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第十五章 返航

《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第十五章 返航

作者:东城十四少 字数:2942 书籍: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

  北京总理府银銮殿

  袁世凯仔细的阅读了来自武汉方面的战报,看完之后勃然大怒,狠狠的将战报拍在了桌子上。?八<一中文〔 <( )]?.

  “慰亭何故生此大气啊?”唐绍仪慢慢的呷了一口安溪铁观音问道,唐绍仪今天是被袁世凯邀请到府上商量要事,两人才刚开始品茶,一份战报就传了上来。

  被唐绍仪这么一问,袁世凯直接将战报递给了唐绍仪,唐绍仪展开一看,眉头只是微皱了一下,并没有太多惊讶的表情。

  袁世凯将唐绍仪的这一细微表情收入眼中,问道:“怎么?难道少川早就料到了这冯国璋会丢了汉阳军火库,还变节投降了?”

  唐绍仪心中了如清明,笑着说道:“慰亭兄,你实在是高看我了,我又不是姜公诸葛,怎么可能会未卜先知呢?”

  “少川啊,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就直说!”袁世凯不耐烦道。

  “呵呵,不是我卖关子,而是我怕说出来慰亭会火的!”唐绍仪不紧不慢大的说道。

  袁世凯立刻换了一个笑脸说道:“没事,少川但说无妨!”

  唐绍仪放下茶杯,说道:“慰亭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三人放在一起本就不合适,虽然他们三人被成为北洋三杰,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团结,特别是王士珍和冯国璋,两人素有间隙,王士珍有领兵之才,可是心胸狭窄了点,冯国璋性子直,喜欢直来直往,有时候得罪了人也不知道,将这两人放在一起肯定会出事的!”

  “少川是说北洋三杰在前线貌合神离,王士珍拥兵自重,引起冯国璋不满,这才引得冯国璋痛失军火库,最后还变节投敌?”袁世凯试探性的问道。

  其实,这些问题,他袁世凯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冯国璋原来是聂士成的武卫军中的哨官,当年在小站练兵之时才将冯国璋收为己用,一直以来,冯国葬对袁世凯忠心耿耿,这些袁世凯也是看在眼里的。

  不过,几个月前,袁世凯在辽西以抗命不遵的罪名将聂士成撤职配新疆,袁世凯观察了一下王、冯二人的反应,两人虽曾同为聂士成部下,然而王士珍对这件事没有什么意见,倒是那冯国璋一直为聂士成鸣不平,颇有微词。

  袁世凯也是从大局考虑,让王士珍拥兵五万固守荆州,段祺瑞和冯国璋各领一万人驻守安庆和武汉,其目的就是想要王士珍牵制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同时,也是利用冯国璋与王士珍的不和,掣肘王士珍。

  只是令袁世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平衡之策竟然导致了汉阳失守?

  袁世凯啧啧考虑良久,问道:“不知少川可有良策?难道还要我亲自上前线不成?”

  唐绍仪建议道:“呵呵,慰亭兄当然不必亲自前往,你可要坐镇紫禁城,那些王公大臣可是蠢蠢欲动啊。不过可派督军一人,赶赴前线,督练三军!”

  袁世凯眼前一亮,说道:“少川愿意前往么?”

  唐绍仪拱手道:“少川不才,恐怕不能胜任,倒是卜五(徐世昌字)兄深谋远虑,当可大用!”

  袁世凯一拍锃亮的脑门,说道:“啧啧,幸亏少川提醒,我怎么把卜五兄给忘了呢!有卜五兄帮忙,那么前线则无虞,挥军南下也是指日可待啊,哈哈!”

  唐绍仪也是微微一笑。

  “听说那程璧光的舰队已经快到了马六甲了,在新加坡接待他的人都准备好了没有?”袁世凯问道。

  “呵呵,这个慰亭你就放心了,人手早已经准备好了,个个是荆轲之辈的死士,如果程璧光不肯归降朝廷的话,就只能将他……”唐绍仪做了一个“杀”的手势。

  “不错不错,少川办事就是让人放心!”袁世凯得意的捋了捋他的八字须,他早已经命人在新加坡埋伏好,程璧光的归程舰队经过马六甲海峡时必定会靠岸补给淡水食物和煤,到时,在新加坡的几人……

  “还有一事需要知会慰亭兄一下!”唐绍仪说道。

  “哦,什么事?”袁世凯问道。

  “俄国已经来了电报,说最近他们会有一个新的特使前往北京详谈关于割让东北三省的相关事宜,听说还是一个公主。”唐绍仪说道。

  袁世凯黑下脸,怒道:“这俄国人真是贪得无厌啊,我已经先将辽东和威海先割给他们了,明明谈好的,只要俄国人帮我剿灭了唐建叛军,那么东北就是他们的了,可是现在,他们的骑兵仍然驻扎在凤凰城不肯南下,长江航道仍旧是北洋舰队的天下,现在却要跟我谈割让东北的事?”

  “俄国人说,他们国内现在兴起了一股名叫布尔什维克的组织,为的是一个叫列宁的人,专门在俄国散布什么马克思主义,企图造反,现在俄国政府正在极力围剿,维特大使给过一个承诺,待内乱平定,三个月后,他将亲自带领哥萨克骑兵南下,助慰亭统一南北!”唐绍仪说道。

  “哼,希望他说的是实话,那个公主来了你就招待一下,安排在紫禁城哪个宫殿里住上一段时间,等到他们俄国什么时候出兵,再说谈割让东北的事情!”袁世凯冷笑一声。

  唐绍仪笑着点了点头。

  ……

  马六甲海峡。

  程璧光一个人站在一艘“龙威“级战列舰的舰桥露天指挥台上,只见远处的天际相交处,一道若隐若现的海岸线映入眼帘。

  程璧光知道,那是到了马六甲了,此时新加坡成了他们停靠的最后一个补给港口,只要过了马六甲海峡,这支舰队就会进入南中国海,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程璧光一想到这半年多的时光是唏嘘不已,先是受唐建之命,带着接收新舰的三千余人坐客轮远渡欧洲,从威海卫驶入东海,穿过台湾海峡,直下南中国海驶出国门,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通过亚丁湾进入红海,穿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在大西洋上沿大洋东南北上,进入英吉利海峡,最后才抵达英国著名的朴茨茅斯军港,系泊于港外斯匹赫德锚地。

  程璧光等人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抵达欧洲,随后在英国的阿姆斯特朗船厂接受了四艘军权级战列舰,紧接着在德国伏尔铿秘密接受了由德国人建造的两艘“龙威“级战列舰,附带四艘和海筹号同一级别的巡洋舰,另外,德国人慷慨的赠送了六艘鱼雷炮艇。

  程璧光知道自己所接收的这些新舰都是唐建用最新的三联装主炮技术以及先进成熟的飞艇技术换来的。

  然而,就在程璧光准备返航的时候,国内传来了内战的消息,光绪帝亲自下了诏书,命令程璧光即可返航,回国之后和袁世凯一起平叛唐健叛军。

  这件事情程璧光和各个舰长详细的恳谈了一遍,在座的每一个舰长都不愿相信唐健谋反,每一个舰长更不愿意的就是驾驶新舰去和北洋舰队战斗。

  经过决议,程璧光决定静待其变,在朴茨茅斯军港锚泊了半个月后终于得到了来自北洋舰队的消息!

  那是来自福州唐健的电文,电文中详细的讲述了北洋舰队“叛变”的经过,并且揭露了袁世凯是怎样勾结俄国人迫害北洋舰队的事实。

  看过电文后,程璧光毅然决然的决定支持唐健,不再理会光绪帝的回国诏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回国诏书不过是袁世凯的私人命令罢了。

  其他舰长纷纷表示支持国民革命军,于是,程璧光就在拉丁湾的海上和所有的官兵们举行了宣誓仪式,统一剪去了头上的辫,表示愿意遵从唐建的《国民革命起义宣言》,以推翻满清为己任,并加紧返航返回福州,加入北洋舰队。

  待近二十余艘军舰驶进新加波港时,港口之上数万华人夹道欢迎,一些老人肩上背着小孩,小孩的手中举着彩色的飘带,他们都是来欢迎程璧光这支舰队的。

  一些古稀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被人扶到港口前,他们的眼中都湿润了,感叹咱们自己的国家也有如此威武的军舰了!

  来港口迎接程璧光的大多数是来自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等地的新加坡华侨,他们自英**舰叩关之后,在东南沿海生计受到了影响,无奈漂洋过海来到了新加波讨生活。

  在下令靠岸补给后,程璧光着一身雪白的军装,带着数个卫士从弦梯上走了下来。

  这个时候,前来欢迎中的人群中,一个拄着花梨木拐杖的白老人从人群中迎了出来,老人的身后还有十几个保镖模样的彪形大汉。

  白老人看起来有七十多岁,看清程璧光是这支舰队的指挥官之后,便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老朽乃新加坡华人商会会长董丰国,在此见过长官了!”

  程璧光赶紧扶起老人,感激道:“董会长不必多礼!程璧光可受不起啊!”

  “呵呵,程大人,我们这新加波数十万华侨欢迎你们啊!我活着大半辈子,现在终于看到了咱们国家自己的钢铁巨舰,要是咱们早有这巨舰,我们也不会漂洋过海来讨生活了……”说着说着几度哽咽,老泪纵横。

  程璧光默默的听着,的确,这些年海外华侨在国外他乡受尽了欺辱。

  董会长突然醒悟,抱歉道:“呵呵,你看程大人,这人老了就变得啰嗦了,都被在这里站着干嘛,去老朽府上,老朽今天设宴款待诸位大人!方儿,马上回去让厨房烧些酒菜,今天我要款待几位大人!”

  那被称为“方儿”的中年人看起来似乎是老人的儿子,他在听到父亲的吩咐后,点头应了一声,快步朝港口内跑去。

  程璧光也没有推脱,搀扶着老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ps:第一更!331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