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第四十章 以笔入圣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第四十章 以笔入圣

作者:胡春秋 字数:3778 书籍: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禅意?这是一本佛门秘籍吗?”秦川听到老道说这本字帖中有禅意,有些许的诧异。

  “不错,其中有禅意,欲辨已忘言。兔崽子,你认真看下字帖。”老道有一搭没一搭的回道。

  秦川捧起这本泛黄的字帖,但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先前那关小哥说过这本字帖是从一个破旧的寺庙之中捡回来,但是你不能光凭一家之言就断定,这本字帖出自佛家之手。”

  老道从床上起身,倒了一杯茶端到秦川面前:“你看着落款,虽然说草书笔迹难辩,但是依稀可认得出,这是怀真和尚所写。”

  秦川盯着这字帖的落款之处,似乎认出这落款真是怀真和尚四字,不由得赞叹说道:“我就说嘛,天下这认不得的字,如同你符篆上面的符文,殊途同归,到底是一家。”

  老道指着这落款说道:“你先前说我那符篆和草书一般难以认识,其实你说对了一半,我这符篆是借用外在的天地灵气达到御敌目的,让人心生恐惧;而这文字表达的是内在的感情,看到之人或手舞足蹈,或摇头叹息,这两者一内一外,其实也算道法同源。”

  秦川端着字帖,若有所思的答到:“怪不得有人说,这读书人杀起人来,可不比武道强者差,动动嘴皮了,就能调拨两国的关系,引发争端。”

  老道似乎在回忆往事的说道:“数百年前,诸侯并立,百家争鸣。那墨家擅长制造攻城掠地的武器,法家以严苛律文治国,纵横家以口舌之利摆弄权术,读书人更是推崇儒家,这般盛景,可谓是千年一遇。”

  秦川先前也听别人谈起过,想不到真有诸子百家的存在,但是为何今日却消失殆尽。于是开口问着老道:“这诸子百家如此盛况,为何今日却只剩寥寥数家了。”

  老道皱着眉头说道:“一个叫黄横的读书人,见这世间太平已久,游说几个强国吞并诸侯,又调拨诸子百家排除异己,因此最后爆发了旧历年间的国战,前前后后打了两百年,小的诸侯国被灭,不少武道修行者也战死沙场,诸子百家也因为依附的小国被灭而传承断代,因此你见到的,就只有我们隆国等几个大国还有些许传承。”

  秦川依旧不解的问道:“那着怀真和尚,又与这诸子百家有何关系?”

  老道听此,乐呵呵的说着:“当然有关系,这本字帖之上记录的,便是数百年前诸子百家的盛况。”

  秦川认真的看着字帖,但是这笔迹实在是过于潦草而难以辨认:“那这怀真和尚又是如何知道这诸子百家的?莫不是诌的吧?”

  老道回答道:“这怀真和尚,本是南阳小国的皇室,后来不知为何离家出走,削发为僧,日日在寺庙中修行,后来钟爱书法,种了几亩芭蕉叶来练习,然而其过于勤奋,这芭蕉林总是光秃秃的,这草书才能达到如此地步。怀真和尚在寺庙中呆着,见世间战火连天,不似当年的盛况,心中郁结十年,悲愤写了这《太平稿》,后坠崖而死,被当时的人称为草书圣人。你看这约莫数万字,不见任何的涂改,可见其功力。”

  秦川不解的问道:“那他为何要坠崖而死?在寺庙中远离尘世,活着不挺好的吗?”

  “当时怀真和尚武道修为深厚,过了佛家所说的成住坏空中的空劫,就差一步就能凝结金身,但是此刻各国混战,不少平民惨死其中,怀真和尚以一己之力护得寺庙方圆百里平安,但难以阻止各国争斗厮杀而心中愧疚不已,因而写下这《太平稿》后便坠崖而死。”

  秦川看着老道,仍旧是不可相信的问道:“原来怀真和尚如此的慈悲为怀,而且又有如此深厚的武道修为。老道,你怕不是在忽悠我吧,这一个绝世武道强者,他的字帖怎么会让我得到?”

  老道摸着胡子笑道:“你说错了,这其实不是字帖,这是真迹。我先前跟随祖师爷修行,与这怀真和尚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听说他写下了这《太平稿》而心生向往,但是寻找许久还未找到,佛门讲究结善缘,于此看来,你与怀真和尚还是有因果善缘。世间推崇行楷,必不会执着草书,辛苦许久,想不到真让你小子碰见了,节省了我不少功夫。”

  秦川此刻信了几分,但还是有很多不解:“那我要这《太平稿》有何用,我就算练得一手的好草书,也只能是孤芳自赏而已,别人又看不懂。况且我就算参加都城大考,那主考官欣赏不来,那我也只是个过客啊。”

  老道满脸严峻的说道:“兔崽子,目光短浅,这怀真和尚亲手书写的墨宝,岂能是凡物?你若是能够读懂这《太平稿》中的禅意,便是能够缓解你体内的顽疾,甚至能够帮你凝结出丹海、空山,迈入武道江湖。”

  秦川的顽疾,便是缺乏丹海、空山二处,但是灵气不知为何,又不受控制的灌注身体里面,储藏于五脏六腑之中。对于凡人来说,若是没有丹海、空山二处而又有灵气经过身体,无疑是无数把利剑插入身体,不少人还未活过三岁就会夭折,好在秦川命大,幼年之时好几次疼晕了过去,但是最终活了过来。

  后来老道不知从何处得知烈酒可以缓解顽疾,因而秦川自幼喝酒,现如今酒量惊人。不过说来奇怪,自从喝了烈酒,又配合上道门的《菩提心经》,每隔一段时间泡在青灰缸之中,这灵气入体的疼痛,是再也没有出现,但是老道却说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若是真想消除顽疾,还要另想他法,想不到如今这《太平稿》竟然能消除顽疾,凝结出丹海、空山。

  秦川听闻真有可能迈入武道江湖,不由得欣喜的问道:“那我如何才能凝结出丹海、空山二处。”

  老道此刻倦意袭来,打着一个哈欠说道:“以形观字,以字知意、以意通神,等你真正懂了这怀真和尚的禅意,其他都是水到渠成。这怀真和尚用草书所写的《太平稿》本就晦涩难懂,你慢慢来,急不得。若是暂时只识得一两个字也不要紧,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不过,等你真正懂了《太平稿》的意味,你便有了怀真和尚的几分韵道,到时候我再把祖师爷传下来的好东西拿出来,你凝结丹海、空山二处的把握,可是足足有一成。到时候你若是想学符篆之术,那我传给你便是,别的不敢说,你在武道江湖自保之力算是有了。”

  凝结丹海、空山的把握足足有一成,这几个字老道说得很重,仿佛能够达到一成的把握,已经是相当了不起。

  秦川叹了口气说道:“那剩下的九成呢,又是什么后果。”

  老道朝着床那边走着,头也不回的说道:“剩下的九成,那便是下辈子好好投胎,生得天赋异禀,直接迈入武道江湖。”

  未过片刻,老道呼噜之声在玄字号的房间响起,只留下秦川一人独自坐在桌子前面发呆。

  夜色越来越重,已经听不到其他人走动的声音,不远处的婴儿停止了啼哭进入到梦乡,但是秦川此刻思绪万千,实在是睡不着。

  若是真如老道所说,那九成的概率是死翘翘,那自己是否真值得一试?

  若是在这武道江湖苟且偷生,不管世事变迁,靠着红白喜事吹奏曲子也能赚得一些银钱了此残生,是否也是不错的选择?

  秦川看着窗外的星星,不知道怎么办,只有这怀真和尚的字迹躺在桌子上。

  曾几何时,秦川也羡慕那些武道江湖的强者,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飞天遁地无所不能,哪像穷苦百姓,见到武道修行者只敢匍匐于地,不敢声张,但是现如今有此机会,却是冒着生命危险求来,这该做何抉择。况且秦川了解老道,说的是一成把握,便是一成把握,不会再多一分。

  这时候秦川想起年幼之时,被老道救起的那天,周围躺着满身是血的人,不到片刻全部一动不动,已经撒手而去。但是老道从不谈起自己的身世,只说是捡来的,真以为秦川什么都不记得,哎,这老道连撒谎都不会,如此看来,这身世之谜,只能自己一探究竟了。

  对了,还有马踏岭的道观,秦川想起来道观被那个都城的打更人劈了一半,害得他每次都提心吊胆的爬着藤蔓天梯,这个仇也要报了,若是没有武道修为,怕是走不到都城就被强盗悍匪夺取了性命。

  况且苟且性命于乱世,虽然保得一生的周全,但是按照秦川的性格,恐怕到年老之时也会懊悔不已,恨年轻之时未能探明真相,带着不甘郁郁而终,与其这样了此残生,还不如殊死一搏。

  凭什么我没有丹海、空山就不能迈入武道江湖之路?

  凭什么我见着武道修行者就得拔腿就跑,就不能抬头平视?

  凭什么我一生就得碌碌无为,靠着红白喜事赚得碎银却受尽世人白眼?

  秦川越想越气,不由得想着武道江湖流传的那首诗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神佛难挡青云志,开得万世存功名。想到此,秦川心中不由得豪迈万丈,心中暗自决定,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是还敢一试。

  朝闻道,夕可死矣!

  秦川心中打定主意,今夜定要将《太平稿》瞅出些名堂出来,可不能让老道看不起自己,若是自己真的迈入到武道江湖,到时候带着老道一起,找那个都城的打更人算账,若是有些闲钱,便去山川湖海游历,得到时令时节,带着新酿的桂花酒,去吃那湖州的青蟹。

  看着窗边的烛光随着微风吹来摇曳不定,秦川拿着剪刀将蜡烛剪出新线,顷刻间火光更甚,秦川端坐在桌子前面,将烛台移了过来,深吸了一口气,稳定心神看着泛黄的《太平稿》第一页,然而还是如先前那般,怀真和尚的笔迹十分潦草,根本难辨一二,更别谈知晓其意。

  为知其意,先会其形。

  秦川从行李之中拿出笔墨纸砚,倒了一杯茶水开始研磨起来,随后将徽州产的宣纸铺展开,用狼毫笔沾着新研磨的墨水准备开始临摹起来。

  这草书讲究的是一字一笔,绝无多余的笔画,秦川见这怀真和尚的字迹,毫无章法,飘逸至极,其中又有一丝豪放之气。老道说的不错,这怀真和尚先前为南阳的皇室,因此这字迹之中有豪放之意,后来归身寺庙,因此这字迹又不似世间那般有所章法,虽然不懂其中意思,但是光从字形来看,怀真和尚为当之无愧的草书圣人。

  只不过现在读书人推崇行楷之文,因此这世人认为张公的拓本都比任何的草书都要贵重,管你是草圣还是草包,无论当时如何有名,在如今看来都是不值一提。秦川不由得替怀真和尚可惜,身前如此造福一方,死后墨宝却被人如此遗忘,被当成压地摊之物。

  夜深渐冷,秦川哈了一口热气,这同福客栈玄字号的房间里没有任何取暖之物,于是秦川蹑手蹑脚的将被褥披在身上。

  思忖了片刻,还是狼毫笔放在了笔架之上摇头叹息,看了《太平稿》许久还是无法再次下笔,老道说的“以形观字”的境界,恐怕都难以达到,又何谈“以意通神”。倒不是秦川难以临摹,只是下来第一笔之后,总感觉与《太平稿》的字迹相差甚远,若是旁人瞅着肯定是两者相似,其实秦川明白,只是形似而已,其实两者天壤之别。

  老道先前在平阳坊的白鹿书院说过,若是一个月之内还不明白这白鹿书院有和不同,就要打道回道观,不再去武道江湖游历,现如今这《太平稿》虽然能够有一成的把握帮助秦川凝结空山、丹海,但是耗费了几个时辰过去,秦川还是未知其意,看来这武道江湖的路,不好走啊。

  秦川想着,这白鹿书院坐落在平阳坊,便是那读书人聚集之地,虽有几处楼宇气魄非凡,但是也未见其他有何不同,想必这平阳坊肯定有人知晓这白鹿书院的玄妙之处。这《太平稿》虽然字迹潦草,晦涩难懂,但是世间肯定有知晓草书之人,历经乱世总有书法大家的后人存在,说不定这平阳坊的落魄秀才里面,就有奇人能够辨认出来,与其在这边白费功夫,还不如明日花费一些时间,找到通晓草书之人,到时候花费点银钱便是。

  想到于此,秦川睡意袭来,熄灭蜡烛关上窗,披着被褥合衣睡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