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绾青丝 从青睐云峥看老子之道(作者:HELEN)

《绾青丝》从青睐云峥看老子之道(作者:HELEN)

作者:波波 字数:1692 书籍:绾青丝

  从青睐云峥看老子之道

  作者:HELEN

  云峥的“峥”,峥嵘的峥,意为高峻,不平常。人如其名,从出生他便无从选择的肩负着家族寄予的期望,在病痛的折磨中成长。他云淡风清,而我们总感觉在他表像的背后隐藏着狠厉。我觉得用“上善如水”来形容他很合适。因为水具有柔和的特点,甘愿处在卑下的地方,能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始终如一的永远付出。老子说,最完善的人格就应具有水的特性。所以在不经意间我们被他征服,他的这种处事的方法与老子之道不谋而合。

  有道的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云峥的静与柔,让他在众多男主中独树一帜,赢得了女主和我们的喜爱,他的智慧成就了女主的风华,最终也成就了他自己。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他的做法,看看道的玄妙吧。

  (一)处无为之事

  云峥受老爷子之命与花花结合,我感觉安排这样快速的发展还是很自然的。

  1、云峥接受老爷子的提议,他没有选择反对,这是处无为之事,遇事谦退无争。

  2、他很清楚花花与安书呆的关系,并且在花花最脆弱时,提出了结婚“我想你做你自己,不是云家的当家主母,不是云峥的妻子,那些只是虚名。”这是产生万物而不zhan有,滋养万物而不主宰,这叫做内涵的崇高品德。

  3、在认识花花后,他也没有主动的去找她,而花花在一次次遇麻烦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云峥帮忙,这是因为安静的东西动起来,慢慢会产生变化,是顺乎自然。

  老子所说的“无所为,而无所不为”就在于此吧。

  (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云峥与花花结合后,每月一次的例诊他坚持不让花花看到,后来从沉谙处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依旧保持沉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云峥若说出了实情,花花这么聪慧的女子,想法不会不多,有了想法也就会有做法,花花会为云峥担更多的心,云峥也会为花花担忧更多。与其两人一起负担沉重,不如让他独自承受。事物有的减损了反倒增益,有的增益了反倒减损。事实证明,花花在知道了云峥的真实病情后,想尽办法为他解蛊,可她自己也险些为此丧命,加速了云峥的病情恶化不说,害云峥差点放弃治疗,随后,在花花一步步深入了解病情后,她对老爷子也有了更深的与以往不同的想法和认识。如果她不清楚这一切,或许她可以活得更轻松自在一些吧。

  (三)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意思是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正直,低凹反而能积满,陈旧反而能出新,少取反而能有得,贪多反而会迷惑。

  云峥与宇第一次正面较量,云峥主动交出宇想要的铁矿的开采权。这是委曲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正直的体现。老子说,要想收缩它,必须故意扩张它。要想削弱它,必须故意增强它。要想除掉它,必须故意交好它。要想夺取它,必须故意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谋略。因此柔会胜刚、弱会胜强。云家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云峥把宇想要的东西给他,看似很无奈,这一步实则走的很精彩。

  (四)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民

  不走出门外,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窥望窗外,就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他出外奔走得越远,而他了解的事理越少。所以,有道的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窥见就能心明,不必妄为就能自然成功。老子的这段话最好的体现就在云峥三两拔千斤,几句话便力压了寻衅的禁军。

  (五)无有入于无间

  女主因感动将自己许久以来隐藏的身世第一次主动告诉了云峥。楚的逼迫,宇的设计,安的守护,都没有使女主亲自开口说出身世,而云峥这个从不过问的人,却悄悄敲开女主的心扉。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天下极坚硬的东西里穿行无阻。空虚无形之物,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东西。这就是云峥无为的好处啊。

  (六)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主张采用不同的手段,对内要用正,对外要用奇,要不厌其诈。云峥与宇的第二次侧面较量,是处理蔚相一案,他虚虚实实,真中带假,将人们对案件的视线巧妙转移。一位看似文弱的书生,竟然找人真真假假的作证,实在叫绝。所以老子说用正道的原则治理国家,用奇诡的战术对外用兵,用清静无为的策略来掌握天下。

  (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安远兮认祖归宗,云峥将自己处理事务的一个印鉴戒指交给了安远兮,令在场的局内人惊讶。名誉地位与身体生命哪一个可爱?身体生命与财货家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样更令人担忧?过分吝惜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招致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这样才可以使自身生命保持安全长久。

  老子,道家的创始人,在物质生活上强调“知足”与“寡欲”。云峥的处世哲学与老子之道如此相似,以至于他的离逝,我更愿意理解为老子说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