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能炸掉飞机,对他来说还有一个不利之处:炸弹既然是在候机室爆炸的,那就一定会有目击者来描述那个姑娘的模样,而警方就会调查她在罗马的活动,这就有可能追到赛利姆。哈菲德身上去。即使此事不会再跟踪追查到他贝尔·加拉身上,光是失去赛利姆就叫他吃不消了。为了防止这两种可能,他已当即派了德里斯·哈莫去将那小伙子弄出罗马,安置到一个没人认识他,警方无法追踪他的地方。目前,他真正可以信赖的人只有赛利姆和哈莫两人。
对贝尔·加拉来说,这是令人感到耻辱的自我认输。假如炸弹是在空中爆炸,机上的人统统完蛋,那么形势就会迅速改变。但一击不中,他失败了。
阿罕默德·贝尔·加拉虽然凝视着窗外,却对旅馆下面美丽的西班牙石阶瀑布视而不见。现在他所能看到的只是黯淡的前程,还有他那昙花一现的命运。
贝尔·加拉是摩洛哥人。在摩洛哥,内战之后,时局动荡,政权不牢,骚乱时起。而每次政变不成,则导致血腥镇压。任何卷入摩洛哥政治旋涡之人,无论身属哪派,都须有灵活的看风使舵的本领,方能躲灾消难。若方向不对,或是方向对了,但时机不准,均有丢命的可能。而贝尔·加拉正是这样:1972年8月,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正在法国度假时,贝尔·加拉押错了赌注。
哈桑国王托辞去度假打高尔夫球,暗地里却和法国政府首脑频频接触,努力争取从法国获得他的国家急需的财政和商业援助。法国方面的答复并不正式,也充满歉意,但有一点却非常清楚:哈桑国王必须解除其国防部长穆罕默德。欧克将军的职务,否则再也别想从法国获得任何援助。
贝尔·加拉获悉这个情报后,面临着两种选择,而这两种选择又都危险重重。哈桑是国王,而欧夫克将军是他的顶头上司。也是他素来崇拜的偶像。二虎相争,将鹿死谁手?
欧夫克是哈桑国王的老臣,城府颇深。哈桑国王正是靠了他的力量才得以维持他那风雨飘摇的王朝。许多摩洛哥人都瞧不起哈桑国王,认为他只会坐着喷气飞机到处游逛,除了打高尔夫球和看意大利西部小说外,别无所能。他们认为欧夫克才是摩洛哥的真正统治者。哈桑是在政治动乱中继位登基的,自己无法控制局势。而欧夫克却是靠奋斗和能力获得今日之显位的:他是个英勇善战的军人,一位老谋深算的地下政治力量首领,又是一个高明的冷血刽子手。
他出生于一个好斗的家庭,其父是柏柏尔人的首领,曾在险恶的阿特拉斯群山中率领武士们用伏击战打败法国殖民军。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人逐步撤离摩洛哥的时候,欧夫克却离开了麦克里斯的达尔拜尔军校,加入了自由法国军队,在北非与隆美尔进行战斗。后来,欧夫克在英国接受了突击队战术训练,尔后又在意大利屡建战功。同盟国军队开进罗马时,他被选中为法国军队的执旗官。大战结束时,他已获得十枚勋章,其中包括令人渴慕的戴高乐十字勋章。在那以后,他又在印度支那作战,获得成打的奖章,并成为法国荣誉退伍军人协会会员。
之后,他回到了摩洛哥,以军人的铁腕投身政治。他协助促成了摩洛哥脱离法国而获得最后的独立,废黜了莫利。阿拉法特苏丹,迎回了遭流放的国王穆罕默德五世。一上台,国王穆罕默德就在程度上依赖欧夫克来镇压那些想推翻他的叛乱集团。欧夫克粉碎了里夫群山中的一次部落起义,并砍掉了1000名不法分子的右手。由于这个功劳,他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局局长,统管全国的警察和秘密警察。
但是,叛乱的狼烟仍然四起。1962年,穆罕默德五世去世,皇太子哈桑即位,其时反对力量之多,实难一一枚举。宗教人士认为哈桑太西方化;骚乱的学生,不满的工会领导人;军人集团企图成立军政府;武士酋长们要摆脱任何政府的统治,等等。
哈桑国王对这些威胁采取的措施就是将欧夫克提升为将军,任命他为内务部长,继尔又为国防部长,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欧夫克的实力。欧夫克残酷地行使他的权力:他派特务混入异己分子的组织,挖出为首之人。他干掉这些人的手段之辣,使他被仇敌称之为“头号刽子手”。他先后粉碎了10余次暗杀哈桑国王的阴谋,处决了企图将国王及其随员炸死在拉巴特国家剧院的人,枪毙了对武装分子袭击斯希拉特行宫事件负有责任的军队高级官员,并指挥了对亚特拉斯群山和撒哈拉沙漠中强盗部落的围剿。
正是在这个期间,欧夫克注意上了阿罕默德·贝尔·加拉,这位年轻的陆军上尉在亚特拉斯群山中曾屡屡嗅出匪帮的踪迹。欧夫克经过调查,得知贝尔·加拉出生于富有的卡萨布兰卡家族,其大部分学历完成于法国和瑞士。欧夫克认为贝尔·加拉具有的这种资历,在陆军中干事是屈才,于是将他调到秘密部门,并派到法国工作。
贝尔·加拉立足巴黎,以摩洛哥旅游局代表的身份为掩护在欧洲到处游窜,建立了一个出色的秘密情报网,将所有搜集到的有用情报传递给欧夫克。他是欧夫克的人,既有搞阴谋诡计的狂热,又有大把花钱的权力。
1965年,贝尔·加拉参予了谋杀本。巴卡的事件。这件事在他后来的生涯中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本。巴卡是摩洛哥左派最杰出的领袖,他在欧夫克将军的“大清扫”行动中被迫逃往法国。贝尔·加拉从巴黎向欧夫克报告,本。巴卡已开始策划一次全面革命。欧夫克极度重视这种威胁,因为本。巴卡有能力使这种威胁成为现实,他的大名在各派无数持不同政见者中具有召集统一的力量。于是欧夫克亲自飞往法国,指挥绑架本。巴卡。
贝尔·加拉通过一些秘密关系,骗得法国警方在巴黎的一条街上抓往了本。巴卡并将他转交给贝尔·加拉一伙。本。巴卡就此失踪了。国外报界纷纷就此事遣责法国政府。迫于压力,法国政府组织了正式调查,弄清了事实真象,还查明本。巴卡是在巴黎郊个的一幢房子里受了数天的折磨之后,被欧夫克将军亲手绞死的。
戴高乐将军听说自己的警察被人利用,勃然大怒,决心报复。于是,在他的亲自过问下,欧夫克(其时已返回摩洛哥)被控犯了谋杀罪,如他再进入法国,将被判处死刑。
贝尔·加拉在“本。巴卡事件”中没有暴露身份,因此得以继续留在法国为欧夫克效力。表面上,这个事件的风波逐渐平息,但暗里却在等待着重新突起的时机。1972年夏天,哈桑国王访问法国,这个时机到了。
其时,戴高乐将军已经去世,但他的部长们仍控制着法国,他们对老头子的愤怒记忆犹新,并仍认为该事件为法国的名誉留下了污点。当哈桑国王要求增加援助时,他们终于逮住了这个报复的机会: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援助,但欧夫克必须被解职并剥夺其一切权力。
哈桑国王对这个非正式的哀的美敦书未作答复。他不想让自己的心事为别人所知。有一位戴高乐派的次长,因需要挣点外快来供养情妇,便将最后通谍一事和哈桑国王的沉默态度泄露给了贝尔·加拉。贝尔·加拉立即意识到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于是他细细地将哈桑国王和欧夫克将军各自的势力作了一番比较。他还考虑到,他并不是欧夫克将军在法国的唯一情报来源。如果他不将此事报告欧夫克,也许会有别的人向他报告。于是贝尔·加拉立即搭下一班去摩洛哥的飞机,亲自去向欧夫克汇报此事。
欧夫克在拉巴特他的国防部私人办公室中听取了他的汇报。他表情冷漠,怕光的眼睛上戴一副深色眼镜,挡住了他的眼神。欧夫克其时52岁,体格仍很健壮。他虽然身着裁剪得体,颜色与头发相配的灰色西服,却仍透出一种战士的气质,脸型也一如禁食的僧人般的瘦削。贝尔·加拉汇报完毕后,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从深色的镜片后审视着贝尔·加拉。
然后,他用一种冷冷刺耳的声音问道:“你认为国王会怎么办?”
这种声调告诉贝尔·加拉,他猜对了:欧夫克已经从别的来源得知了这个情报。
“我不知道,”贝尔。老老实实地说。“无论我怎样认为,也只是猜测而已。”
“那就猜猜吧,”欧夫克用同样的声调催促道。
在欧夫克那张宽敞整洁的书桌对面的皮椅中,贝尔·加拉不安地扭动了下身子。
“假如国王将您解职,那是不明智的行动,”他慢吞吞地说,“现在他跟从前一样需要您来维持国内的安定。”贝尔·加拉踌躇了一下。“但是德里米上校……。”德里米上校最近有效地控制了国内秘密警察某些方面的活动,表现极为出色,正以“摩洛哥第一警官”的美称名扬天下,并被任命为哈桑国王的高级侍从副官。
“也许国王会认为德里米上校能够取代您了。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但是,国王也许会为了急于得到法国援助而误入歧途,有这个可能。”
欧夫克点点头:“还有,会轻信我要废黜他而独揽大权的谣言,全不顾念我多年的忠诚。”欧夫克在说这话时有一种不那么泰然的味道,一种被情人背叛了的刺痛。“因此不但是有可能,我有理由相信多半会发生这样的事。告诉我,阿罕默德——你说说,如果我被解职,我们的国家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