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三十三章 兰芳人的光辉和血泪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三十三章 兰芳人的光辉和血泪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3236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红姨拭干了眼泪,说道:“我们兰芳蛮就是兰芳国的后裔,六十多年前,荷华战争,荷印政府派安特生领兵入侵婆罗洲,将华人殖民地全部消灭,期间,我们兰芳国多次起兵反抗,但是因为武器落后,加上当地土著的忘恩负义,协助荷兰洋毛子驱逐华人,我们兰芳人寡不敌众,只能败退,而当地的土著在得到了荷兰洋毛子的支持后,对婆罗洲内的华人大肆屠杀,完全忘记了当初是我们兰芳给他们提供了庇护,这些土著才得以幸存到现在,可是,他们却联合荷兰洋毛子来反抗兰芳,唐先生,你知道么?我们兰芳人足足有数万人死在了当地土著的矛枪和荷兰洋毛子的枪炮之下,当时,兰芳后裔死伤殆尽,血流成河,尸体堆的都有小山那么高!在当地土著和荷兰洋毛子的联合镇压之下,我们这些兰芳人只要逃离婆罗洲,很多人都逃亡了马来、吉隆坡等地,而我们兰芳蛮就是其的一个小分支,在祖国抛弃,有家不能回,又无法回到婆罗洲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流落在南海之上,做起了海盗的营生。”

  看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三十三章 兰芳人的光辉和血泪 其实当初在制定太平洋岛链计划的时候,唐健就曾经专门研究过吕宋(菲律宾),婆罗洲(今加里曼丹岛)等南海上的大小岛屿。【n看】关于兰芳国的事情,还是教育部长梁启超特地告诉他的,1905年时,梁启超曾在《新民丛报》63期发表了《国殖民伟人列传》,从此之后,兰芳共和国的事情就为华夏人所知,当然这里的所知,是说部分人知道,像唐健此类的,华夏国内大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兰芳国的存在。

  红姨说到这里,不禁暗自垂泪,哽咽的说不出话。

  唐健叹了一口气,说道:“兰芳共和国,全称为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是1770年(清乾隆四十二年)到1885年之间存在于南亚婆罗洲(线印度尼西亚占据称为加林曼丹岛)上的华人国家,创立者为广东梅州罗芳伯,因为第一任总长为陈兰伯,第二任总长为罗芳伯,是名为兰芳,只不过后来被荷兰人所灭。”

  红姨惊讶的说道:“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唐健微微一笑,说道:“我识得几个字,对南洋诸岛比较有兴趣,所以专门研究过,对兰芳国的历史还是知道一二的。”

  其实,唐健对于兰芳国的认识不只是这些,唐健所说的这些话并没有半句虚言,他的确是对南洋诸岛比较有兴趣,当然,他是为了华夏的国防建设需要,唐健的确是认真研究过。

  在婆罗洲之上很早就有了华人定居生活,从事贸易的占大多数,他们往往组成自己的公司,以罗芳伯为首的南方公司就是其的一个。由于当时荷兰等西方殖民者对南洋的侵略加剧,罗芳伯顺应时势和当地华人以及落后民族为保护自己生存权力的要求,于1770年建立兰芳共和国,定都东万津,他也被拥戴为大总制。

  在南洋众多的国家之,罗芳伯按照国的传统,建元兰芳,并效仿西方当时才刚刚出现的民主制,规定国家的大小事情都必须咨询人民群众之后才能施行。

  最难能可贵的是,罗芳伯没有称帝,帝制自为,更没有称王(只是对当地土著称王,对清朝仍然称为兰芳公司),兰芳国共和国成立不久之后,罗芳伯就派人赶到北京向当时的清朝央政府汇报情况,并进贡方物,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并想将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清朝的版图,但当时的乾隆皇帝却不予理睬,乾隆高傲的认为这些人都是天朝弃民,更没有采纳罗芳伯的建议,将婆罗洲纳入清朝的版图之,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兰芳国的建立比美国还要早六年,比华盛顿1787年当选为首任总统并实现联邦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体制还要早11年,这在华人海外殖民史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同时也是一个被大多数人遗忘的奇迹。

  但是兰芳共和国的发展壮大遭到了西方殖民者和依附于他们的南洋落后民族的妒恨,随着清朝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兰芳国坚实的后盾无法为其提供帮助,失去了支持的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进攻。

  当时兰芳共和国全体民众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因武器太差以及遭到了当地土著的出卖,这个华人小国不幸灭亡,总共也只是存在了110年而已,但是这个记录,比国大陆历史上曾建立的政权要久的多,后来婆罗洲由荷兰转给印度尼西亚,改名为加里曼丹岛,这些就是后话了。

  总之,兰芳共和国可以说是华人在南洋殖民史的骄傲,同时也是海外华人苦痛的开始,因为从那个时候,南洋诸岛上的华人地位日趋低下,受尽了压迫。

  红姨拭干了眼泪,说道:“我们兰芳蛮就是兰芳国的后裔,六十多年前,荷华战争,荷印政府派安特生领兵入侵婆罗洲,将华人殖民地全部消灭,期间,我们兰芳国多次起兵反抗,但是因为武器落后,加上当地土著的忘恩负义,协助荷兰洋毛子驱逐华人,我们兰芳人寡不敌众,只能败退,而当地的土著在得到了荷兰洋毛子的支持后,对婆罗洲内的华人大肆屠杀,完全忘记了当初是我们兰芳给他们提供了庇护,这些土著才得以幸存到现在,可是,他们却联合荷兰洋毛子来反抗兰芳,唐先生,你知道么?我们兰芳人足足有数万人死在了当地土著的矛枪和荷兰洋毛子的枪炮之下,当时,兰芳后裔死伤殆尽,血流成河,尸体堆的都有小山那么高!在当地土著和荷兰洋毛子的联合镇压之下,我们这些兰芳人只要逃离婆罗洲,很多人都逃亡了马来、吉隆坡等地,而我们兰芳蛮就是其的一个小分支,在祖国抛弃,有家不能回,又无法回到婆罗洲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流落在南海之上,做起了海盗的营生。”

  唐健能够从红姨微微颤抖的声音感受到当初兰芳人受到了怎样沉重的苦难,这根本就是一场包含着太多太多苦痛的血泪史。

  红姨又说道:“虽然我们是天朝弃民,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忘记过自己是国人的身份,所以虽然我们沦落为了海盗,但是,我们兰芳蛮从来都不去截华人的商船,我们只是截洋毛子们的商船,只有这一次是例外,因为在南海舰队的打压之下,我们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那些洋毛子船上的武器也越来越厉害,我们是实在没有办法才去抢劫春兰号的。”

  唐健点了点头,说道;\"这个我理解。”

  红姨又说道:“不,你还没有完全理解,我带你去看下真正的兰芳蛮你就会明白了。”

  唐健只好点了点头,跟在了红姨的身后,红姨带着唐健穿过树林,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如果说刚刚议事大厅和关押人质的牢房是兰芳蛮“办公区”,那么这个地方就是兰芳蛮的居民区。

  唐健因为是人质的身份,所以他从来都没有踏入过这块居民区,当兰芳蛮的居民区完整呈现在唐健的眼前时,唐健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住了。

  呈现在唐健眼前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竹楼,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能在茂密的热带丛林开辟出如此一派田园风光的居民区着实不易,如果说陶渊明在《桃花源记》所描写的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话,那么这块地方就是海上的另一块桃花源。

  唐健跟随红姨一起从田间的小路走进了居民区,在居民区随处可见一些老人悠闲的坐在门前,一派祥和的看着在空地上戏耍的顽童,不时有几条土狗追逐一只黑猫跑过。

  如果不说这里是南海上最大的海盗组织兰芳蛮的老巢,外人一看绝对会以为这里是南洋诸岛上一处普通的民居聚集地而已。

  不过,有一点,却是这一派祥和的瑕疵,那就是不管是老人还是妇女或者是小孩,他们都非常瘦,不仅瘦,人人脸上都没有什么血色,惨白惨白的,明显是营养不良的表现,连那几条土狗也是一样,瘦的只剩皮包骨。

  红姨见唐健微微皱起了眉头,便说道:“唐先生,你再跟我来。”

  唐健依言随着红姨随便走进了一处民居,红姨径直走到这处民居的厨房,揭开米缸,说道:“你看!”

  唐健伸头过去,只见米缸空空如也,根本就看不到一粒米,正如红姨所说,此时的兰芳蛮处境艰难,比唐健想象的还要艰难,怪不得兰芳后裔们会迫不得已放弃以前不抢华人商船的誓言。现在唐健也终于明白,作为人质的他们其实伙食并不差,甚至是比兰芳蛮的妇孺们吃的还要好。这也许是杜三娘以破坏了当初的誓言所做的弥补吧。

  因为兰芳蛮已经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如果杜三娘再没有创造“收入”的话,那么生活区的所有妇孺很有可能会饿肚子,甚至会饿死。

  红姨说道:“我看到老人和孩子们都已经无米下锅,这才会劝告三娘去截你们的船,虽然三娘起初是坚决反对的,说兰芳人曾有过誓言,兰芳人也是华人,兰芳人从来都不截华人的商船。然而,兰芳蛮的困境真真实实的摆在眼前,要是再不出海做生意,这些妇孺都会饿死的,最后经不住我们的苦劝,三娘这才下令截了你们的船。”

  唐健沉默,这个杜三娘还真是一个奇女子啊!

  唐健问道:“既然兰芳已经灭国,你们为什么不回到大陆过正常人的生活?”

  “我们也想啊!当初我们曾写过信给当时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可是张大人以我们无田无地,回归大陆,必然会引起当地动乱的理由拒绝了我们回国的请求,因而我们这些被祖国抛弃的子民,只能够终日在海上继续漂泊。”红姨叹了一口气。

  唐健无言,当初前清历经发捻之乱(天平天国起义、捻军之乱),清政府对于这些无地的流民控制极严,所以这才不允许这些在海外飘荡了一个多世纪的兰芳人回归大陆。

  “可是后来华夏建国了啊,你们为什么不归附华夏呢?”唐健问道。

  红姨咬牙切齿的冷哼一声:“归附华夏?如果不是那个唐健总统,恐怕我们早就已经回归了。”

  P:今天的第一更。?

  【n看】

  找,请在百度搜索 书名+看 更多更好无错全字首发,尽在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