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七十九章 战略大撤退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七十九章 战略大撤退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679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袁世凯知道“哗变“意味着什么,军队哗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支军队对他的忠诚度在下降,哗变的头一开,前线其他地方的军队也会受到影响,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信号。全//本\小//说\网//

  袁世凯黑着脸,说道:“是不是新组建的那个师?”

  军官唯唯诺诺的答道:“正是新江苏那支新组建的师,当初是从山东泰安调过去加强江苏盐城海岸的防卫力量。”

  袁世凯烦躁的抓了抓他的大脑袋,由于兵力不足,江苏盐城新组建的那个师是他从山东各地抓壮丁刚组建起来,虽说战斗力不强,可也是一个师的兵力啊,拥有万人之众,都是他hua了大量武器装备起来的新军。

  “他们的师长邓芝贵呢?我不是跟他再三提醒过了么?这些普通士兵都是从山东各地的村寨中抓来的壮丁,不同于训练已久的北洋新军,特别要注意士兵们的思想工作,n-ng不好的就会兵变,难道他邓芝贵是吃干饭的么?他的宪兵队呢?”袁世凯有点抓狂。

  军官见袁世凯这么大的火,一时胆战心惊,说话也有点不大利索:“报…告…大帅,邓师长就是被宪兵队的士兵们抓起来,然后斩头示众的,邓师长的人头就挂在盐城的城墙上,那些士兵早就和宪兵队的沆瀣一气了。”

  “废物!”袁世凯一股脑的将卓上的茶杯推倒在地,一片瓷器落地声,“邓芝贵真他妈的没用,死了也活该!这些叛军现在在何处?”

  “他们…已经过了扬州,准备越过曹锟师长的防地,从守卫力量比较薄弱的芜湖越境到南方,投靠南方叛军。”军官低着头,不敢直视袁世凯。

  “好大的胆子!”袁世凯在大厅里踱来踱去,又说:“马上给我下令给曹锟,让他和王占元两人将这个师全歼在安徽境内!”

  “可是,大帅,如今南京的孙万龄蠢蠢y-动,你不是已经严令曹锟师长挡住孙万龄么?他们似乎没有多余的兵力了,我还听说了,似乎孙万龄的军中也装备有那种新式装甲车。”军官提醒道。

  袁世凯经过军官的提醒,这才想起了南京的事,孙万龄的东线大军可不是吃素的,江苏防军的军力本来就已经吃紧,这个时候的确是调动不得,而且孙万龄的军中也有了这种新型的装甲车,那么安排在江苏的几个军就更加不能轻举妄动,不然孙万龄会乘虚而入,那个时候平剿不能,丢了江苏就是得不偿失了。

  “在那附近还有哪支部队?”袁世凯问道。

  “在安庆,有段祺瑞的两万余新军。”军官如实答道。

  “那就让段祺瑞在派遣一个师和当地的北洋新军一起将这股乌合之众聚歼于芜湖,我要让所有人知道,背叛我是没有好下场的!”袁世凯恶狠狠的甩出这句话。

  “是,是,司令!”军官连连点头。

  “只是……还有一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军官y-言又止。

  “有话快说”!袁世凯有点不耐烦。

  军官附耳到袁世凯的耳边小声说道:“大帅,我听说他段祺瑞和冯国璋一直有书信来往,这样安排是否有些不妥啊?”

  袁世凯眉头一紧:“你是说段祺瑞和已经投敌的冯国璋一直有书信来往?”

  军官煞有其事的点了点头。

  “不可能?”袁世凯摇头道,“这段祺瑞是我一手提拔起来,他对我忠心耿耿,绝不会做这等背叛于我的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军官劝道。

  “好了,我知道了,你下去吧!”袁世凯挥挥手。

  “是,大帅!”军官说完,便点头哈腰的退了下去。

  待军官退下去之后,袁世凯一个人独自在大厅中愁容满面的chou着烟。段祺瑞竟然和冯国璋之间竟然有书信来往,这让袁世凯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段祺瑞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袁世凯对他是知心知底,在北洋三杰中,就数段祺瑞对他最忠心,而且用兵之才不低于冯国璋。

  一直以来,北洋三杰就是袁世凯的左膀右臂,如今三杰只剩下一个人还留在他身边,那就是段祺瑞了。

  如果段祺瑞有异心的话,那对北洋新军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啊,段祺瑞部是曹锟部的右翼,倘若段祺瑞异变,整个长江防线就会尾不能相顾,不仅南方军会有利可乘,对全军的士气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袁世凯想了许久,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狠狠的将烟头扔在地上,然后一脚捻灭。

  ……

  荆州城。

  “快快,大家快点啊!俄军马上就要来了。”一个南方军守m-n的小军官催促道。

  此时,整个荆州城所以城m-nd-ng开,不断有背着大包小包,拖家带口的普通老百姓急匆匆的从城外涌去。

  纵观整个荆州城,似乎是所有的百姓在这一刻都被调动了,全部涌上的街头像逃难似的朝城m-n外涌去。

  在荆州处的长江渡口,数不清的大小商船6续将从荆州城中撤出的老百姓运往南岸,连北洋舰队的军舰都出动了,就是为了过来帮忙转移老百姓。

  在荆州城南城m-n的城楼上,冯国璋等西线大军的大小军官围在聂士成的身旁。

  聂士成拿着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城中的情况,看情形已经差不多有一半的老百姓已经撤出了荆州,不少人已经被妥当安置在南岸临时居住点。

  聂士成放下望远镜,问冯国璋:“华甫啊,现在荆州还剩下几成老百姓啊?”

  冯国璋回答道:“报告聂将军,此时荆州已经剩下不到四成的老百姓,而南岸已经有三成的老百姓住进了临时的住所。”

  “疏散中有没有什么困哪啊?”聂士成问道。

  冯国璋面1-难s-,说道:“的确难度不小啊,不少年纪大的老百姓死也不愿意离开荆州,说荆州是他们的故土,死也要死在故土上,绝不客死他乡,这不,冯y-祥等几位团长亲自带人去劝导了,像这样不理解我们南方军的老百姓至少有两成啊。”

  聂士成拍了拍冯国璋的肩膀,说道:“华甫啊,故土难离,这是人之常情,这些老百姓就是再顽固,也不能动粗,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导,司令时常教导我们军民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融洽,唐时谏臣魏征说的好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道理一定要懂的。要跟这些顽固一点的老百姓说清楚,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好。”

  聂士成顿了顿,继续说道:“俄军来势汹汹,为了避免牵连百姓,这也是不得已为之,希望他们够理解。”

  “这是自然,全军将士们谨遵司令的教诲。”冯国璋点头道。

  “估计还有几天才可以完全将这些百姓撤出荆州?”聂士成紧接着问道。

  “快则两天,慢则三天!”冯国璋脱口而出。

  聂士成点头:“必须要在俄军大军抵达荆州之前撤完!”

  “按照这个度,那是绰绰有余啊,俄军的步兵还有五天的路程才能和哥萨克骑兵会合。”冯国璋答道。

  “走,咱们亲自去会会那些顽固不肯撤离的老百姓!”聂士成爽朗的笑道,随即在众人的陪护下下了城楼,朝城中的走去。

  荆州城某处,一处大户人家家中。

  “父亲,你还是跟我们一起撤到南方去吧,这俄国人说到就到啊!”m-n外,一个中年男子劝道,在他的旁边还有他的妻儿。

  “你们走吧,我就留在这里了,生于此,死于此,有可畏惧?再说了,你母亲孤零零的躺在墓地中,我走了,谁给他作伴啊?”里屋一个苍老的声音说道。

  “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人家南方军的聂老将军说了,他们这是要和俄国人开战,怕战火牵连给老百姓,只是暂时让我们撤到南方去,等赶跑了俄国人,我们还会回来的,也就几个月的时间。”中年人不肯放弃,仍然苦口婆心的劝道。

  “咯吱”里屋的房m-n被打开,一个满头银的老人站在m-n口:“我说不走就是不走,除非,你们带着我的尸体去南方,我就不信了,这俄国人是青面獠牙还是吃人恶鬼啊,我一个老人家,对他们又没有威胁,他们能把我怎么办?”

  中年人已经劝了半个时辰,此时已经是口干舌燥,见老父仍然冥顽不灵,便急道:“父亲,这俄国人就是吃人的恶鬼,我都听北方的亲戚说了,他们每到一处,就烧杀抢掠,别说是古稀老人了,就是嗷嗷待哺的小儿他们都不放过,我要是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那不是不孝么?”

  老人鄙夷的看了一下自己的儿子:“你还知道不孝啊?好好祖业不守着,偏要听什么南方军说要撤到南岸去,我今天就把话撂在这里了,不走就是不走!”

  父子俩正吵着,忽然一声爽朗的笑声传进了院m-n,老人和儿子撇过头一看,只见一个气宇轩昂,眉目之间透着迫人英气的老人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一群大大小小南方军的高级军官,腰间都挎着短枪。

  “怎么了,老哥?这么大的火啊?”聂士成走进院m-n笑道。

  ps:今天的第一更。

  最新全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