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妙手小仙医 第1397章 秦家之危

《妙手小仙医》第1397章 秦家之危

作者:小妖 字数:2643 书籍:妙手小仙医

  来到门边,沈天涯的手机又响了。这回是游长江打来的,说是明天下午请沈天涯去他家喝茶。沈天涯知道游长江这是客气,让易水寒打了电话,他还要打过来。便连连道谢,表示一定准时赴约。

  第二天下午,沈天涯如约去了文化馆。

  游长江住在易水寒家隔壁单元,沈天涯到得文化馆宿舍楼前,易水寒已经等在那里了,两人一起钻进门道,去敲游长江的家门。游长江开了门,请两位进屋。沈天涯回自己的家都是要换拖鞋的,所以站着不动,问拖鞋在哪儿。游长江说:“进来吧,等会儿再换。”沈天涯没听懂,心想现在不换,进了屋还换什么?

  正犹豫,易水寒在背后一推,沈天涯只得迈步进了屋。游长江也不让座,任他俩站在屋中,自己进了厨房。沈天涯打量了一下简陋的家具,发现身后就有一张木沙发,放低屁股坐到上面。还没坐稳,游长江端着一个托盘出来了,里面有一小盆热水和两个盛了清水的口杯。游长江把托盘放在桌上,说:“两位净手净心吧。”

  见沈天涯没有反应,易水寒在他耳边说:“茶为草中英,性洁不可污,茶道中人饮茶之前是要净手和漱口的。”沈天涯平时口渴了,前面有茶有水,端杯就喝,哪有如此讲究?今天看来遇到真士了,只得学乖,像易水寒那样,洗手、漱口。

  这一下,沈天涯以为主人该递茶水上来了,不想游长江却去开了客厅旁的耳房,请两人入室。易水寒一旁说:“天涯,今天长江可把你当成贵宾,要请你到一般人不让进的茶室喝茶呢。”沈天涯说:“我何德何能,担当得起游作家如此大礼?”游长江笑道:“不是沈处你提供素材,我写得出那篇文章吗?”沈天涯说:“那是游作家你有才思嘛。”

  来到茶室门边,沈天涯怕出丑,让易水寒先。易水寒也不客气,脱了皮鞋,换了门边的布底鞋,先躬身,后抬腿,迈上茶室。原来茶室里面的木地板比外面高了近一尺的高度,加上门框低矮,人向上迈步时,必须把头低下去。沈天涯不知这个高门槛矮门框是否也是有规矩的,站在门边泥了一下。易水寒看出他的疑虑,笑道:“这矮门框高门槛,是要让人在进入茶室前放低姿态,先学会虔诚和自谦。”

  沈天涯想,果不其然。低了头,小心往茶室迈。

  茶室不大,也就六七个平方米的样子。三面板壁墙上有几幅带着抽象意味的蜡染画,另外还挂着一个土家族的锦袋和一支缠了红绸的洞箫。窗户不大,蓝色家织布窗帘已被主人挑了起来,可望见远处逶迤而过的昌江。

  打量着茶室里朴素而淡雅的布置,沈天涯坐到了木根做成的矮几上。前面的茶桌凹凸分明,主边是用来司茶的左高右低的斜坡,中间是放置茶盅茶壶的月型平台,四周还有客人搁茶杯用的像是托盘却不圆也不方的小墩。最显眼的是主边一侧的那座弥勒佛,永远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样子。把头偏到低处,才发现这个茶桌原来也是一个大根雕,六个桌脚都是骨骼暴突,弯弯扭扭的大树根,沧桑拙朴,古意深沉。

  见沈天涯直将茶桌端详,易水寒又在一旁介绍道:“这是年前长江花3000元从昌永县一位根雕艺人那里购得的,可是万年黄杨老根了,若在别处,不掏个三万五万那是到不了手的。”沈天涯不免咂起舌头来,说:“想不到你们这些茶道中人还真是讲究。”

  两人说话的当儿,游长江抱着一根粗大的四尺见长的老竹筒,将水倒入一个提梁铜壶里,然后坐到电炉上。易水寒又发话了,对沈天涯说:“为了请你喝茶,上午长江特意到城外的碧云山背了一竹筒碧云泉水回来。”沈天涯说:“真难为游作家了。不可用自来水将就将就?”易水寒说:“烹茶用水是很有学问的,陆羽在《茶经》里说过,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山水就是泉水,甘而洁,活而清,烹茶属于上品。”

  铜壶里的水开始沸腾了,游长江用竹制茶匙从茶罐里撮出数匙茶叶,置于宜兴紫砂茶盅里,再去提壶,准备泡茶。易水寒刚才那一番点拨,沈天涯已经有些开窍,知道游长江的一招一式都是有讲究的,回头又向易水寒讨教。

  易水寒于茶道其实也就懂点皮毛,知道言多必失,不肯多嘴了,要游长江讲解。游长江却说:“别听水寒瞎说,饮茶靠的是心领神会,哪有那么多穷讲究?”易水寒说:“长江你别保守了,给天涯说说茶经吧,我也好再在一旁领教一回。”沈天涯也说:“是呀,我们是诚心向你讨教的。”

  游长江知道不讲解几句是不行的,手里提着茶壶,嘴上说:“这茶道嘛,如果从哲学层面来说有两个层次,一是形而下的层面,一是形而上的层面。比如喝茶要有场所,茶楼茶馆茶室;要有茶具,茶壶茶盅茶杯;要有茶叶,西湖龙井天目青顶碧螺春雀舌等;要有好水,泉水溪水江水湖水井水雨水雪水等,这些都属于形而下的范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茶道的物质基础。而茶道的宗旨是要通过物质达到一种精神的高境界,这便是形而上的层面了。那么如何通过物质达到精神的高境界呢,这要通过司茶人高超的茶艺和品茶人不俗的情操两相结合来完成的。”

  这通茶经讲得沈天涯似懂非懂的,他想,平时跟人喝茶,一是解渴,二是聊天,再就是附庸风雅,哪像游长江说得这么高深?易水寒大概也看出了沈天涯的心思,对游长江说:“我和天涯都不是学哲学的,长江你别说得这么抽象,讲具体点吧。”

  游长江也就笑笑,说:“好吧。什么水分三等,茶有九品,今天我就不说了,单说说这司茶和品茶的事情。”然后边司茶边讲解。先高高提了水壶,往盛了茶叶的茶壶里冲水,说是丹凤朝阳。再用沸水冲洗公道杯和三只放在茶盘里的紫砂小茶杯,使公道杯和小茶杯升温,叫关公巡城。这当儿,茶汤已经泡好,游长江便提了茶壶,先倒入公道杯,以均匀茶汤温度和浓淡,然后再往三只小杯里倒茶汤。说是倒,却不确切,而是点,三只小杯轮番点去,点上三次才点满,叫韩信点兵。

  想不到这茶道还有些学问,沈天涯甚觉有趣。望着三只盛满茶水的小杯,心想至少有一杯属于自己,伸了手捞上一杯,往嘴里倒去。游长江又开了口,说:“今天我给你们泡的是昌永绿牡丹茶,茶叶外形紧结挺直,色泽翠绿显毫,茶汤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汤色碧绿清澈,二位试试如何?”

  沈天涯这才停下手中动作,将茶水喝得差不多的杯子移至眼前,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确如游长江所说。游长江这时才伸了三根手指,中指托了杯底,食指和拇指捏住杯沿,把杯子端起来,说:“这叫三龙护鼎。”

  沈天涯也学样更正了手中动作,发现这个姿势确实高雅多了。这时游长江将茶杯端到鼻子下闻闻,微合了双眼,歙了歙鼻翼。良久才轻轻抿了一口茶水,一边咂咂嘴巴,一边说道:“品茶是要调动全部的感觉器官的,茶有色,要用眼;有香,要用鼻;有味,要用唇、用舌、用喉;更重要的是茶有灵性,要用心。”

  说到这里,游长江复陶醉似的抿了一口。半晌又说道:“品茶也讲究茶友,独饮得神,双饮得情,三人饮得趣,多人饮得乐。”又说:“今天我们三人同饮,也是意趣多多,是一种缘分哪。”

  就这样,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游长江的茶艺和茶经,一个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沈天涯十几年如一日地待在财政局里,天天就围着一个“财”字绕圈,哪里享过此等清福?就觉得这个下午过得很值得。

  天快黑时,沈天涯和易水寒才谢过游长江,出了门,来到楼下。易水寒说:“天涯,长江真看得起你,我虽然多次喝过他的茶,可他从没这么在乎过。”沈天涯说:“我还不是托你的福,才享受到如此厚的礼遇?”易水寒笑道:“今天他可是专为你设的茶宴,以后你还要多给他提供些写文章的素材。”沈天涯说:“我知道什么是文章素材?那次不纯粹是胡侃吗?”易水寒说:“真是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