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州 春试(三)

《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第一百六十九章 青州 春试(三)

作者:胡春秋 字数:2147 书籍:从神迹中走出的强者

  曾经也有读书人如此才思泉涌,而且下笔如飞,但是眼前的这位少年却是不同。特别是最后论经问道之时的考题,光是看那一手的毛笔字就已经知晓他并不寻常,因此这不由得让黄震西眼前一亮,仿佛燃起了希望的火种。

  初见时如泉泉流水一般,再见之时又如滔滔江河,如此行云流水般的毛笔字,当真有着别样的韵味。就算黄震西是白鹿书院中有名的书法大家,此刻却是只能点头称赞青州自古人才辈出,想着自己在这般年纪之时,可没有这样的功底。而且写了文章寥寥几笔之后,看着其中韵味仿佛已经是庙堂之上身居要职数十年之人,除了开宗明义之外,还列举了青州十一谏,光看前几言字字珠玑,便可知对于青州城十分熟悉。

  白鹿书院刚刚沉沦下去,就立刻有一位少年腾空而起,看来这次的都城大考,白鹿书院定然不会空手而归,两边夹道的百姓也定然不会丢臭鸡蛋了。只是不知道这位少年除了论经问道的才思外,不知道是否在礼乐上颇有所得,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

  黄震西看着那少年旁边名帖上写着的名字,发现其名曰秦川。但是思前想后,未曾记得青州城有秦府的书香之地。而且在青州城中,这秦姓都十分的少见,看来他又是个外州之人,瞧着穿着打扮也不似富贵人家,想来从外州风尘仆仆前来赶考。不过黄震西却是暗自将秦川的姓名记住,等着他在明日之时的表现。

  而秦川此刻正是答得起劲,未曾发现自己的身后站着主考官,只是按照见过的史书典籍,结合自己在青州城呆着的数十年,写出了《呈州守十一谏》:

  “一谏言为民,历朝历代均已民为根基,所谓安居乐业者,实为有田耕种,有山林修养生息,岁末有余粮,灾年可平安度过。然赋税杂役颇重,民怨积累已久,一年至今难以裹腹,何以有余钱应付苛捐杂税?吾乃一介布衣,不行庙堂之事,若想百姓安居乐业,必当减轻赋税……”

  秦川洋洋洒洒数千字,从民、商、礼等十一处谏言,言语颇为老成,直击弊端,像是出自一位庙堂人之手。这凝结而成的十一谏言,这些都是秦川从所看典籍之中阅读而来,除了那些旧书摊抄写的言语,更多是从马踏岭道观中那些古籍之中汲取,老道说是一位从都城中的读书人托人弄来,不过老道对此并不感兴趣,好几本都拿来垫桌角了。

  但是在道观之中,那么些古籍堆着半人来高,但是每一本旧籍都被秦川翻成了破烂,里面的批注密密麻麻,老道曾经笑着说是鬼画符,只有秦川能看得懂。因此有这些古籍,秦川方才没有被逼疯,否则在空荡荡的山林之间,如何打发如此无聊的时光?想不到这最后论经问道却是未曾在孟青的考卷上面见到过,看来白鹿书院的那位秘密人,也不愿意孟青发懵考了个前三甲,到时候白鹿书院追究下来可就难办了。

  黄震西从秦川旁边移步,看着一位容貌俊俏的火红袄子女子正在奋笔疾书,如此穿着打扮,一看便知不是青州之人。黄震西呆在旁边看着论经问道的答题之言,却也是颇为有理,虽说不如秦川的那般言语老成,但是在他们如此年纪之时,已经算是出类拔萃了。

  正在这时,发觉一位考生正在低着头瞅着脚步,似乎在看着什么,随后往草纸之上写了几句话,之后又瞅着脚底看了几眼,如此循环往复,应当是行作弊之事,只不过他专心致志,丝毫不顾及旁边之人的目光。

  黄震西赶忙走了过去,准备伸出手抢夺草纸,旁边的张渗教习见此,赶忙过来悄悄制止,将黄震西拉到旁边解释道:“这是青州城白府白吉望老爷子的长孙,早先就打过招呼,别人可是足足给了万两白银。只是他天资愚钝,想不到将考题给他都不会提前背熟,你若是将他抓住了,那白鹿书院的师生可得饿肚子了。我知晓你嫉恶如仇,我也以此事为耻,但是白鹿书院已经式微,若不是不能开源,只会开门大吉,愧对青州父老乡亲。”

  黄震西想了想,还是作罢:“以这些二世组换来真心肯学的读书人,倒也未尝不可。只要这些二世组在白鹿书院不闹事,对我们来说多一人少一人又何妨。只是这等如同目不识丁之人,就连考题给他都难以熟记,实在是可恨。”

  两人相视摇头,分别朝着其他之处走了过去,对于那人的作弊行为却是视而不见。

  秦川此时已经答得差不多,将手中的狼毫笔放下,发觉沈凌秋早就端坐位置之中,眼前铺好的草纸上压着砚台,看来也是早早作答完毕。此刻的她拿起了温壶,在倒春寒的天气之中,将她冻得不轻,正在不停的哈着白气。只不过模样十分的端庄,不像秦川这番东张西望。

  瞅着孟青那边,论经问道的题目之处依旧是一片空白,秦川看着他的唇语,仿佛是在骂白鹿书院的教习先生留了一手。若是考烟花柳巷之地的姑娘俊俏,哪家的姑娘身段最为妖娆,或是哪家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那孟青自然是手到擒来,在青州城中他排第二,那便是无人胆敢排第一。

  只是如今说到舞文弄墨之事却是无可奈何,几次提笔却都是无从下手,看着香炉前的檀香所剩无几,他不禁着急起来:若是这次不能进入到白鹿书院,那孟府的脸算是让他丢尽了,到时候那些宗亲低看他几眼,就连孟开也脸面无光。

  为了稳妥起见,孟青还是想将最后一题做答完成。既然白鹿书院都是将考生的名号用印鉴封闭起来,防止教习先生遇到相识之人,但是只要让那位教习知晓这是孟青的考卷,那便可高枕无忧。

  眼睛转了两圈,孟青突然心生一计。

  孟青此时沾满了墨水,不假思索的写了起来,看着这速度不亚于秦川。只见在檀香即将燃尽之时,孟青突然大喊一声:“不好,这墨水倒了!”

  只见孟青的考题论经问道处除了有几个小字露了出来,其他地方却是一片漆黑。不过另外几处考题却是一滴墨水都没有,这未免有些诡异。

  此时檀香燃尽,黄震西拿出木棒敲打了三下:“政通人和,吉时已到,书童收题!”

  候着门外的数十位门童迅速的走了进来,将考生前面的草纸一一收走。孟青对着前来将桌子上的墨水擦拭干净的书童满脸凶狠的说道:“小心一点,其他之处切莫不能沾染了墨水,否则我定要拿你是问。”。

  那位书童如同哑巴一般并不说话,收完草纸便不再理会孟青。

  孟青见此倒也不急不躁,此时还饶有兴趣的看着沈凌秋那边,只要回去再将一箱银钱送过去,那沾满墨水的草纸自然会有所用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