不休,一夜处在惊恐之中。

  天亮了,将士们个个依然是惊慌失措,不得安心。

  此时张猛已经料定,这是天水城里魏兵提前埋伏人马,在这里实行骚扰惊恐之计。

  张猛正思索着如何行动时,忽然前锋人马从峡谷中逃了回来,先锋王瑞用绷带吊着一只胳膊在胸前,来到张猛面前,滚鞍下马,过来禀告道:“主将,末将人马,昨天晚上被魏兵偷袭了军营,死了三十多战士,伤了一百多,幸亏峡谷两头道路狭窄,厮杀不开,我军两头所致鹿柴结实,魏兵没有杀进去。天亮以后,我们就撤了回来。”

  张猛听了问:“你的胳膊······?”

  “厮杀之中,中了一箭。好在伤得不厉害。”

  “你带兵多年,为什么在峡谷之中安营?”

  “主将,峡谷之中有一处开阔之地,又有流水经过,是一处安营扎寨的好去处,要是出了谷口住宿,昨天晚上,恐怕就要全军覆灭了。”

  张猛听了,不再相问,吩咐王瑞过去包扎伤口安置伤员,然后,召集军中副将研究军情。

  众将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天水城里必有能人,此人胆大心细,敢于冒险,肯定是一员好将。”

  张猛听了,也有同感:“是的,是一员好将。用惊恐之计,镇住我军主力,使我军主力夜间不敢乱动,他在那边安心攻击我的前锋人马,竟然让他得了手!”想到这一点,张猛也看出了对手的弱点:“他的人马不足,不敢过来夜袭我的主力。”

  张猛想到这里一阵高兴:“出战以来一直没有遇到对手,现在遇上了,呵呵,斗智斗勇,我到要看看,到底谁是高手!”张猛想到这里,吩咐副将:“全军停止前进,就在这里驻扎。”然后吩咐:“你们带人到附近,找几个农人过来,我要问话。”

  停了一个时辰,看看快到午饭时候,斥候带过来一个老汉,说是这附近放羊的农民。

  张猛就好言安慰着放羊老人,问及天水城里的文官武将,老汉说,自己有亲戚在城里当兵,别的官员不太熟悉,只知道有一位少年将领,祖上就在这天水城里担任武职,到这位少年将领身上,已经是三代武将了,“这少年将领自幼熟读兵书,弓马娴熟,远近闻名。”

  张猛问及少年将领姓名,老汉说叫姜维,字伯约。

  张猛再问有关于姜维别的事情,老汉一概不知。

  送走老汉以后,张猛站在辕门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兴奋地自语道:“早就知道姜维姜伯约,现在在这里遇到了,你好,姜维!嗯,只从穿越过来以后,到如今我张猛也没有遇到对手,今天遇到了你姜维,好啊,来吧,我一定把你活捉,献给丞相,让丞相好好调教你一番,然后和我一起,帮助丞相完成灭魏兴汉的历史重任。”

  原来前些日子,姜维在天水郡衙门里,与太守马遵说起南安郡和安定郡的事情来,马遵显得十分愁苦道:“南安郡杨陵和安定的崔谅,已经投降了蜀国。本来嘛,我们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互为犄角,现在忽然成了这种局势,伯约,你说吧,你说我们怎么办呢?”

  姜维只是看出了马遵太守的愁苦心情,却是没有注意思考他的心态,就反问道:“太守您说,您说怎么办,末将一定服从您的吩咐。”

  马遵说,很明显,现在安定南安已经投降了,我们天水成了孤城一座了,真是外无救兵内无粮草,如此这般,如何和蜀兵抵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