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蛮荒记 第29章

《蛮荒记》第29章

作者:树下野狐 字数:2836 书籍:蛮荒记

  今天是最后一天……

  埃伦采来的玫瑰掉了几朵在地上,而她自己对此浑然不觉。

  姑妈吩咐准备上路。“你可以带上一公担①东西,一克也不能再多,”她说道。“这足够拿上你所喜欢和你认为需要的一切东西啦。”

  ①1公担=100公斤。

  沿着宽宽的白石阶,埃伦从花园那一边走进姑妈的这座位于郊区的城堡。

  门上的族徽和门口用灰色石头雕刻的石狮,已经在这里经历了4个世纪的风风雨雨。400年来,石狮子毗着獠牙的大嘴一直在护卫着城堡的安宁。现在只能把这些丢下,听任命运的摆布,只要能救自己一命就行啦……

  冬天的温室花园。大理石水池里喷泉潺潺。鸟儿啁啾。棕榈树和形状千奇百怪、品种应有尽有的仙人掌。极其珍贵的兰花,这还是她的祖父当初在养兰花成为英国时尚的年代用金子换来的珍希品种呢。

  其中几株来自异域的奇花各有其一段掌故。为了采到它们,勇敢的觅花人奔赴中非和南美蛮荒林莽,跟野人厮杀,和野兽拼命,因疟疾致死,缘毒蛇而毙命。还有的被食人生番在篝火上烤熟下了肚,或是中了毒箭身亡。当这些浸透鲜血的非凡植物像从外星运来一般运到大不列颠的首都之后,新的一轮争夺又开始了——首都附庸风雅的贵族绅士们不惜以任何代价“藏娇金屋”,你争我抢,猎取最为别致美丽的鲜花。她的祖父搜集的都是极品,从世界各国都有人来一睹他藏品的风采。为了建造这个冬季花园,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和金钱哪!

  花园的后面是一个藏画馆,入口和出口都有威风凛凛的骑士拱卫,当然,只是剩下些明光锃亮的外壳而已。他们已经举不起沉重的宝剑保卫城堡,也无法端起矛枪为捍卫自己的心上人的名誉而战了……

  摆满画架画的大厅。有鲁斯达尔和罗塞蒂①的作品,有佛拉芒画派的作品,还有荷兰画家、西班牙画家和意大利画家们的大作。从这间大厅里什么拿不出来呢?要一张画面静谧的荷兰风景画吗?……请吧,绝不可能没有!

  ①鲁斯达尔,荷兰著名风景画家,名作有《磨坊》等;罗塞蒂,英国画家,拉斐尔前派创始人之一。

  饭厅。一橱子一橱子的古磁器,水晶的和威尼斯彩雕玻璃的器皿,难道能把这些易碎的宝贝带到火箭里去?

  图书馆。她恨书。去它们的吧!……

  埃伦沿着黑暗狭窄的走廊来到储衣间。这里弥漫着一股子樟脑味儿。

  一个个衣橱里保藏的衣服简直就是一部服装史。埃伦打开一扇扇柜门向里望去。绫罗绸缎应有尽有,金丝珠贝琳琅满目……这些衣服的尺码怎么这么大呀!好象它们是给一个灭绝了的巨人种族穿的。埃伦走到了她自己的衣橱前,那里藏着最好的裁缝为她精工细做的衣服。也许带上这件灰丝连衣裙?还是拿上这套黑色的休闲装?这套铁灰色的舞会服装呢?拿它干什么?还参加晚上的招待会、上剧院?……所有的这一切“那儿”都用不着了……

  她在这间房子里转悠了好几个钟头。拿起一件东西,转眼就不知随手扔到哪儿去了,然后又接着转。

  最后终于弄清楚了:她什么都不喜欢,没有一样东西是舍不得的。埃伦没有任何心爱的或是宝贵的东西。

  可当初她为什么会那样渴望继承遗产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连她自己也搞不清楚。

  她闷闷不乐地走到欣顿夫人的房间里。姑妈正坐在一个红木制作的斜面高帐桌前,像个放高利贷的在收人家的黄金作抵押一样,用一架药房用的天平在称珠宝。

  对于埃伦来说,今天是个没必要遮遮掩掩的日子。她见到姑妈干这种事,突然感到自己对她的仇恨与鄙视。这些情感早就隐藏在她心中,现在要爆发出来了。

  “挑好啦?”欣顿夫人问道。

  “我什么也没挑,”姑娘说完就在姑妈身后的壁炉旁坐下了。

  “为什么?”

  “因为不知道挑什么。”

  “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埃伦非常不客气地答道。“没有一样东西能叫我感兴趣,能值得我注意。”

  “那你就跟我这样挑吧。当一切的疯狂过后,我们还要回到地球上来的,我坚信这一点。不过,我们留在这里的东西恐怕就该丢失了。当然啦,我已经叫人藏起了一些珍宝。在城堡的地窖里有几个谁也想不到的密室。有能把东西藏得稳稳当当的仓库。有的东西能埋到花园里,有的能扔到水井里。可是,难道能让仆人们去干这种事吗?所以要好好算计一下我们能带走什么。要是你会挑,一公担也就不少了。应该拿那些最小最轻,然而又是最贵的东西。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吧。”说完,欣顿夫人用一只胖手指指她面前桌子上的一堆珠宝。

  “我没有您的这种才干!”埃伦讥刺道。

  “学呀。你至少挑了几套外衣内衣吧?”

  “亨利说这只是一些多余的负担。斯特罗迈耶城已经准备了专门的坐火箭穿的衣服。火箭上很暖和,穿上多余的衣服反而不符合卫生要求。”

  “好一群卫生学家!你去告诉亨利,如果他们在那儿穿得不成体统,我就不坐飞船。带上几件衣服,再多带点儿内衣、帽子、套鞋、雨伞。”

  “这套鞋、雨伞有什么用?”

  “他们不是打算把我们送到一颗什么慧星上去吗……”

  “是行星,姑妈。”

  “别打岔!万一那里下雨,道上有泥呢?”

  “冬天的衣物亨利倒是劝过我带。也许我们得在一个气候寒冷的行星上降落呢。”

  “就算不在那样的星星上降落也得带上暖和点儿的衣服,我禁不住冻。”

  “今天还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你提醒了我啦。给客人们把房间预备好了吗?一共要来多少人?”

  “20来位吧。我已经吩咐下去了。”

  “午饭呢?”

  “一切都准备好啦,姑妈。”

  眼下本不是待客的时间。然而这不是一般的应酬。到欣顿夫人这座郊区别墅来集会的,都是一些要参加这一次飞行的人,他们来是为了讨论一些非常重要的问题。至今还没有最后确定要把这一船“方舟”的乘客送到哪个行星上去呢。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几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为了让他们保密,已经付给他们一笔可观的顾问费。除了参加飞行人员的至亲,谁也不应该知道这艘“方舟”的存在。

  是什么事情如此十万火急地需要天文学呢?天文学的时间以亿万年计,从地球的视角看,一切都按部就班。恒星还在沿着自己的轨道永恒地运动着,慧星也没有偏离轨道,继续周期性地出现……是一颗哈雷彗星那样的稀客在等待着天文学家们?还是一次日全蚀?不,不是慧星和日蚀占用了他们的时间。

  他们的的确确是非常忙。天文学——一门关于遥远天空的科学——原来和地上的事件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最好的数学家,飞行器专家,都被动员起来从事超级大炮和超级飞机的研究。资本主义的“最后的莫希干人”狂热备战,给敌人准备诸如火箭弹、同温层战斗机、超远程大炮等等“意外礼物”。而科学家们则狂热地完成交给他们的这种特别的科学任务……

  但是,在替那些彻头彻尾像野兽般凶残、渴望着厮杀和毁灭的人工作的同时,科学家们也不能拒绝为那些想逃避大搏杀的人效最后一次力。经过讨价还价,他们接受了颇为有利可图的聘请。

  就在欣顿夫人忙着称量她的祖传珍宝之际,哲学家施尼雷尔也在自己的书房里称东西,不过他的东西不是以克拉计,而是以几十公斤计。

  他桌子上摆的是一大堆哲学书籍。他的藏书可远远不止一公担。这些书的分量是那么沉重!他决定只挑些最好的带上。古典哲学之中,柏拉图的——无疑要带,亚里士多德的——等等再说。现代哲学之中——康德、叔本华、施本格勒和柏格森的无疑要带。怎么康德这老头儿的书这么沉?要不就别带它们了?不行,到了“那里”用得上它们。

  施尼雷尔的活儿干得和平日一样有条有理。他先估算出每位哲学家著作的“哲学分量”,仔细记在一张纸上;然后再称称书的“物理”重量,也仔细记在纸上。书房的门被推开一条缝,有人从门缝朝里张望。

  “你没工作吧,爸爸?”他的女儿阿米莉亚走进来问道。

  阿米莉亚从不在父亲正忙着的时候进他的书房。而现在正是做祈祷的时间。哲学家的女儿很激动,脸蛋红通通的。施尼雷尔从眼镜框上瞅了女儿一眼,简短地问道:

  “运动去了?”

  “这一回不是。我见着奥托啦。”

  奥托-恩斯特中尉是阿米莉亚的未婚夫。

  “那又怎么啦?”施尼雷尔称着笛卡儿的书问道。

  “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

  “正如我所见,非常热烈吧!”

  “是的。我建议他也参加这次飞行。他回答说,从他那方面来看,这是逃避服役。他说:‘我得留在这里,或是胜利,或是死亡!’奥托劝我也跟他留下。”

  施尼雷尔手中的一本笛卡儿哆嗦了一下。

  “那你究竟是怎么说的?”他竭力掩饰着内心的不安问道。

  “我告诉他我要跟你走,爸爸。”

  施尼雷尔皱起眉头以掩饰他内心的喜悦。

  “是这样。那奥托呢?”

  “奥托说,你根本没必要飞走……怎么,这些书你要全带上呀?你不是打算要给火星人或是金星上的居民上哲学课吧?”

  “如果他们的确存在而又相当发达的话,为什么不给他们介绍一下地球上的哲学呢?”施尼雷尔答道。“而且,从我这方面来讲,我既不是逃避服役也不是胆小。我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要保存地球上的思想精华。真正的哲学,地球上几千年的文化遗产。所有的这些,”他指了指书,“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谁知道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多少思想宝库呢?而现在一场世界性的大火已经迫在眉睫。如果共产主义获胜,我想这些野蛮人会烧掉一切哲学著作,只剩下他们自己的哲学,”施尼雷尔斜着瞥了壁炉一眼。“人类势必变得野蛮而终将灭亡;机器会消灭他们。在全世界——你明白吗,在整个太阳系,在整个宇宙!——只有在我们的‘方舟’里还珍藏着人类天才的宝库。如果我们注定回不了地球,我们就会在某一个行皇上降落。我们要给真正文明的新人类诞生打下基础,他们没有机器,不会受到唯物主义毒害,没有政治,也没有工运问题。”施尼雷尔挺直了身子,像《圣经》里描写的预言家一样说道:“那里将成为一个新地球,”他把手指往上一指,又继续往下讲,“那里需要这些书。它们将成为我们的遗训。我要把真理教给人们。”

  施尼雷尔,这个坐在书房里的指手画脚光说不练的书呆子,直到他的最后一天也要为他所属的阶级效忠。诚然,他也有一笔帐要跟资本主义算——那就是机器。他的哲学的独特性就在于,他试图解开一道化圆为方①的难题——要一个没有技术和机器的资本主义。他的哲学自诞生之日起就陷入了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显得混乱不堪,但是,这种哲学却享有相当的声誉,因为它符合“莫希干人”的社会观,而且还提出一个摆脱困境的“出路”。

  ①化圆为方,数学名词,即不能解的算题,比喻无法解决的难题。

  施尼雷尔自己把自己几乎当成了救世主,肩负着解开资本主义脖子上的绞索,把它引向万里无云、永世繁荣的乐土的重任。他当真把自己当成了保存地球人思想精华——即作为他本阶级思想信念的那种哲学——的卫道士。他是奋不顾身地为这一思想献身的。只是为了这个思想,他才决定踏上这条非常冒险的旅程。只是为了这个思想,他,一个机器的狂热反对派,才决定借助机器,让自己听凭它的摆布,把自己这条“人类之中最有价值的”性命托付于它。他自己为此也感到深刻而痛苦的矛盾,但又看不到另外的出路。

  “要是我们还回到地球上来呢?”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把书放到最稳妥的地方。而有什么地方又能比‘方舟’更稳妥呢?在你的奥托和他的战友把‘他们’消灭之前,‘他们’就会把书消灭。而我将把这一宝库还给地球。我要带着这些思想精华的遗训从天而降,像摩西一样把它交到人们手中。我就用这些书照亮人们浑浊晦暗的意识!”他庄严地举起了自己手中一本论述唯物主义危害的哲学论著。“我应该为人类保存我自己!”他郑重其事地总结道,然后换了平时说话的口气问道:“你收拾了吗?”

  “还没有呢。我马上去收拾,”阿米莉亚说道。

  她在父亲面颊上吻了一下,回到自己房间之后,她打开旅行箱,只用一分钟就把东西全扔进去了:一个排球、几个网球、一副球拍、两把手枪、几个弹夹、游泳衣、运动服、夏威夷吉它、旅行梳妆盒、两件衣服、内衣、一架上好胶卷的照相机——总之,所拿的全是她平时出去“旅行”——去疗养时用的东西。

  尤-韦勒主教也在做上路的准备。他也要飞往那颗人所不知的行星。一想到此事他就坐立不安,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那是一个周六,他心平气和地待在自己已经住了整整20年的舒适住宅里,埋头准备星期日的布道词。这时管家进来通报说,有个人想见他。他还以为是有人请自己去做圣礼,就吩咐请来客进来。

  进来的人是个手忙脚乱的小个子。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亨利-平奇。‘挪亚方舟’股份公司的代表,公司董事长塞缨尔-斯特罗迈耶先生的私人秘书。”

  “这像个慈善机构呀?”主教问道。他早已把在欣顿夫人沙龙里的那次谈话忘得一干二净了。

  “不完全是,”平奇回答道,他已经坐到了安乐椅上,但还是老实不下来。“尽管从某些方面来说可以把它叫成慈善机构。我们从可怕的死亡中拯救人的性命——这难道不是慈善事业吗?您得飞走,主教先生,赶紧飞走。”

  “往哪儿飞?”韦勒问。

  “往天上。”

  主教不由往椅子背上一仰。这叫什么?是愚蠢的玩笑,还是疯子的胡言乱语?

  “我不大明白您的意思。”

  “我还以为您对听到这个建议早已有所准备呢,”平奇答道,一边继续在椅子上乱动。“欣顿夫人说……”

  主教把一切都想起来了。怎么,难道这竟然是真的?……

  “我不打算飞到天上去!根本就没那个打算!”主教说话的声调好象是有人出主意让他去死。“我干吗要飞?这跟我的身分根本沾不上边儿。”

  平奇把肩膀一耸。

  “我认为这根本无损于您身分的尊严。先例多得是……比如先知伊利亚就飞到天上去了。当时叫先知,依我看也就等于今天的主教大人。”

  “对,可……那是上帝的召唤哪……”

  “而这是欣顿夫人的召唤。”

  “我非常尊重欣顿夫人。这是我羊群中最好的羔羊。但我的羔羊不只她一个呀。我不能抛下我的羊群任饿狼吞吃。”

  “可要是羊群抛下您呢?……”

  主教叹了口气。

  “您这话我同意。来教堂的人越来越少啦。可是,正如《圣经》中所言,‘即使一两个人为我而聚合,我也在他们中间。’”

  “在‘方舟’里有20个人。而当我们在某一颗行星,或是火星或是金星上降落之后,您就是向火星人传播基督教义或是给金星送去福音的天使。想一想吧,您将是把基督教的教义送往太阳系其他行星上的第一人!也许就是上帝亲自遴选您完成这一使命呢。”

  “全能的主哇,如果你认为有这个必要,完全可以换个方式嘛。不过我们不再讨论这个如此重大的宗教问题啦,”主教答道。

  “好吧,”平奇接着说道,“我们来假设您不参加这次飞行,尽管欣顿夫人一再坚持,离了您她是根本不会飞的。‘灵魂的医生,’她说,‘和肉体的医生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谁能给我忠告,给我指出从善之路呢?谁来主持埃伦小姐和亨利-布洛顿勋爵的婚礼呢?谁来给出生的婴儿施洗,我死了又是谁给我主持葬礼?也许会是个痛苦的死亡呢……’”

  “我准备接受这受难者的荆冠了,”主教抬起眼睛望着天空说道。“不过,但愿我能躲过这一灾,”他小声自语道。

  “留在地球上,尤其是像您这种有教职的人,”平奇乘胜追击,“是最最危险的啦。国内的局势多紧张啊。已经处在革命的前夕啦,我们不能对此视而不见。”平奇从椅子边儿上滑了下来,用推心置腹的腔调继续说道:“欣顿夫人从上层得到最可靠的消息说,政权的崩溃已经指日可待。我们无力抗争了,得赶紧走。”

  主教觉得自己的脑门上大汗涔涔,宽宽的后背上冒出一股凉气。

  “我豁出去啦,”他说。

  平奇鞠了一躬告退了。

  如何进行传教活动的想法占据了主教的整个头脑。他不相信有什么火星人存在,但到了新的行星上,他是地球移民中的真正神父——基督的全权代言人。若是没有了基督教,一个根本没有任何宗教支持的社会制度能优待他和像欣顿夫人那样的‘羔羊’们吗?

  不仅仅是那个“崇高的天使使命”使他下决心参加飞行。主教对迅速发展的事变的恐惧程度一点儿不亚于施尼雷尔之流。如果革命一旦胜利,由于他有教职,肯定要大倒其霉。况且……也许这些布道词用不着再讲了……而他撰写的那篇祈祷共产主义早日灭亡的祷文怎么办?据说这篇东西还要加上几篇评论刊登到报纸上去呢……

  不行,跑吧,跑吧……于是,他起劲地从自己那相当丰富的藏书中挑起神学书来。他已经把好几大本摆到了桌子上,这时,电话铃响起来。

  “对不起,打扰一下。喂!对!还是我,平奇。我忘了提醒您一声啦,如果您已经决定要飞了,那就赶紧收拾东西吧,带上最需要的物品,但要记住,总重量不得超过100公斤。我们的总工程师就是这样要求的。‘方舟’不能超重,多1克都不行。”

  主教遗憾地挂上了听筒。

  不得超过1公担。这一下可把问题搞得复杂啦!因为除了书之外还得带好多东西呢。他想到了自己的习惯。尤-韦勒喜欢美食。到了“方舟”上给什么吃的呢?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得带点儿吃的。主教还非常喜欢和看重优质葡萄酒和贵重的甜酒。酒是非带不可的。有时候他的胃和他最好的“羔羊”欣顿夫人一样,都调理不好,他得采取点儿小措施,主要是求助于矿泉水。怎么也得带上一箱。

  主教沮丧地看着放在桌子上和摆在书架上的书。光它们就得有一公担重。只好挑几本最需要的啦。

  主教叫来女管家,让她到地窖里把酒、罐头、饼干、油罐和炼乳统统拿来,然后自己看着一一过秤。

  女管家哭了起来:难道主教把她当贼了不成?可她内心深处却非常高兴:她偷听到这个家伙已经决定飞走,把一切都扔下任凭命运摆布啦,即使出什么差错恐怕他也顾不上了。

  主教桌子上的书籍冰山一点点消融了。他先把《圣经》注解一类推到一边,然后认为不要世界基督教代表会议的史料也可以。几样可口的东西和一件绒衣又把几位神父的大作挤回书架上。

  当主教收拾完毕,已经是后半夜了。一口大箱子已经塞得满满当当。最上面放的是本袖珍本的《圣经》和一小本圣礼书。

  其实圣徒们不要这些也行……

  “救援股份公司”机灵的代理人们拉到了一个又一个慷慨解囊的顾客,黄金像流水一样滚滚流进借救援之名大捞一把的实业家口袋里。

  准备起程的工作在世界各地进行。

  ……天天如此,直到临近拂晓,城市才把它瞪了一天的眼睛慢慢阖上。橱窗和咖啡馆大窗户里的灯火熄灭了,玻璃上只有街灯的反光。外面的汽车也没了踪影。

  就在这个时刻,一辆车身狭长、明光闪闪的高级轿车以最高的时速在城里奔驰。汽车向中央银行的大楼开去,所有最大的资本家的金银财宝都在那里保管。

  轿车里倚在靠背上坐着的是马歇-德特朗,他的双手紧紧搂着一个黄色的皮箱。

  这个金融大王显然是专挑银行不营业的时候来的。悄无声息的汽车刚在银行大楼前停稳,银行的旁门就打开了。马歇

  德特朗钻出汽车,几乎是一溜小跑到了门口,一闪身进了前厅。一位仪表堂堂、秃头上只剩下几绺卷发、长着个鹰钩鼻子的大胖子正在恭候银行家,他悄悄说道:

  “请跟我来。”

  一个持枪的守卫陪着他俩走过长长的走廊。

  他们下到了地下。走进一座人类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的堡垒。从来还没有一个法老想到在金字塔的深处再建造一个像银行金库这样坚不可摧的墓室,地下金库的穹顶上处处都是明亮的磨砂灯泡。

  他们坐上电梯,又下了两层,这才来到一扇巨大的钢门前。这样的钢铁大门在银行方面看来只能算保护秘密财宝的一般措施。只能算是堡垒的门槛而已。门后是一条不长的隧道。隧道的另一头有一座钢铁炮塔,它把隧道堵得死死的。地下室的第三层的穹顶是4米半厚的钢筋水泥。

  “这个炮塔重14吨,”带路的人解释说,“是用专用的电气机器操纵移动的。”

  电梯把夜间来客载到最下面的一层。从这儿开始就是一座由无数大厅、通道、墙壁里的暗箱和伪装得十分巧妙的秘密金库组成的迷宫。

  走路的脚步在一间间空空荡荡的大厅里激起接连不断的回声。其中一间保藏着黄金、宝石和有价证券——多年搜刮积累的财物全极为稳妥地藏在这些保险箱里。

  它们的上方有一个地下暗湖。一旦有必要,湖水可以立即淹没这个地下金库。

  这个世界上最为坚不可摧的堡垒不是修建的,它整个就是在城市地基下的花岗石里掘出来的。光对付石头就用了足足5年。就是把世界上所有的窃贼都找来挖,恐怕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也没指望摸到这个堡垒的边儿。当然,除了防贼,还有对付其他非常情况的措施,比如敌人占据城市之后,自然会竭尽全力寻找黄金,可他们就是采用最现代化的爆破方法,也得干上好几个月才成①。

  ①这里对银行的描述并非出自作者的想象。比如巴黎就有这样的银行(法国国家银行)——作者原注

  根据银行行长助理的指示,卫兵打开一扇钢门,门里是一个钢筋水泥的小房间,靠墙放着几个保险箱。马歇-德特朗走近其中一个,转动了密码盘上的号码,然后用自己的钥匙把它打开。

  陪同的人表现得十分怕羞,好象银行家是位正要入浴的少女:他的手刚一碰到自己的箱子,他们就慌忙退到门外,在那儿一直等到银行家把箱子里的宝贝拿出来又放到保险柜里。那是些珠宝和几块大得甚至连欣顿夫人都没见过的金锭。成色全是十足赤金。

  做完这件事后,银行家关上保险柜,向陪伴自己的人道了谢,就离开了银行。

  不过他的事还没有办完。他虽然也要离开地球,但对于留在地球上的东西,比那些要携带的非同寻常的行李更为关心。

  银行家甚至对这座超级堡垒也不放心。它能不能防贼?不错。它能不能挡住敌人的进攻?也不错。但它能不能抵挡得了革命呢?……比较起来,银行家并不像担心革命和丧失财富那样担心敌人进攻。一旦革命爆发,任何墙壁和地窖都没法保住银行家们的财宝。所以他要把自己最值钱的财产分两处保藏。

  他还得出趟门会见一个人,他认为可以像信赖自己一样信赖这位名叫里勃的朋友,他住在和西班牙接壤的安道尔,一个小小的共和国。这个共和国的面积只有425平方公里,有6个小小的居民点。它四面环山,全是无法翻越的崇山峻岭,只有一条好道通往西班牙边境,马歇-德特朗老早就喜欢上欧洲的这个偏僻一隅了。还在几年之前,他就在比利牛斯山脉山脚下杳无人烟的地方买下了一块荒弃的土地。在这儿的一道狭谷里秘密埋藏着马歇-德特朗财产的一大部分。几个大铁箱散埋在各个不同的地点,上面都压上了石头。

  哪怕只要保存下一口这样的箱子,银行家回到地球之后就能重打锣鼓再开张。要知道到了那时——根据男爵的看法——革命已经被镇压下去啦。

  马歇-德特朗花了不少钱贿赂银行职员,这样,银行家神不知鬼不觉地提走大笔财物的事在他飞走之前就不会在帐面上反映出来,也就根本不会被人察觉。

  马歇-德特朗可以放宽心飞了。

  准备上路工作搞得最为忙乱的就是塞缪尔-斯特罗迈耶。

  不过,在说此事之前我们还得先提提他是怎么成了“挪亚方舟”的一个新的拥护者,而且很快就掌握了“股份公司”的所有头绪,并被推举到董事长职位上。就是他首先提出要建造一批“方舟”来搭救其他国家资本家的倡议。

  塞缪尔-斯特罗迈耶曾经是最大的富翁之一,是85家股份公司的股东,是60家五花八门公司的董事长。人们都说他“坎肩口袋里装着半个欧洲”。斯特罗迈耶的势力真称得上是“国中之国”。在世界各国,总共有1500万人给斯特罗迈耶的公司提供天然气、电力和煤炭。几百万个小股东的生死荣辱全都操在他一个人手心里。

  “最难的事就是达到头一个100万,”通常斯特罗迈耶是这样对记者述说他的发家史的,“以后来钱就易如反掌喽。”

  这个易如反掌的诀窍就是发行股票。

  但经济危机把他这座大厦给推倒了。

  印刷机不断印出一批批新的股票,可就是军火定单也救不了他和他的那些同僚,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彻底完蛋。

  于是斯特罗迈耶认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藏匿一大笔巨款,然后自己就往“天上”一飞,也躲起来。

  他突然对……古代希腊罗马的世界产生了兴趣,便经由巴黎跑到雅典去研究起希腊的古代艺术来。

  斯特罗迈耶和他的一个兄弟的逃亡在国内激起轩然大波。政府要求希腊把斯特罗迈耶交出来。于是,他被捕入狱了,被关在一间布置得比贵族旅馆里最好的沙龙还要豪华的单人牢房里。

  然而第二天一早,当斯特罗迈耶还迷迷糊糊躺在床上的时候,典狱长和一位雅典律师走进他的牢房,脸上挂着一副最诚挚的表情,就所发生的误会向他致歉,并宣布他已经获得自由。这件事斯特罗迈耶得感谢一位投资他企业的希腊百万富翁。

  但斯特罗迈耶没有忘记这一教训。他抓住了“挪亚方舟”这根稻草。他的嗅觉告诉他,这又是一个生财之道。难道就他斯特罗迈耶一个人走投无路?于是,他又像以往那样精力充沛地开始了“挪亚方舟”事业,而且一下子就把摊子铺得很大,同时还积极着手彻底消除把自己逼进死胡同的那些事件的后果。

  使他想到要离开地球的,不仅仅是革命日益迫近的危险。革命使他恐惧。他干的那些见不得人的事、行贿、弄虚作假和一些更为恶劣的勾当,眼看着就要彻底暴露,到时候就算是最好的情况,斯特罗迈耶也得落个破产的下场。可是,如果他的生命已受到直接威胁,破产又算得了什么呢?离开地球对他来说是最好的一条出路。

  斯特罗迈耶决定在离开地球之前把自己的豪华住宅烧掉,制造一个自焚身亡的假象。这样可以消灭许多对他不利的文件,而他这一“死”,事情也就全部了结。现在所做的一切全是为此进行的准备。

  为了达到这一个目的,他无论如何得保持着表面的繁荣,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天。所以,他不能像马歇-德特朗那样,把自己的大部分黄金储备从周转中抽走。但他依然备下了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他可不想把它留在地球上。自从革命的危险变得实实在在之后,他就不再认为地球是个可靠的地方。

  于是他问灿德尔,能否用他的黄金制造火箭的外壳,哪怕就一部分也好。

  灿德尔对他解释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黄金甚至比白银还软。它在摄氏1062度就开始熔化,而铁得到1500度才熔化呢。火箭的外壳在穿越大气层时会产生高热。

  “我们的黄金火箭发射后不是被烧掉,就是熔化掉。制造火箭外壳的必须是既坚牢又耐熔的特种钢材。”

  斯特罗迈耶大失所望,甚至有些气恼。他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听说金不如铁。

  “那用在火箭里头的零件上行不行?”

  “这倒可以,尽管不大适用;黄金过于沉重,会增加毫无必要的负担。如果您坚持的话,输气管和水管可以用这种金属制造。”

  “用来做下水道行不行?”斯特罗迈耶局促地问道,他也为让“金牛犊”司此下贱之事感到不好意思。

  “就是做厕所也行,”灿德尔无所谓地答道。“反正到了天上也没有什么黄金牌价。”

  这以后就决定:“挪亚方舟”的管道和某些设备的部件用黄金制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