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雨江山之金戈铁马 第12章 委曲求全 城下之盟

《风雨江山之金戈铁马》第12章 委曲求全 城下之盟

作者:谷峰泰然 字数:3421 书籍:风雨江山之金戈铁马

  自清立国以来,是三日一朝,陆稷初登帝位时,政务繁杂,故而一日一朝,自范阳大战后,陆稷大败晋军,众皆咸服,国内安定,再加上与民休养生息的国策,廷议再次变更为三日一朝。没了廷议,陆稷早间有了空暇,吃了一点绿豆糕,便来到御花园赏光。

  看着满园的奇花异草争芳斗艳,陆稷也是一时兴起,让甲士拿来天子剑,舞起剑来。陆稷虽说武艺不精,但是自幼习剑,也堪称剑法一绝。却见他出剑如白蛇吐信,丝丝凌风而动,步伐轻盈,宛如蜻蜓点水一般,身姿灵动,一步三转,好似舞动一般。剑锋轻点枝头,便似秋风扫落叶,缤纷如雨下。众人在一旁都大声叫好,陆稷微微一笑,继续舞着剑。

  这时,佟多伦却赶了过来,看他的脸色,写满了焦急,可是见陆稷正在舞剑,他又不便打断,只能在那里焦急地等着,时不时地走两步,好让陆稷看到自己。陆稷沉醉于自己的剑法之中,却好似周身无人,一点没注意到佟多伦。

  终于,佟多伦实在忍不住了,径直走上前去,喊道:“陛下...”谁知,陆稷一剑刺了过来,吓得他周身是汗,所幸陆稷迅速收剑,这才未伤及到他。

  陆稷一手接过甲士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脸,问道:“老师,你这么早来找朕所谓何事?”

  佟多伦提了提神,正色说道:“陛下难道没看到今日云州呈上来的折子吗?”

  “朕昨夜睡得迟,今日又起的不早,还未看,怎么了?”

  佟多伦一下子急了,说道:“陛下,你这真的是万万不该呀,天下大势,瞬息万变,身为君主,岂可有一丝怠慢?陛下,您可知道,就在昨日,燕国起兵三十万南下,其兵锋现已直至武关,距离云州城不足百里呀!”

  “哐当”一声,天子剑一下子从陆稷手中脱落,掉在了地上。陆稷大惊失色,指着佟多伦问道:“你,你是说,燕国要图谋我大清?!”

  佟多伦摇了摇头,说道:“目前形势还不明朗,不过照燕军的行军路线,怕是这么一回事。”

  这一说对于陆稷简直就是睛天霹雳,他喘着粗气,大声说道:“天哪!燕军多是北方铁骑,喋血成性、骁勇善战,燕国又是北方第一大国,我清国如何能与之一战呐?”

  佟多伦连忙说道:“臣建议,立即批复云州府,动员其辖下一切可用之兵,全城戒备,以防不测!”

  陆稷点了点头,说道:“对,你赶紧去办,云州万不可有失!”佟多伦“喏”一声,连忙下去。

  佟多伦走后,陆稷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得手足无措,连忙对甲士吩咐道:“你速去秘密召集众将军,前往御书房议事,朕去一下太后宫。”甲士连忙“喏”一声便要走,却被陆稷一声“慢着”止住,他又说道:“朕就不去太后宫了,迅速摆驾城外大营,所有在京将军全部到齐!”

  “陛下,出了什么事吗?”面对陆稷突如其来的召集,众将军都有些疑惑,康超心急口快,首先问道。

  陆稷提了提自己的黑色蟠龙斗篷,咳了一声,将云州的加急密奏递给王宇,说道:“今日一早,朕接到云州的急报,燕国集结了三十万之众,挥师南下,今兵锋已至武关!”

  众将军一听是燕军,都有些心惊肉跳,面面相觑,却无一人敢发声。陆稷看着众将军的脸色都有些许暗淡,皱了皱眉,问道:“你们怕了?”说这话的意思,他自己也有些忐忑,不但将军们怕,自己也怕。

  一位将军上前说道:“陛下,您难道忘了?当年燕人南下,仅凭六千铁骑,跨燕山、入两河,势如破竹,其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我河内诸国六万联军与之相遇,一触即溃,丧城失地,高祖爷若是侍卫拼死相保,险些丧生燕人旗下。如今燕人再度南下,气势汹汹,而我军刚经大战,军民厌战,万不可与之匹敌!”

  王宇看完了陆稷递来的奏折,冷冷地问道:“那将军的意思是要降了?”

  那将军说道:“除了屈身降燕,以图后事,别无他法!”

  王宇脸色大变,转身指着那将军,骂道:“放肆!大敌当前,我军未经一战,你却以旧时之事为托,畏战请降!大丈夫自当战死疆场,岂可委曲求全,更何况今日大清已非昨日之大清,今日燕国也非昨日燕国,两国较量,孰胜孰败,谁能知晓?”那将军自知羞愧,一时语塞,退回行列。

  王宇上前说道:“陛下放心,我国虽然脱离战火不久,但范阳一役,我豫州、青州、云州各处兵马均建制完整,且上苍护佑,风调雨顺,军粮充裕。若是燕国来犯,我清军可与之一战。”

  陆稷点了点头,仍然有些担忧,说道:“朕的意思,尽量避免与之一战,保存国本。但他若是真来犯,朕必定以举国之力,痛击燕军。”

  这时,一名甲士进来禀报道:“陛下,燕国使臣前来大营,请求觐见陛下!”

  众将军一听,哗然而起,议论纷纷。

  “燕国使臣怎么来了?难不成是来劝降的?”

  “这大战在即,使臣怎么来了?”

  陆稷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有些不耐烦,重重地咳了一声,示意众人安静,让甲士带燕使觐见。

  甲士下去不久,便带着燕国的使臣上来了。只见那使臣挽着整齐的发髻,戴着黑色的发冠,身穿一袭黑色的纱衣,内置白色衬衣,面目清秀、步伐稳健,有股子仙风道骨的意韵,全然不似燕人那般的骁勇蛮横、喋血成性之气。那使臣微微一笑,朝陆稷行了礼,说道:“燕国使臣李苏拜见陛下,特带来我主一封书信,与贵国交好。”

  “与我国交好?”陆稷一阵冷笑,接过他的书信,道,“你们燕军都已经快兵临城下了,还谈什么交好?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左右将军认为李苏这是在有意羞辱清国,纷纷拔剑。

  李苏摇了摇头,朝众将军行了礼,笑道:“这全然是误会,请将军们不要生气,我燕军南下,绝不是行征伐屠戮之事,而是替天行道。想那齐国,霸占着三江富庶之地,然齐国国君整日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不问朝政,鱼肉百姓,我燕国念上苍有好生之德,不愿眼睁睁看着齐国臣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故不辞辛劳,率军南下,惩治昏君。”

  陆稷听了他这一番话,有点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一切,有些疑惑道:“贵国不是想图谋我大清?那为何驻兵武关,虎视云州?”

  李苏笑道:“陛下是圣君,美名传扬海内,我主也是敬佩之至,只愿与贵国互为友邦,怎么会与贵国为敌?我燕国断不会侵犯贵国一寸土地,请陛下放心。另外,我主为了表达与贵国交好之诚,特命在下带来良马三千匹,黄金五十箱,亡齐之后,将临江九郡尽数交与贵国治理,还请陛下笑纳。”说完,再一次给陆稷行了礼。

  将军们听他这一番话,得知燕军不会伐清,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再见到这如此厚礼,不禁心动。他们深知清国虽然马匹众多,但确实缺乏精良的战马,这使得惯以骑兵作战的清军的战力大打折扣,如今这些精良的战马对于他们真是如获至宝。

  陆稷听着这么多厚礼,也有些心动,但转念一想,无功不受禄,自己身为堂堂正正之君,一旦受人馈赠,必然留口舌与人,索性咬咬牙,说道:“贵国好意,朕心领。贵国不犯我大清,朕已知贵国诚意,至于这些馈赠,朕深知,贵国大战在即,战马、钱粮都是战争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还是有劳贵使带回,以慰劳燕军。”

  李苏点了点头,笑道:“人言陛下信义为本,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无功不受禄,来使敬佩!那在下就开诚而谈了,我主是怕战端一起,齐主会求援于贵国,当然贵主深明大义,自是不会助纣为虐,只是生怕一些小人逆臣从中作梗,故我主命在下携带着这些微薄之物敬献陛下,一则是表交好之意,二则也是请陛下莫要插手燕与齐之间的战端。”

  陆稷看着他,问道:“若是朕执意不愿接受呢?”

  李苏微笑着说道:“那贵国就是执意不愿与我国为友,那我国也只能忍痛割爱,由武关发兵两处,一处取云州,一处取京州,那时候战端一开,你我两国就再无友好之意了。”言语之中满含着杀气,他的灼灼眼光直逼陆稷,其意已是十分坚定。

  陆稷虽然满脸的平静,内心却是十分愤怒,这简直就是在逼宫,他深吸一口气,攥紧拳头,说道:“看来朕是不得不收这些赠礼了,还烦请回禀贵国国主,朕接受他的友好之意!”

  来使李苏笑眯眯地向陆稷行了礼,在甲士的带领下离开了大营。

  王宇见李苏一走,连忙上前询问道:“陛下为何要答应他?齐国一旦被燕国吞并,我清国便似梗骨在喉,燕国迟早也会吞并我们!”

  陆稷叹了一口气,说道:“朕何尝不知,可是我清国刚刚休整,经不起大战,只能委屈求全于燕国,只希望齐国能够拖住燕国一段时间,也算是给咱们更多的时间经营这片土地,好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

  王宇也明白了其间的意思,他也只能沉默接受。如今的清国,虽然范阳一役取得胜利,仍然只是一方小国,难以去抗衡强国。身为小国,或许只能委曲求全,耻辱的活下来,在韬光养晦之间,在漫长的黑夜中等待,才能有拨云见日的一天。

  事后,陆稷便去给太后请安,见太后正在对着一尊菩萨像诵经念佛,微闭双眼,神态端庄,虽然上了年纪,却未显得老态龙钟。他知道这是母后的日常,也跪了下来,双手合十,对着菩萨闭上双眼,默默念叨着。

  太后念完了一段,睁开了眼,问道:“稷儿来了?”陆稷连忙睁开眼,起身搀扶着太后,笑道:“是儿臣,儿臣来给母后请安。”

  太后笑道:“你可算没忘记我这个娘,每天都记得来看我。”

  陆稷将她扶着坐下,给她揉了揉肩,笑道:“儿子怎么会忘了娘,每天来看您不是应该的吗?”

  太后拍了拍他的手,笑道:“瞧这嘴,可真的是甜,也不枉娘把你扶上皇位这番苦心。”

  陆稷继续揉着肩,说道:“今天燕国使臣来了,逼着儿臣收下赠礼,让儿臣不要插手齐国之事,儿不得已,只能答应了。”

  太后听完,先是叹了一口气,继而说道:“这事儿我都知道了,你做得对,咱们现在还不是真正的强国,只能向燕人低头。但是你要记住,我们的低头不是为了低头,而是为了韬光养晦,等待破茧而出的那一刻,终有一天,我们的大清会利剑出鞘,问鼎苍穹,那时候我们大清的铁骑一定能够使天下人都惧怕!”

  陆稷点了点头,郑重地说道:“儿明白,儿一定会让我大清扬眉吐气,将我大清变成雄视古今、傲视天下的一等一的大国!”

  徐太后欣慰地笑道:“我的儿是真正的王,娘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天下的王。”

  陆稷突然斜眼一瞥,看见太后身旁的一幅美女画像,连忙拿了起来,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下一惊,这不是那位小姐的画像吗?他连忙问道:“母后,这幅画您是哪来的?”

  徐太后若无其事地看了一眼那幅画,说道:“你说那幅啊,那幅画是我闺中蜜友年轻时的画像,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后来嫁到了王家。这近来有些想她,我又不便出宫,她又忙着家长里短,便托人送了这幅画给我。”

  陆稷一听,难道那位小姐是娘的闺中密友的女儿,那她应该姓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